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灞桥区> 西安市灞桥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西安市灞桥区植保植检站)

西安市灞桥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西安市灞桥区植保植检站)

发布时间: 2023-03-10 14:27
单位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西安市灞桥区植保植检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实施农作物病虫防治,促进农业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技术推广体系管理,农业技术培训与服务,农业植物检疫与病虫监测、防治,农药监督管理。
住所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柳巷村
法定代表人 陈显兵
开办资金 145.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灞桥区农林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5.12万元 128.56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基本情况2022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业务开展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一)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服务1、切实抓好田间调查与技术服务。一是做好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粮食作物生产情况和苗情调查。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作物生长、土壤墒情、夏播和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完成作物苗情和产量预测调查上报18期;加强土壤墒情的监测,全年共完成土壤墒情通报35期;完成以小麦、玉米重大病虫害和农药使用监测调查工作。全年上报各类病虫报表120期。二是制定发布粮食作物管理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建议,病虫害防控、小麦促弱转壮、宽幅沟播,玉米一喷多促、防涝抗旱等生产技术指导意见10余条次,对全区粮食和油料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同时及时发布田间技术指导、极端天气预警、夏播秋播技术方案及应对措施。四是组织4名技术员组成的农技专家服务队,生产关键时期全力抓好粮食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工作。印制下发小麦、玉米生产管理技术和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宣传挂图、彩页和明白纸2万份;印发灞桥区小麦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方案和施肥建议卡5000份,指导农民科学施肥。上半年共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万亩,技术覆盖率达90%。2、全力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为了切实保障我区粮食生产,我站全力抓好小麦玉米重大病虫害的防控工作。一是抓好小麦穗期“一喷三防”工作。我站组织于4月25日开始,采取无人机喷雾作业方式在全区全面开展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的“一喷三防”统防统治工作。全区小麦病虫发生面积1.1万亩,完成统防统治面积1.2万亩,小麦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二是抓好以草地贪夜蛾为重点的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先后完成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3500亩,主要病虫防控处置率超过96%,其中草地贪夜蛾防控处置率达100%。(二)蔬菜技术推广工作1、加强技术指导。一是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咨询活动10次,参与群众200人次。二是通过微信群、网络发布灾害天气预警及应对措施10条。2、报送蔬菜信息。及时向区农业农村局和市农技中心报送蔬菜生产报表和蔬菜产销调度周报表。填报蔬菜产销调度周报表50余份。3、蔬菜试验示范项目。我站承担的2022年设施蔬菜秋延茬高效栽培模式试验示范项目进展顺利。一是给各种植基地配备的棚膜、水溶肥、植保药械、增温块等各类农用物资近期分批分次到位,蔬菜种植户培训工作也将根据疫情情况陆续展开。二是组织技术人员线上线下指导设施蔬菜基地做好育苗、移栽、保花保果、防寒保温等工作。(三)果业技术推广工作1、开展技术指导。一是制定发布《灞桥区2022年果树春季生产技术要点及工作建议》等技术措施,对全区果园开展田间管理技术指导。二是组织成立由技术服务队,及时下到田间地头抓好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工作。通过微信、QQ发布各类田间技术指导、降温天气预警及应对措施、樱桃葡萄春季管理知识、应对秋淋天气果园管理措施等16条。三是做好大樱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采取植保无人机在白鹿原和洪庆山5家葡萄、樱桃种植园区开展清园、春季防冻、大樱桃早期落叶病统防统治作业服务,完成绿色防控示范2000亩。2、积极组织参加西安时令水果评优大赛活动。我站先后组织选样参加市农技中心组织的樱桃、桃、葡萄、猕猴桃、石榴等西安时令水果评优大赛活动。5月上旬组织参加全市樱桃评优大赛活动,选送的参赛样品共获得金奖2项,银奖1项。8月底组织参加全市鲜食葡萄评优大赛,选送的葡萄样品获得金奖4项,银奖1项。3、扎实开展产业脱贫技术培训。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根据区农业农村局的安排部署,由我站组织实施,依托西安市同春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按照“技术单位+农民合作社+产业种植户”模式,从2021年11月下旬开始到2022年4月结束,先后在席王街道东风、东李、东张村,洪庆街道野鸡胡、常王村,狄寨街道杨家沟村等地,围绕大樱桃栽培实用技术组织举办7场产业脱贫帮扶技术培训,培训种植户430人,免费发放樱桃优良种苗900株。同时还聘请5名农民技术员,分区域对产业脱贫户为主樱桃种植户开展包抓技术指导,每月指导不少于4次。培训安排科学合理、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强,有力提升大樱桃种植户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发展,受到群众一致肯定和好评。(四)种子管理工作1、加强执法检查。结合农业农村系统行业整治工作,以“三夏”、“三秋”为重要时间节点,主要检查未审先推、假冒伪劣、标签标识不规范、不出具销售发票等违法行为。全年累计配合参与区农业农村局开展种子执法检查共6次,出动执法人员累计25人次,检查种子经营户累计70户次。经过持续有效的整治工作,全区种子经营市场整体较为规范,全年未发现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2、抓好备案登记。一是经营户资质备案。在去年备案的基础上根据经营户的增减情况适时变更,目前7户有经营资质;二是时时备案。利用市场检查的机会和种子经营户群督促经营户及时备案;三是通过备案登记信息后台进行监管,随时掌握备案情况。(五)农业环境保护工作1、农地膜回收利用。一是举办培训咨询活动,宣传废弃农地膜对土壤及环境的危害及回收利用方式。举办现场培训会和技术咨询会10次,培训咨询130人次,发放资料500份。二是在席王街道石家道村设施蔬菜基地建立农地膜残留监测点个,并顺利完成农地膜监测点监测任务。2、农业环境例行监测。为配合我区对重金属污染地块的综合治理工作,对治理成效进行检测提供数据支撑,根据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西安市2020年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站组织于5月底前顺利完成5个市级耕地污染监测点位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土壤及农产品协同采样任务。3、农业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有关要求和省市区各级政府关于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安排部署。我站组织于5月开始,利用为期2个月时间完成了全区20个样地农业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和数据的汇总上报工作。(六)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区农业农村局的安排部署和疫情防控要求,不折不扣、尽职尽责认真做好单位内部和区级部门下沉包抓的灞桥街道核锻社区211小区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不管是临时管控或常态化防疫期间确保不出任何纰漏和问题。二、存在的问题1、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对口上级业务部门太多,部分工作不能深入开展。2、农业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需要上级业务部门加大培训力度,以解决知识老化问题。三、整改措施1、积极争取科技推广经费,有力的推动农技推广工作深入开展。2、加强全站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升,多组织参加省市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四、2023年工作思路开展粮食、蔬菜、果业、花卉等农情调查和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及时发布管理指导意见抓好田间管理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扎实开展农业科技宣传培训工作。大力开展粮食蔬菜果树技术推广工作,引进试验推广新品种5个、新技术5项、新农药3个。做好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是重点做好以小麦条锈病、玉米草地贪夜蛾为重点的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应急防治工作,防治面积2万亩次以上。二是以绿色防控示范技术为抓手,做好樱桃、葡萄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工作,开展绿色防控示范1000亩。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一是做好苹果蠹蛾为主的植物疫情监测调查和防控工作;二是组织完成外来入侵病虫害调查工作。做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工作。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和等级评价工作,完成20个土样采集任务;做好3个省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完成4个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任务。着力抓好以小麦、玉米为重点作物的种子市场监管,实现种子市场全覆盖管理,抓好转基因种子监管,确保生产用种安全。积极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与品种跟踪评价工作。7、根据国家和省市区农业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配合做好灞桥区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相关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