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服务。实施各项强农惠农补贴项目;组织实施农机化项目;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服务工作,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农机化应用培训、农机化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等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上郡路街道校场路24号 | |
法定代表人 | 高亚雄 | |
开办资金 | 635.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17.79万元 | 956.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工作(一)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升农机装备能力和水平。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综合水平的基础性政策。落实中央补贴资金1亿元,全年完成购置补贴11332万元。市级资金单列60万元(南部六县每县10万元)加大丘陵山区特色产业小型适用农机装备补贴力度,省市县投入和重点补贴,调优补贴装备结构,优先保障了粮食生产等主导产业机具需求和成套设备等有效供给,极大的调动农民和农机经营组织购买和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全年补贴机具23332台(套),其中:耕整地机械10957台,种植施肥机械879台,田园管理机械640台,动力机械3482台,饲料(草)收获机械6892台,收获机械185台,其他机械297台。受理补贴申请23126份,受益农户17396户。(二)实施农机深松整地项目,推进春季农业机械化生产。农机深松整地政策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政策,落实深松整地作业面积85万亩。积极争取财政投入,落实了市级配套资金,每亩补助5元,落实县级补助资金579.5万元,其中榆阳区200万元、神木市150万元、府谷69.5万元、定边县160万元(榆阳区中省市县补助资金确保40元/亩,神木市中省市县补助资金确保40元/亩、府谷县中省市县补助资金确保45元/亩、定边县县级配套资金5元/亩)。配套资金投入调动了农民和农机手深松整地作业的积极性,推动了深松作业任务顺利完成。共有95马力以上拖拉机478台参与深松作业,182个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实施深松整地项目,机具集成配套,深松整地技术模式进一步完善。强化监督管理,市农机中心领导带队,深入十二县市区对农机化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充分利用深松整地信息化平台及时抽查深松作业面积和技术要求,保证作业真实性和准确性。各县农机、财政部门对深松整地作业面积逐块进行实地核查,做到“四核实”,即面积核实、质量核实、作业资料核实、公开公示核实。(三)抓实农机化项目示范,推动主导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利用省级资金280万在我市榆阳、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米脂等7县区开展机械化示范县(基地)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春秋季农机化生产,利用省级资金28万围绕主推技术和各类技术推广项目实施,组织开展了现场观摩培训会、机收减损实操培训会等培训工作;利用省级资金90万开展体系建设,加快了农机化推广体系建设步伐,提升农机服务能力和安全监理水平。利用市级资金170万元有针对性的抓重点、补弱点,在11县(市、区)发展畜牧养殖、马铃薯、玉米、谷子、高粱、糜子、中药材、小杂粮、山地苹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同时分配25万元用于新机具的研发推广;利用市级资金60万开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农机报废更新、水稻全程机械化等农机化事业推广项目。(四)激发农机经营主体发展动力,发挥合作社主力军作用巩固已命名授牌部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成果,有关农机化示范项目等财政支农政策优先在示范社中安排实施,持续提升发展能力。充分发挥部省示范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利用省级资金150万在榆阳、府谷、绥德、米脂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烘干中心;利用市级资金295万扶持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个进行装备能力提升,涌现出一大批代耕代种、土地托管、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等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的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树立标杆。同时通过合作社实施项目,精量播种、精准施肥、水肥一体化、秸秆综合利用、残膜回收等先进农机化技术普及推广应运。(五)抓好农机安全监理服务,营造农机化发展良好条件。2022年,按照省市关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有关要求,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及时统计汇总上报信息。结合春秋季农机化生产指导服务、现场会、机收减损实操培训会、督导验收、科技下乡、安全宣传月等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春耕前检修农机具数量60多万台件套。各县区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现场培训;生产经销企业全程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利用省级资金115万元、市级资金70万元进行农机安全免费管理,开展隐患排查、上门办证等便民服务活动。全年开展隐患排查230次,出动工作人员1071人次,排查问题隐患104个,整改隐患104个,整改率为100%,签订安全责任书12592份。开展培训62次,培训农机监管人员2605人,培训农机从业者2412人,开展农机安全宣传737次,线上宣传23次,出动工作人员2253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38187份,受益群众34751人,悬挂横幅、标语、挂图等720条,反光条、牌30600条,短信1.3万条,利用网络安全报道13篇。共报废农业机械6台,落实报废补贴资金0.719万元。开展报废更新宣传5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全市未发生农机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二、主要效益(一)农机购置补贴。2022年,继续稳定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与应用补贴政策,积极提高粮食生产簿弱环节机械、高端复式智能机具的补贴标准,加快了畜禽水产、园艺、特色产业生产机械化,年初下达我市农机购置补贴中央资金1亿元,实际完成购置补贴中央资金11332万元,完成率113.32%。(二)农机深松整地。常态化推进机收减损,积极完善粮食作物机收减损作业标准和操作规范。下达我市深松整地作业任务85万亩,实际完成作业面积91.36万亩,完成率107.48%。(三)农机化水平。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327.93万千瓦,超额完成2.93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12%,超额完成0.12%。完成率分别为100.9%、100.17%。(四)农机具推广。在北部风沙草滩区大力推广大型复合智能农机,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在南部丘陵沟壑区积极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积极推进小型机械及智能化绿色化新机具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在高粱、谷子、糜子等作物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年推广各类农机具2.33万台,超额完成0.93万台,完成率166.43%。(五)农机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工作,新登记拖拉机3730台、联合收割机338台,累计登记拖拉机46360台、联合收割机1401台,登记率90.5%;新核发拖拉机驾驶证1770本、联合收割机驾驶证185本,累计核发拖拉机驾驶证25892本、联合收割机驾驶证1003本,持证率65.4%;共检验各类农机具29593台,检验率41.4%。农机“三率”水平均超额完成下达任务指标(80%、60%、40%),全年未发生农机安全事故。三、存在问题(一)农业机械化南北发展不平衡,主要粮食作物与丘陵山区特色产业农机化发展不平衡。适宜不同区域机械化的高产高效标准化模式和田间管理技术缺乏,机械化与规模化结合不紧密。乡镇一级农机推广力量相对薄弱,职能不明确。(二)农机化装备、技术、人才、政策、服务等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三)农机购置补贴比例偏低,市县财政配套资金少。整改措施(一)争取财政支持提高市级配套资金比例。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把适宜我市南部丘陵沟壑区小型机具纳入补贴目录。(二)争取财政支持提高市级配套资金比例,协调县区提高配套资金比例。(三)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四)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和互联互通,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五、工作计划(一)继续实施好两项农机政策性补贴,即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二)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是玉米、马铃薯、水稻、小杂粮。提升丘陵山区农作物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入,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快补齐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的短板。(三)围绕农业生产托管和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民、农机手、龙头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的融合程度,扶持一批集装备、技能、信息化为一体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四)实施好省级农机化重点项目1.围绕保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提升耕地质量,提高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利用上级下达资金创建全国示范县。2.围绕特色产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初步选定在神木市和榆阳区建设马铃薯示范基地、横山区建设水稻示范基地、定边县建设玉米示范基地、米脂县建设小杂粮示范基地。3.新机具引进研发试验示范推广,重点扶持2个示范基地,实施特色机具引进试验示范项目。4.利用省级资金,培养有影响力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培育一批专业合作大社,持续增强综合实力,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支持合作社参与实施农业农机化项目,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5.继续巩固提高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培育农机手工程,培育一批高素质农机能手,充分发挥农机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6.体系建设及绩效奖励,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重点任务,以深化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为抓手,以提升农机推广服务效能为目标,激发人员活力提升服务效能,为农业农村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持续提高农机安全服务水平,加强农机安全源头管控,做好登记、驾驶证办理、安全技术检验等业务,落实农机免费管理政策;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人员职业素养;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强化应急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五)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创造农机化发展良好环境。一是在农业生产中继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消除事故隐患,预防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二是全面提升农机“三率”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农机事故,三是积极开展农机报废补贴工作,提高补贴标准,调动农机户报废更新的积极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