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太安国有生态林场

宜君县太安国有生态林场

发布时间: 2023-03-13 09:39
单位名称 宜君县太安国有生态林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国有林场规划设计编制,林木种苗生产,护林防火、林木种苗调剂,森林培育与经营,林木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林木种苗产品质量检验与执法监督
住所 宜君县太安镇马坊村
法定代表人 雷栋志
开办资金 86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5.69万元 366.71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太安国有生态林场.公益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资源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森林文化、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等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植被恢复项目。争取森林植被恢复200万元,按照方案和批复,完成招投标方案,在包扶村实施“油松+五角枫”“油松+连翘”实施人工造林500亩,采取大苗栽植,引进抗旱技术,建设亮点林带,当地群众参与,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该项工程已经全部完成。2.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争取项目120万元,完成项目计划、审批、招投标方案,建设“子午岭太安森林步道”,目前已全面完成景观大门、小广场、步道护栏、景观平台、景观亭、休息平台、铺设垃圾桶等设施,全面打造森林康养林场,弘扬生态文化,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肯定。3.南竹北移项目。坚持科技支撑,持续开展国家星火科技“南竹北移”项目,向北推移300公里;2022年新引进25个品种,栽植60亩,营造荒山竹林20亩,步道300米,建成“竹种质资源库”,为黄土高原多树种造林、营造竹林、弘扬竹文化奠定基础,推动了乡村振兴和林业高质量发展。4.重点工程和生态修复。积极开展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参与县林业局统一招标,完成2021年度森林抚育1000亩、完成2021年度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3335亩(其中:人工造林335亩、封山育林2500亩、退化林修复500亩);完成生态植被恢复造林项目500亩;对历年工程项目补植补栽1300亩;自筹资金对宜马路沿线进行全面抚育,提高森林季象景观。5.资源保护。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全面落实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控等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一体化资源管护体系和公益林管护制度。一是防火。落实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制度,在主要林区设立森林防火码,签订防火责任书29份,防火卡11000份,落实痴呆监护人32人,学生监护796人,组织演练1次,森林防灭火预案到位,半专业扑火队伍到位。二是制作安装市县林长制标牌2个,抓好林长制工作落实。三是集中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排查工作,防控红脂大小囊89株,辖区无非法经营野生动物案件,无险情灾害点,林区稳定,生态环境良好。6.有害生物防控。一是认真部署开展以松材线虫病为主的病虫害和油松红脂大小蠹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防治工作,做到方案、制度、责任、措施到位;二是以查进山人员、查套、查网、查挟为主,采取设立标志牌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全面开展清山清林行动,扎实做好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7.古树名木调查。完成辖区64棵古树名木调查,落实古树名木“三统一四落实”制度,确保辖区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带动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贫困群众可直接参与项目建设获得劳动报酬。二是为当地荒山造林提供良种油松壮苗,进一步提高林业生产效率,推动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三是为公众提供沐浴森林,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良好场所。四是为中小学生提供科普教育基地,打造集“教育、体验、互动”为一体的中小学生实践课堂。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林农交错,管理难度大,加之林场职工老龄化现象严重,新进技术人员少,无法满足林场现代技术化发展要求。2.林场主要承担着林木良种生产、森林管护培育、资源管护等责任,虽然现已纳入全额预算,职工工资得到保障,但林场的多元化发展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受到制约。(二)改进措施:1.争取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引进高科技人才。2.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加大营造林业务,做好林地植被恢复各项工作。四、2023年度工作计划(一)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文化,提升林业创业转型发展,全面抓好国家级康养林场、科普教育基地、自然体验基地的建设步伐,为我县打造一张绿色名片。(二)抢抓生态文明建设机遇,全力抓好造林绿化、资源保护、森林防火、产业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加快子午岭南坡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三)继续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