单位名称 | 榆林市儿童福利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残疾儿童及弃婴的养育和护理,孤儿的教学管理和特殊教育. | |
住所 | 榆林市经济开发区广源路8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何莉 | |
开办资金 | 5821.6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439.73万元 | 7251.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儿童福利院.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主要工作(一)发挥党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2022年,我院2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党支部在不断壮大党员队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提高职工政治站位。持续开展党员与儿童结对帮扶,一对一辅导学龄儿童上网课,保障学生停课不停学。与三辰社区签订共驻共建项目协议书,认领三项合作项目,慰问辖区困难群众,为居民义务理发,捐赠生活物资;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和义务献血公益活动;在驼峰路街道望湖路社区开展“包抓住宅小区”创文工作,开展“‘文明’来敲门,宣传送到家”活动。榆林突发疫情时,院长何莉亲临一线,坚守岗位,与一线职工共同守护全院儿童;2022年9月,经市委编办批准,同意我院增加15个编制及1个副科职数。10月,经市行政审批局现场验收,同意发放儿童康复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积极筹划院内类家庭建设,该项目已被列入2023年政府重点项目工程。(二)强化人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今年,我院以提高职工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出发点,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业务培训。2名行政干部参加党政机关的学习培训;14名康复及医务人员前往省康复医院、榆林市儿童医院等机构进行培训;6名保育员参加省儿童福利机构儿童护理业务培训班;6名消防人员前往西安进行消防知识技能培训,并取得了“建(构)筑物消防员”资格证书;1名社工人员参加全省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督导人才培训,并通过了考核评估。同时,儿童康复医院各科室利用晨会进行业务交流,每周四集中学习医院规章制度及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二是鼓励干部职工考取专业技术职称证书。今年,在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中通过率再创新高,其中6人取得了中级资格证书;11人取得了初级资格证书。同时,5人参加了护师、康复师、执业药师、放射师等考试,其中2人取得了康复师中级资格证书、1人取得康复师初级证书。目前,我院有医生3人,护理人员14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3人、护士8人),医学检验师2人,药剂师2人,康复治疗师24人(中级2人、初级22人),教师14人,社会工作师49人(中级19人、初级30人)。(三)坚持全面发展,保障儿童合法权益2022年,我院严格按照《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做好接收抚养等工作,第一时间完成了入院、救治、公告、上户等相关手续。全年共接收孤弃儿童15名(弃婴10名,孤儿5名)。养育科通过用心开展“妈妈,我爱你”感恩母亲节亲情活动、“亲近自然快乐采摘”活动、“情暖中秋”、趣味运动会等亲子互动活动,加深“妈妈们”与孩子们之间的联系,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福利院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定期前往寄养家庭了解儿童的身体健康及生活状况,为孩子们送去生活物资及常用药品,并组织医护人员前往寄养家庭为其体检,对寄养家长进行安全和养育、康复等知识的培训,确保寄养儿童的身心健康,全年共进行家访检查36次。为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院内儿童及职工进行了常规体检,并持续推进与西安脑病医院、省康复医院、市一院、市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合作,为儿童开通就诊“绿色通道”,邀请省康复医院专家每月来院指导工作,不断提升医疗和康复水平。在儿童教育方面,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成绩。同时,通过组织集体生日会、运动会,共庆新年、端午、中秋、六一等传统节日活动,丰富儿童的课余生活,帮助孩子们增强自信。为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采用个案、小组等社会工作方法,缓解儿童行为偏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等问题,激发儿童自我发展、自我成长潜能,促进儿童自信自强,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今年,我院社工科结合传统节日为学龄儿童开展了心理测评、初三学生团体辅导、儿童性知识普及教育、疫情期间的心理疏导等各类活动共计15项。通过组织活动,让儿童参加“飞花令”“珠行万里”等小游戏,增强儿童的沟通和配合能力;通过个案或小组工作,带领孩子们一起参与手工制作,提高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让儿童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实现自我认知,从而促进自我成长、自我进步。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2年,我院荣获了“五一巾帼标兵岗”、“榆林市119消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2年,我院接受单位和个人捐赠共计48起。为了让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关爱孤残儿童、促进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阵营中,我院进一步加强工作宣传力度,全年按照规定流程利用官网及微信公众号信息平台上传新闻资料共计47篇(条);向市民政局上报新闻资料共计16篇(条),被采用12篇(条),其中中央级媒体报道3篇(条),省级媒体报道6篇(条)。按照“明天计划”长效机制,完成基金会赞助复查项目2例(1名儿童更换义眼,1名儿童调试耳蜗),邀请省辅助技术中心来我院进行矫形器筛查评估工作,为21名残疾儿童适配了辅助器具和矫形器;邀请社区医务人员为儿童接种疫苗,全年完成儿童及职工乙肝疫苗接种120人(针),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第一针剂50人(针),第二针剂49人(针)。同时,为177名儿童办理了社保卡,切实保障儿童就医权益。今年院内12名儿童参加中考,其中4人升入高中,8人考入职业技术学院;8名儿童参加高考,其中2人成绩达到了一本分数线,分别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西安体育学院录取,6人考入大专院校。为了让孩子们回归家庭,严格按照《收养法》,全年共办理国内收养2名;按照《家庭寄养管理办法》,今年新增寄养儿童5名,转入社会福利院儿童3名,现有寄养儿童55名。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档案管理有不严谨经过养育情况大排查工作,我院对2007—2022年的儿童档案及资料进行了整理。在此过程中,发现档案资料数目繁多,有资料不全或短缺等问题。由于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系统及科学实用的管理方法,导致在档案归类整理和保存管理上很难能达到专业化标准要求。(二)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儿童康复医院从立项到通过行政审批历经了6年时间,市委审批局虽同意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也提出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导致相关诊疗科目不得开诊诊疗活动,阻碍了康复医院的开诊进程。(三)孤儿成年安置困难孤儿成年后面临就业、住房等方面直接、现实的安置问题,随着就业政策的转变,公益性岗位停招,没有找到工作的成年孤儿很难立足于社会,孤儿成年后的安置缺乏长效机制保障。四、整改措施(一)通过市局向市政府提出申请,形成长效机制解决孤儿安置难题,保障孤儿得到顺利安置(包括就业、保障房)。(二)根据实际业务工作需要,同时参考同级别兄弟机构的编制和级别,在市局的支持下,将机构升格为副处级,进一步提升专业、标准、优质的服务水平,加速儿童福利事业向纵深发展。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通过引入第三方的方式,严格按照《档案法》要求对1995年建院以来的各种类型档案进行整理和归档,并建立电子档案目录和全文数据库。按照《档案室建设标准》,配备必要设备,打造高标准的档案室,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档案工作,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二)对公寓楼基础设施进行维护维修儿童公寓楼、大门、操场、院落路面等基础设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要尽快维修。公寓楼改造项目经费已下达,下一步将面向社会进行招标,完成儿童公寓楼基础设施维护维修项目,改进儿童生活与学习环境。(三)招录聘用专业技术人才按照市审批局的要求,加快落实对儿童康复医院的人才招聘工作,利用好新增的15个编制,按照事业编人员有关招录办法和合同制人员聘用的相关规定,尽快完成卫生技术人才招录和聘用工作,早日让儿童康复医院面向社会开诊。在儿童康复医院正式运营后,向市残联申请纳入残联定点康复机构,拓展服务范围,积极为机构外有需求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四)推动儿童福利特殊教育学校进程积极与市教育局协调沟通,开办儿童福利特殊教育学校。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等政策要求,筹备儿童福利特殊教育学校的审批工作。同时,调研其他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积累更多办学经验,做好特教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不断提升院内特教水平。(五)建设类家庭养育楼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孤残儿童对美好家庭生活的需要,让孩子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院内建设类家庭养育楼,实行家庭式养育模式。类家庭建设项目已被列入2023年重点项目,下一步将按照项目进度计划表实施安排,扎实推进类家庭项目建设进展,争取2023年10月前正式启动工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2年度共收到48笔捐赠。捐赠方式:全部以物品捐赠。使用情况:一部分直接发放给儿童;另一部分库存,需要时发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