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高新区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六年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榆林高新区北东环路115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丽 | |
开办资金 | 1188.5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59万元 | 5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高新区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0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一)党建引领成效突出学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系统学习党史知识以及党的二十大相关文件精神。形成了师德师风“五度”教育模式,通过党风廉政教育、师德师风主题教育以及“反腐倡廉”知识竞赛、师德师风主题征文、观看党史影片、“微党课”宣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培养教师清正廉洁、爱岗敬业,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严格落实“双培养”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二)管理体系逐渐成熟在经过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三坚持三突出四竞聘”的阳光管理体系。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本年度对原有制度进行了修订,出台了“双减”“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等有关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三)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根据省市区“双减”工作要求,继续推进“高质轻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1.抓常规,夯基础继续重视对计划、教案、导学案的检查。继续分科目、分教龄进行分层备课,切实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升整体学科教学的水平。2.抓课堂、促改革落实“课堂革命,陕西行动”“课堂革命,榆林实践”,夯实并创新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语文落实主题学习,数学课堂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英语学科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美术强化简笔画和陕北剪纸技能,音乐课要求掌握口风琴、竖笛、葫芦丝的演奏方法。体育夯实跳绳、足球、篮球技能。同时,加大检查力度,跟进指导,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线下教学期间,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随时推门听课,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检、跟进指导,帮助全体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线上教学阶段,各年级包抓领导进入各班钉钉群,随时关注教师教学情况和班级管理情况,借助每日总结,对各年级各科任教师进行反馈指导。3.抓作业,提效率积极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规范作业布置,实行作业公示制度,落实作业“三清”(堂清、日清、周清)制度,提高课后服务时效性,切实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特色作业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以单元为主题,创新性布置与设计。(四)教师素质不断提升我校已经形成了“四抓三促两培养”阳光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我们抓师德师风建设、抓基本功训练、抓课堂教学技能、抓校本研修,以此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促进普通教师不断提升、促进骨干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培养各级教学能手、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各学科各领域拔尖人才,本年度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仇景、李宏薛老师更是被授予“陕西省教学能手”荣誉称号。(五)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继续以“1+2+3+4+5+x”阳光德育模式为依托,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少对组织建设,开展主题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通过班主任培训、班主任工作交流、少先队活动课观摩、班主任技能大赛等不断提升班主任管理能力。通过召开少代会、大队干部竞选等完善少队组织建设,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依托少先队活动课、升旗仪式、主题活动、传统节日教育等加强学生的思想意识教育、传统文化、安全健康教育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全面开展“七彩阳光”校本课程,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本年度重点工作及取得的效益通过一年的努力学校荣获区级以上荣誉9个;教师累计获得区级以上奖励近100人/次;学生累计获区级以上荣誉300余项。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队伍培养方面成效突出。1.形成了师德师风“五度”教育,即明制度、正态度、守尺度、起效度、提高度,借助每学期2-3次的问卷调查,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全面了解教师师德师风落实情况,不断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促进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2.加强校际交流,发挥引领辐射作用。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及“陕西教育扶智平台”推广应用工作,先后与子洲一小学、府谷县孤山九年制学校等兄弟学校友好联盟活动,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共促学校发展。3.教师队伍培养:坚持“四抓三促两培养”阳光教师队伍培养模式。基本功训练持之以恒;专业学习长期坚持;青蓝工程、结对帮扶、骨干示范、名师培养等综合培养方式多样;微课制作大赛、学科能力竞赛、各类课堂教学大赛等以赛促教活动丰富多彩。这些措施极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各级各类能手新秀占教师总数的70%左右,省级教学能手14人,市区能手30余人。教师综合素质高,专业结构合理,拼搏进取劲头足。4.积极开展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办学能力和厚植文化内涵。经过前期积极申报,认真落实创建,本年度学校被评为“全国围棋特色学校”“榆林市义务教育作业管理示范学校”。目前学校正在进行“陕西省文明校园”“师德教育基地”的创建。5.回顾办学历程,开展十年校庆活动。学校以十年校庆为契机,系统展示了十年发展历程、教育教学成果、师生风采、办学特色,展示了学校管理、德育管理、教师培养、教学管理等一系列过程性材料和经验成果,形成了三个课堂、五项管理、课后服务、校级领导、科室主任述职集、《我身边的好典型》《我和高新小学》等特色经验材料。本次梳理总结,为谋划部署后期办学计划指明了方向。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反思一年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1.教师信息教学应用不够娴熟。2.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不够。3.轻负高效模式构建有待加强。4.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足,劳动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培优帮困落实不够。四、整改措施1.借助各种平台和各类资源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结合微课设计、创新大赛、信息化教育2.0工程,通过撰写研修计划、提交研修内容和心得体会等方式,进一步信息技术能力。2.课堂中注重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有效学习,优等生带动学困生,以组为单位进行集中回答、集体考核;提高对老师教学技能的指导,指导教师如何分层设计问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思考、回答问题机会,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3.在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通过常规检查、监控、抽查、调查反馈等措施实现作业布置的优化性、精准性、典型性、实效性。严格控制作业数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不超过1小时。4.进一步完善“1+2+3+4+5+X”阳光德育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劳动教育方面要充分发挥劳动与人的功能,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劳动,学会劳动,热爱劳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获得感,成就感。5.组织全体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加大培优帮困的力度,借助党员一对一帮扶表,每周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生活进行帮扶,同时通过聊天、谈话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切实提高扶优帮困的效果。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环境。2.厚植学校文化,凸显立德树人育人宗旨。3.进一步完善“1+2+3+4+5+X”阳光德育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自信大方、文明有礼的阳光少年,推进省级文明校园的创建。4.深入推进课改工作,构建理想课堂,打造“轻负高质”的品牌特色。5.继续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培养模式,培养各级各类教学能手和各部门各领域拔尖人才。6.不断尝试和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巩固榆林市“智慧校园”成果。7.加强安全、法纪教育,加强疫情防控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确保安全“零事故”,校园违法“零记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2年2月,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编程入门课程普及活动“优秀组单位”;2.2022年6月,全民迎省运系列活动“交通银行杯”五人制足球比赛冠军;3.2022年6月,榆林市第二批义务教育作业管理示范校4.2022月6月,喜迎十七运全民健身跑线上赛优秀组织奖;5.2022年7月,榆林市2022年小学生创意编程挑战赛优秀组织单位;6.2022年8月,全国围棋特色学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