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强化师风师德建设,打造全市一流基础教育学校1.开展师德培训,塑造教师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学校要求,一是要求全体教师爱护关心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和学生的家长交朋友,不准冷嘲热讽伤害家长,更不准教师训斥家长:二是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三是禁止教师私自为学生乱订刊、乱收费补课。2.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年度考核、教育教学管理等师资队伍建设的其他资料有机结合起来,以期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教学工作坚持以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常规管理为切入点,强化本学期的教学工作。1.规范教学秩序、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学校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教师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教学处做到认真检查、认真考核评价,强化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实效。2.继续开展帮教活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我校青年教师较多,青年教师培养已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学校每学期集中安排两个公开教学周,经过听课、评课,使新教师比较迅速地成长起来。3.加强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县教育安排的暑期教师培训,各教研组也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举行了各种组内校本培训学习。4.发挥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教学处组织了各科教师参加了听课、讲课、评课活动。此外,学校还参与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学习课改精神和理念,进取钻研新教材,推动课程改革深入进行,各学科均有一名教师参与“国培计划”;全体教师参与了新课标研读线上讲座等。5.严格执行“减负”规定,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树立“四十分钟质量意识”,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平台和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任课教师都能够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提升自我的长,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改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独立思考本事、创新本事和实践本事,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取得较好的效果。(三)家校共管,为隔代管的祖辈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由于时代不一样,老人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有些落后,往往仅有良好的愿望,但效果未必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让祖辈多学一点育人知识。学校要求各位教师加强与留守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学校加强对贫困留守学生的资助工作;以“家校共管”为平台,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召开家校交流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提高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此刻还仅仅是起了个头。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力争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四)加强学校安全和后勤服务工作,强化安全管理职责学校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学校后勤部门本着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学校环境,为教育教学供给安全保障,尽心尽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1.对各科室、各班级的财产和物品进行核查并登记入册,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本学期分两次对学生使用的课桌凳进行了清理统计,在用的、闲置的、损坏的都做了详细的统计并存放。2.平时不定期对学校电器进行安全检查,并将检查记录进行汇总,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同时,对学生损坏的课桌椅、门、锁、窗、水电进行维修。3.开学初,签订了班主任安全目标职责书。4.进一步善了各项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5.加强门卫安全保卫工作,严格执行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履行职责,严禁闲杂人等进入学校,确保学校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2年,经过一年的努力学校教学环境及氛围得到明显提升,受到教体局好评、家长的肯定;荣获铜川市2022年先进基层党组织;被陕西省教育考试院评为标准化考点。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精细管理不到位2.教研教改实效性不佳3.学困生转换效果不明显(二)改进措施:1.凝心聚力、励精图治,爱岗敬业、不辱使命,持续强化学生管理,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2.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增强育人合力;3.加快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步伐,奋力创办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四、2023年工作计划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整章建制,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2.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3.修师德,练师能并重,推进教师队伍建设。4.重视常规,抓好细节,落实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认真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确保教育教学稳定提升。6.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目标,培养学生特长,全面促进学生发展。7.以服务师生为宗旨,强化管理,充分发挥服务保障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