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环境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环境监测站是为生态环境提供监测保障的机构。主要进行:(一)大气、水、噪声、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二)饮用水水源地等专项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三)环境监测服务及环境监测人员培训等。 | |
住所 | 商南县长新路98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森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南县环境监测站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81万元 | 9.9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县生态环境局的领导下,市环境监测站指导下,切实履行环境监测职能,加强能力建设,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2022年度环境质量监测和各类污染源监测任务,确保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技术支持和监督作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各项监测任务顺利完成顺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一)加强监测队伍自身建设,全面提升人员素质。一是始终坚持以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通过各种形式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二是加强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业务知识的学习,熟知各项生态环境规章制度,提高法律意识、政策意识,为日常工作提供法律依据,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三是根据岗位职责加强监测人员分类培训,不断增强监测人员业务能力。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内外部培训。整体业务水平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二)全面推进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一是积极谋划项目资金,加大环境监测资金投入。申请省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917.9万元,用于提升水环境、大气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二是完善仪器设备配置。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能力建设,完成试剂耗材和部分监测仪器采购、仪器出入库管理,规范仪器使用管理程序;完成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的清查建库;组织在用大型仪器的检定校准,保证所有在用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及有效运行。三是积极参加能力验证考核。分别参加省市场监管局水中化学需氧量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水中硫化物和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能力验证考核,均取得“满意”结果。(三)以质量为核心,强化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1.完善质量体系运行,有效保障环境监测工作。2022年,我站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要求,认真开展日常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监测工作质量。新制定作业指导书及相关记录,并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修订,有力保证单位质量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并得到持续改进。2.强化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确保全程质量控制。根据年初全年监测工作任务制定有针对性的全年质量控制计划,结合每次监测工作任务,下发针对性的监测工作任务通知单和质量控制任务单,保证对监测工作全程序进行质量控制,采取平行、加标、准确度检查等各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监控,监测人员均经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所有监测仪器、量具均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对监测报告及监测原始记录认真开展双三级审核制度,有力地保障了監测工作质量。3.精心准备上岗考核工作,提升监测业务水平。2022年,我站积极参加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的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上岗考核,针对上岗考核工作进行了精心准备,前期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自认定考核。2022年我站申请考核人员6人,考核项目涉及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生物等类别共104项次考核通过率为93.2%。(三)切实履职,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监测任务。一是配合市站完成了县域内两个出境断面水质监测工作;二是城区环境噪声的监测工作。监测结果表明,各类噪声标准适用区达标率相对稳定,我辖区总体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三是城区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水质达标率100%。四是我县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工作,除停产企业外,对我县的17家企事业单位均已开展自行监测工作,并在“陕西省污染源环境监测信息平台”上进行公示,信息公开率100%。五是负责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位(省控)的供电、网络等环境保障。有力保障了环境空气自动站、丹江水质自动站正常运行,有效数据传输率达到100%。六是对金丝峡镇太子坪社区村进行了每个季度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包括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日处理20吨以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监测工作,并按时上报数据,并编制完成年度监测质量报告。(四)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积极参与丹江锑浓度异常应急监测,累计出动347人次、采样487个水样,对应急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反应,为及时处置提供有效支持;对黑漆河流域的水质开展每周一测,为流域治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商南县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的提升,提高了商南县生态环境局的管理决策效率与精准度,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将及时掌握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污染事故的处理,将更加规范、全面、准确查出各单位环境污染问题并予以治理和处置,进一步提升环境管理效能。在维护社会稳定、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民满意度等方面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全面掌握敏感区域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现场及时、准确提供各类污染事件的污染情况、污染范围和污染趋势,依法查处和消除各类环境违法现象,有效维护环境安全,使得县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对环境的隐患排查会更全面,可为我县控制污染、减轻事故危害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因环境污染影响、环境纠纷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会降至更低,对促进企业及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三、存在问题与不足我站今年虽然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了相关工作,但还存在不足。一是环境监测能力薄弱。监测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二是环境监测质量意识不强。质量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意识不够,质量体系运行效率不高,执行体系还有欠缺,没有充分发挥体系的作用。三是专项仪器设备配置缺乏,目前仪器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监测需求。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强化理论提水平。坚持把环境监测理论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结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围绕中心工作,制定详细的理论业务培训计划,定期开展监测标准与规范的学习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提高监测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二是打造队伍聚合力。坚持以人为本,在努力打造高素质监测队伍上下功夫,将持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等,努力提高环境监测站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强化专业技术培训,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为人员培训创造条件,积极组织环境监测上岗证考核,并开展环境监测资质扩项工作,致力于把商南县环境监测站打造成“管理严、素质高、业务精”的县级环境监测队伍。三是开展监测强部署。坚持以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切入点,高质量部署环境监测工作。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测,万人千吨水源地监测,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监测,农村环境现状监测,20吨以上污水处理设施监测以及全县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督性监测工作。四是强化管理提能力。积极谋划资金,加强仪器设备等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持续提高全站人员技术水平,大力提升监测能力,为环境管理提供准确、高质量的数据支持。继续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高监测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为环境管理提供快速高质量的数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至2027年10月2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