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咸阳市>
咸阳市再就业服务中心
咸阳市再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10 14:41
单位名称
咸阳市再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城乡劳动力再就业。承担全市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服务工作等。
住所
咸阳市玉泉路8号
法定代表人
崔舰
开办资金
1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26万元
33.23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再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现将我单位2022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是设立综合服务大厅,梳理业务内容,规范业务流程,细化业务分类,将业务“集中办”变为“常态办”,实现随来随办、一号通办,避免群众往返跑、定时跑。二是建立全员轮值制度,采用“领导带班、干部坐班、全员轮班”机制,每月排班定岗,充实综合大厅业务办理力量,提高业务办理质量。三是探索业务带头人机制,选定中心“能干、会讲、善总结”的优秀同志为业务带头人,立足工作实际,全员开展专项业务培训,采用“一带一”“AB岗模式”强化培训效果,通过传帮带学,切实提高全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四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用好周纪实、月考核、季定档机制,大力开展优质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做到评价到位、鞭策到位、激励到位,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扎实工作、主动服务、争当先进。二、取得社会效益一是积极搭建就业平台,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招聘活动为切入,采取“线上+线下”模式,今年以来,举办招聘会45场,提供用工岗位9.2万个,帮助实现就业3826人,指导县区“点对点”输送农民工返岗821人,通过“苏陕协作”实现农村劳动力劳务转移2217人,其中脱贫劳动力889人。二是大力推进技能培训,立足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现状,指导各县区紧抓重要机遇,突出“培训+创业”“培训+就业”服务模式,用培训“小切口”解决市场“大需求”,力求提升“稳岗率”“就业率”。今年以来,指导各县区开展技能培训14384人次。三是坚持服务利民便民,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推动行风建设不断走深、走细、走实。今年以来,先后为5626名群众办理了登记查询、档案托管提取业务,为2314名群众办理了退休申请业务,为2257名群众办理了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返还业务,为1504名群众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补助金申请业务,用工作实效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三、存在问题一是市县业务归口不统一,有的是县区人社局负责,有的是县区就业服务机构负责,不利于工作指导;二是受地域传统观念影响,劳动力参加就业培训意识不高、主动性不强,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四、整改措施一是协调县市就业部门,加强联系和配合,全力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再就业典型,引导提升劳动者提升再就业意识和能力。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在就业促进上再加力。进一步强化“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招聘活动力度,积极联系用工企业,详细了解岗位需求,提高岗位匹配度。灵活运用线上线下招聘形式,充实“直播带岗”内容,重点倾向讲解面试技巧,普及法律知识;加大就业技能培训指导力度,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加强就业援助力度,全力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二是在便民利民上再提升。依托数字人社,探索推行日常业务网上办,实现一站式服务;适时开展档案数字化扫描业务,探索实现中心托管档案数字化储存、系统化管理、信息化调度,为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简化业务环节夯实基础。三是在精准服务上再聚焦。农村劳动力转移监测方面,进一步完善渠道,细化指标,缩短周期,努力实现监测全覆盖,确保为决策提供坚实数据基础;在4050人员社保返还方面,进一步加强协调,扩充数据源,改进检索手段,提高核查效率,确保发放精准严密。四是在苏陕协作上再深化。进一步深化泰州·咸阳两地人社部门的互帮互助机制,深度开展市场用工需求调查,切实提高供需信息有效性;邀请泰州优秀就业培训讲师来咸开展培训指导,提高培训成效;鼓励吸引泰州企业来我市开展就业帮扶基地、社区工厂帮建活动,推动两市协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