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留坝县融媒体中心(留坝县广播电视台)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广播电视新闻和其它信息,促进县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广播、电视、新媒体新闻采访及发布;广播电视专题制作及播出;广告服务;摄影摄像服务;广播电视业务培训。 | |
住所 | 留坝县南环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王勇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留坝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万元 | 3万元 | |
网上名称 | 留坝县融媒体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县融媒体中心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大力践行“走、转、改”工作要求,不断探索媒体创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强主流媒体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在守正创新中讲好留坝故事、传播留坝声音、扩大留坝对外影响力,为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建设更高水平“四个留坝”汇聚正能量。一、业务开展情况(一)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围绕全县中心工作,讲好“留坝故事”全年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主线,紧紧围绕作风建设、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全县中心工作,本着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突出展现全县经济社会十年来的发展成就和今年工作的成效亮点。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补位”,通过不同视角、不同载体,第一时间采集、第一时间讲好“留坝故事”。在留坝发布、留坝宣传微信公众号、留坝新闻开设“非凡十年”“改作风、看变化”“聚焦两会”“砥砺作风提能力双招双引激活力”“以案释法”“聚焦‘三不停’”等多个专题专栏,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宣传报道留坝特色亮点工作,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截止目前,累计在留坝发布编发信息296期1921条,采制播出《留坝新闻》133期652条,爱留坝APP发布信息3000余条,留坝融媒抖音号、视频号发布短视频近400条。制作“留坝答卷请您检阅”、“谈成绩展未来”、“沃野奏欢歌山乡绘新图”等10余部专题片。(二)坚持全方位多渠道,媒体融合发力做好留坝“外宣文章”全年紧盯上级新闻媒体的发稿方向,加强与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和知名记者的沟通联系,精心策划,主动出击,深入采访,积极推送留坝好声音、新亮点,中省媒体上稿稳中有升。积极邀请上级媒体记者来留采访采风,全年邀请接待中省市媒体记者16批40余人次。消息《秦岭深处农事忙》《民房改民宿村民吃上“生态饭”》《留坝用“购米包地”盘活沉睡土地》《留坝县村支书“擂台赛”上比实绩》先后在新华社、光明日报、陕西日报刊发。主题报道《汉中留坝:足球“火”了县域经济“活”了》《文化赋能乡村游假日旅游增添新动能》《秦岭之夜”点亮留坝夜经济》《研学游,点“热”留坝暑期档》《非凡十年.留坝让绿水青山成为“幸福靠山”》等在中省媒体刊播。同时,充分发挥基层通讯员和摄影爱好的积极性,多方收集图片、视频等资料,加强包装、精准投递、多方推送,力争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群众网、学习强国等网站、APP上实现新突破。截至目前,广播电视在市台上稿151条、省台上稿32条、中央5条。市级以上新媒体上稿600余篇,其中中央新媒体45篇;报刊上稿410篇,其中省级以上媒体上稿118篇,学习强国上稿160余篇。《“好风景”和“绿经济”比翼齐飞》《秦岭深处,“民宿管家”成了农民新职业》《村民吃上旅游饭》等稿件在中国妇女报、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刊登。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全年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要求,持续加强意识形态舆论阵地建设,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网站、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实现融合发展,互通共联。《留坝新闻》、《留坝发布》、留坝融媒”视频号、抖音号、爱留坝APP等坚持“内容为王”,以受众关注度为风向标,坚持“镜头下沉”,一批“接地气、冒热气、粘泥土、带露珠”的新闻作品为群众耳熟能详。在今年各项重大宣传工作和常态化主题报道中全面出击,实现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传播,打造了立体宣传新格局,多维度呈现了留坝形象。留坝融媒抖音号、视频号得到县内群众重点关注,所发视频累计观看点赞量超过六千万次,“留坝融媒”品牌创建初见成效。二是用活用好涵盖全县各镇(街道)、各单位宣传工作分管领导、专干的“留坝融媒通联”微信群,充分利用基层干部信息灵通的优势,进一步打通150余名基层通讯员信息报送渠道。定期策划开展主题宣传,定向约稿,及时发现挖掘镇村亮点工作、特色经验、典型人物等新闻线索,县镇两级携手采访,择优向上级媒体平台推送,让基层声音能够在更高平台得到展现。截至目前,县级媒体平台累计采用基层稿件500余篇,向上推送稿件100余篇,有效调动了基层通讯员采稿写稿的积极性。三是注重加强优秀作品编审推送力度。积极筛选广播电视、新媒体优秀作品参与陕西新闻奖、汉中新闻奖等年度作品评审活动。电视系列新闻《不容易了不起》(三集)获得陕西新闻奖三等奖,是汉中市获得陕西新闻奖四件作品之一,仅有两个县级融媒获得此奖项。《陕西首家两山银行在留坝成立》等四件融媒作品分获汉中新闻奖二三等奖。这些作品既充分展示了留坝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奋斗,也彰显出留坝融媒体中心全体采编人员“深入群众、不尚空谈”,锐意创新、践行“四力”、与时代同行的青春力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受工作经费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各项业务工作开展不全面。2、人员业务能力不足,新媒体融合理念与现实业务融入度不深。3、新媒体节目创新能力不足。改进措施加强培训学习,充分挖掘干部潜力,拓宽各项业务工作。以老带新,加快提升新融入干部业务能力步伐,充分学习新理念、新思想,学懂弄通媒体融合相关理论。3、加大节目创新力度,将新媒体节目与留坝发展相结合,打造留坝人民喜闻乐见的宣传平台。四、下一步打算(一)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凝聚高质量发展动能。一是用活用好各个新闻宣传平台和资源,充分反映全县党员干部群众从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汲取力量,奋力谱写留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精神风貌。充分运用广播电视、“两微一端”等新技术新应用,努力使报道有声有色、出新出彩。二是深入挖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留坝实践,进一步扩大留坝在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组织开展主题采访活动、邀请上级媒体来留采访采风,撰写重头稿件,深层次多角度报道全县各级干部群众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手指引下,再鼓干劲、勇争一流的生动实践和典型事迹,努力争取在中省主流媒体刊载。(二)服务全县中心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一是重点聚焦全县中心工作和百姓民生热点,统筹运用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全面报道我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建设“四个留坝”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先进做法、突出成效。二是紧扣我县聚力实施旅游业“1346”战略,聚焦我县生态人文、资源禀赋、旅游产品,加强与上级媒体的联系、合作,积极送稿,突出对外宣传。三是发挥好党媒传统优势,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等,加强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引领,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三)加强与中省市主流媒体的联系互动,唱响留坝在外好声音。围绕绿色生态、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做好上级媒体来留采访的支持配合,联合县外宣办力争邀请上级媒体来留开展专题采风报道4次以上,进一步完善外宣上稿奖励激励机制,鼓励新闻记者、通讯员积极向上级新闻单位投稿,形成外宣工作合力。(四)开通学习强国平台留坝融媒号,不断拓展留坝宣传渠道。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快“学习强国”留坝融媒号申请审批工作,力争早日上线成为又一个展示留坝形象、讲好留坝故事、传播留坝声音的宣传阵地。进一步整合资源、调配人力做好“学习强国”留坝融媒号上线后的日常运维工作,不断拓展留坝对外宣传渠道。(五)积极开展内容创新,努力推出精品力作。坚持新闻宣传“三贴近”要求,继续推进媒体记者“走、转、改”,把镜头聚焦基层群众、生产一线、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深入挖掘有深度、有温度、有热度的新闻素材,不断推出点击量高、受众欢迎的新闻报道、微信热文和短视频,进一步提高留坝融媒在业内的影响力。(六)狠抓宣传队伍建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一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跟班学”,加强一线记者业务培训,着力培养集采、编、播能力于一体,能写、能拍、能编、能策划的复合型人才,为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人才支撑。二是优化调配好各部门现有人员,多种形式做好缺编人员的招录补充工作,确保有人可用、人尽其才。三是加强党支部和党风廉政建设,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探索实行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问题。(七)做实联村帮扶工作,助力乡村发展振兴一是持续开展好“进知解”活动,常态化开展“六个一”民情大走访活动,切实做好“三类人群”的防贫监测,确保脱贫攻坚成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二是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的行业优势,大力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上南河村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代言上南河村优质农特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群众增收。(八)精细管理开源节流,保障工作正常运转。推行精细化管理,例行节约,在管好用好工作经费的同时,利用融媒体优势资源开展服务创收,弥补工作经费短缺,维护设备,保障工作正常开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