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澄城县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13 14:40
单位名称 澄城县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扎实精准做好我县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负责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平台建设、管理和维护的数据统计,提供承接社会救助效益评估服务和信访调查等。
住所 澄城县古徵街民政局5楼
法定代表人 郭晓丽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32万元 12.78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现就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抓核对机构建设,促业务能力水平提升。为规范全县核对工作,从核对平台网络建设、人员力量充实、核对工作程序规范等多方面着手,修订完善了《核对中心工作规程》《核对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形成制度汇编。与核对工作人员签订《核对工作人员保密协议》,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核对工作安全运行,定期维护核对系统,数据信息安全使用,使核对更加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精准化。11月核对中心全体干部积极参加全市核对工作培训会议,有效提高了干部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基层经办能力,为进一步建设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核对工作队伍提供了保障。(二)抓平台信息共享,促核对工作更精准。核对系统是工作基础,共享数据才是技术核心。本着先易后难、先重点再全面的原则,积极主动协调各相关部门数据信息,不断拓展核对数据资源对接,不断提高数据交换时效性。目前获取人社、财政、税务、卫键等10个部门14项数据,形成了信息横向共享、资源上下互补、业务紧密协同的核对模式。(三)抓规范管理,促工作有序推进。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上级文件和各级会议精神,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核对工作安全运行,数据信息安全使用。坚持做到核对前授权,核对中资料完善,核对后信息反馈及时有效,作为其社会救助初审依据,有效遏制乱申报现象,并对核对报告进行存档规整。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今年以来,我们严格遵守“县自核,市协查,再确认”的要求,实现100%信息化核对,市级协查238批次。累计各镇(办)委托核对25963户29867人次。6月初完成了全县救助对象在册复核工作,实现信息化核对100%。共复核15302户17378人。核对中心及时将核对结果直接反馈至各镇(办),为镇(办)审核审批社会救助提供依据,也有力保证了救助对象的精准。为全县精准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在信息数据更新中,有的部门存在信息安全顾虑数据不能共享,牵制了工作的进展。(二)发现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和群众对核对工作了解的还是比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核对工作的开展。改进措施:(一)进一步拓展提升核对信息数据和质量,确保基层核对业务单位能为社会救助审核部门提供准确、全面、实时、公正的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二)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宣传活动,对核对工作的目的、原则、内容、流程进行宣传,提高核对工作的知晓率。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强化部门信息共享。积极对接各部门信息,加强协调沟通,争取扩大信息共享范围,拓宽信息共享渠道,充分发挥核对平台信息化“过滤网”作用。(二)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核对专业人员,保障核对工作有序运转,补齐技术人员力量薄弱短板,提高核对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三)筑牢信息安全网络。不断加强网络运营维护管理、信息存储管理,规范共享原则,强化数据隐私保护,注重加密技术在核对工作中的应用,确保核对工作全程安全可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