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渭城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民生西路4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尚怀奇 | |
开办资金 | 1647.9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渭城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73.85万元 | 1404.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渭城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25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到地址变更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就整体工作总结如下:主要工作:党建领航全校大局,提质增效推动发展。一是强化党性教育锤炼。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制定中心组学习计划,集中学习12次,党总支书记讲党课4次,党支部书记讲专题思政党课25节,实现了全覆盖。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行政党支部第一党小组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化从严治党,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双培”工程、“主题党日”活动、志愿者活动,实现了党建工作助力学校发展上层次,提效能。二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收看二十大开幕会、学习二十大报告原文,购买发放学习资料432本,集体学习5次,开展交流研讨16场次,撰写心得335篇,办学习专栏5期,上报局党委论文2篇,以有力举措推动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指导推动学校发展。(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定期召开行政会、教职工大会,适时召开教代会、学生代表座谈会,充分听取广大教职工、学生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建议,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每周五的中心组学习常态化,围绕“五新”战略,运用“三项机制”,有效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主人翁意识,推动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班子及成员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坚决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班子成员勇挑重担,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全校上下凝聚合力,积极争创省级示范。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领导机制,高标准、严要求、抓落实,大力推进省级示范高中创建工作。去年通过了市级初验,省教育厅进行了公示,全省有24所学校符合申报省级示范高中条件,我校作为咸阳市唯一一所申报省级示范高中的学校名列其中。(四)强基固本融合创新,队伍建设焕发活力。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指针,建立健全教师成长体系,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树立高尚师德,弘扬清廉师风。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并举,建立长效机制,通过专题讲座、主题论坛、交流研讨、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等途径,强党性,提师能,做表率,全年无重大师德问题发生。(五)德育为首立德树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深化课程育人,加强思想德育工作。以思政课为主抓手,组成一支专兼结合的思政课教学团队,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将思政育人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处处彰显“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六)注重以科研促教学,校本研修卓有成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以备课组为抓手,依托名师工作室的引领效应,加大教育科研投入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校本研究,随着激励制度逐步落实,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本年度我校的教科研成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省市区级课题立项、结题共有31个,教师发表、获奖的省市区级论文20余篇。(七)注重学生特长发展,团队建设成果显著。因材施教,发展社团,培养学生特长。学校的足球社、篮球社、汉服社等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交流活动,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已经成为学校靓丽的风景线。校团委通过举办新团员入团仪式,开展“中秋诗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校的系列教育。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和教师节,举办了“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并通过观看影视录像讲座等,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尊敬老师,报答社会,珍爱生命,树立崇高理想,争做“四有”新人。(八)狠抓特色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强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狠抓质量不放松。在不断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发挥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包教团队的集体优势,强力推进分层教学策略,以学定教,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促进。同时从课堂教学、检测、教育管理三方面改革。课堂教学强调有效性,强化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意识;采用大高考意识培养学生,很好地激发了主动性,挖掘了潜力;采用大循环管理的模式让学生分层流动管理,确保教学实施的有效性,进而达到高效目标。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办学品位明显提升。2022年,我校被授予“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第3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陕西赛区优秀组织奖”;咸阳市“青少年线上书法大赛优秀组织奖、第七届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男子组季军”;渭城区“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工会、微课与信息化应用案例征集区级优秀组织单位、智慧课堂多媒体应用区级决赛优秀组织单位、思政课教师三百提升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称号和渭城区第七届“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演讲比赛高中组一等奖。二是育人效能大幅增强。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共17人次获奖,无论是获奖人数,还是获奖等次,都位居全市前二。全国、陕西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1人斩获全国二等奖,2人获陕西省一等奖,2人获陕西省二等奖,3人获陕西省三等奖。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2人获省级二等奖。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3人获省级二等奖,4人获省级三等奖。学校获得陕西省中学化学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12名老师分别荣获生物、物理、数学学科竞赛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三是尖子生培优成绩斐然。我校克服疫情困难,高考再创佳绩。理科最高分、600分以上人数、一本上线率三项指标名列渭城区第一名,以绝对数据稳居全市所有高中第三位。从增值性评价的结果看,按照高一的入学成绩和三年之后的高考成绩,我校对学生的提高率位居全市首位。生源质量持续提升,2021年高一录取分数线657分,比2020年大幅提高了120分;2022年高一录取分数线685分,比2021年录取净增长28分,位居全市第三。四是教师成长成果丰硕。我本人被评为“咸阳市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先进个人”;张科伟老师荣获省教育厅、省人社厅颁发的学科带头人工作坊奖项;张姣、张毛毛老师荣获“咸阳市教学能手”称号;何晓创、张科伟老师荣获“咸阳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称号;罗兰涛老师荣获咸阳市实验精品课二等奖;4名教师成为咸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评委;1名教师荣获咸阳市“绿水青山”征文赛优秀指导教师奖;1名教师荣获咸阳市中小学生影评高中组优秀指导教师奖;在渭城区2022年度思政课教师“三百”提升活动中,4人荣获“十佳思政视频示范课”,4人荣获“十佳思政主题教学实践活动案例”,王平丽老师荣获渭城区“教学骨干”称号;岳洋老师获得咸阳市退役军人抗疫纪念章。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是:1.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部分老教师思想相对固化,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2.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师生餐厅、学生公寓等,增加了管理难度。3.学校内涵建设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品质,管理精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整改措施:1.深入探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改革上寻求突破口,不拘一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生活丰富化,课堂效益最大化。同时加强工作过程的考核、评价,加大奖惩力度。2.多途径吸纳年轻教师,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3.达成高考预定升学目标,完成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的工作。4.加强新校区使用后的管理力度,使得师生有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我校将着力开展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以党建工作“领航”、师德师风“铸魂”、安全稳定“创安”为目标,坚守底线、抓住核心、突出重点,在“换挡”中把稳方向,蓄积能量,提高速度,努力开创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奋力打造人民满意的高品质学校。1.以学校深化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规范管理,激活机制,激发全员活力。2.尽快完成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的目标。把握好时间节点,准备好创建省示范的各类资料,并积极推动省级验收工作。3.强化常规管理,守正创新,研究并落实学生的学法指导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工作。德育管理、教学管理方面有创新、有突破。4.在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和艺体特长生培养方面再上新台阶,不断强化学科融合,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奠基。5.打好高考攻坚战。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力争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和一本人数与2022年保持平稳,推动学校实力再上新台阶。6.积极面对新高考,进行新高考招生研究和新高考实施细则落实。7.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紧抓实“青蓝工程”,增强学校持续发展后劲。成立教学督导组,开展青年教师课堂诊断听评课活动。深入开展“三师型”班主任培训,强化管理。8.依托新校区的硬件优势,研究信息化、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育人模式与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变革,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9.强化党建引领,聚焦教育主业,加强党建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助推高品质学校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融合发展,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变革,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教育。10.借助第三方平台,按照省级智慧化校园标准建设智慧化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力争在2023年实现校园一卡通的目标,增强师生的自豪感和优越感。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一些不足,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新的一年,我们将克难求进,开拓争先,抓住机遇,改革进取,以争创省级示范高中为契机,提升内涵,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以永不言败的勇气书写出渭城中学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努力办出人民满意的高品质学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我校被授予“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第3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陕西赛区优秀组织奖”;咸阳市“青少年线上书法大赛优秀组织奖、第七届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男子组季军”;渭城区“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工会、微课与信息化应用案例征集区级优秀组织单位、智慧课堂多媒体应用区级决赛优秀组织单位、思政课教师三百提升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