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佳县螅镇康家港小学

佳县螅镇康家港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3-10 14:24
单位名称 佳县螅镇康家港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螅镇李家圪台村开花寺街13号
法定代表人 冯忠诚
开办资金 1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佳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2.13万元 249.99万元
网上名称 佳县螅镇康家港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3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工作思路本年度,我校立足实际,着眼未来,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办学理念,以培养“行为良好,体魄健康、求知主动、人格健全、生活自主、创新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办学目标,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强化养成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严格落实课后延时服务和国家“双减”政策。(二)、组建强有力领导班子,带出一支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大家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本年度,校长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知人善任,组建了教师信得过、业务能力强的校委会。要求校委会成员在教职工中带好头、发挥好表率作用,教师能做到的,校委会成员首先要做到。校委会成员上班期间要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校工作中来,工作中不论大小事情做到有安排、有督促、有落实。首先、校委会成员积极营造教师与领导、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和谐氛围。在处理具体矛盾时做到出于公心,处于公平、主持公正。其次、校委会成员把为老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贯彻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上。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和具体执行者,教风决定学风,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计划的贯彻落实,因此,带出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年度通过校委会成员关心老师工作、生活,为教师个人发展积极提供方便和创造条件,使得全体老师对学校有了归属感。教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显著提高,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保证。(三)、严要求细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而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围绕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开展,我们立足本校实际,在教学上舍得投资、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上坚持以研促教,在常规管理上做细做实,在各科作业的安排上做到分类布置,在学生的培养上做到因材施教。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做到合理布局,整体规划。通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学校的教学管理有了显著的提高,校园环境有了有了明显的变化。1、严格考勤制度,做到为人师表在上下班管理上,校委会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周日下午按时到校,周五放学后离校。同时要求教师按时到校,大家都积极响应,不迟到,不早退。坚持每天不定时检查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抽查学生作业和教师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让教师纠正。2、坚持以研促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年度,我校特别注重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理念和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每周四晚定为各教研组理论学习的时间,为教师搭建了学习的平台,使教师逐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狠抓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政策。我校加强“五项管理”(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学校开展了丰富的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掘自身潜能,提高综合素质,使得双减政策真正落实,让教育真正回归本质。4、学科作业进行科学管理。我校不搞有偿补课,不向学生推荐、提供市场上的参考书及其他辅助材料,不擅自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家长的经济负担。要求各任课教师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满足各层次学生所需,提升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5、扎实抓深抓细教学常规,搞好课后服务工作。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把教学常规工作进一步引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特别是对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环节,除定期进行检查外,还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随时跟踪给予指导、查漏补缺,使全校教师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利用课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工作,学生完成当天作业后,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开展体育、艺术、科普活动,进行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学校。(四)、以人为本,关爱师生,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我校以少队活动为载体,全面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一年来,学校少队工作有序开展,卓有成效。学校按年级轮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加强学生爱国旗、爱学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我校利用社团安排国学课程,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六一”儿童节,我校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文体活动;教师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奖励了优秀骨干教师;开展了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举办了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全校师生举行了“强国有我,请党放心”演讲比赛,丰富了师生的校园生活,也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我校以激发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工作岗位、热爱教学为出发点,关爱学生,关爱教师,把教师和学生的困难当作学校的事,如遇教师婚丧事时,学校都会及时送去温暖,给予关怀,让教师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五)、强化校园环境治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校一年来,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中,建立健全了校园安全领导管理机制。以主管安全的副校长为主要负责人,重抓安全,制定了校园安全防范制度和突发应急预案,并跟学校各位老师签订了安全责任书。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出台了一系列安全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日志上报制度。坚持让学生放学排队、低年级学生要求家长接送的原则,利用午操时间进行安全教育,班内每月要求开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全校师生把安全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为了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校长、班主任、家长、学生共同签了安全责任书。疫情期间按照疫情防控防疫要求,做好晨午检记录和校园消毒等相关工作。(六)、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校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教育扶贫“一单式”信息系统作用,健全“三帮一劝”劝返复学机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我校制定“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制度,即教师和学生接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还要教他们乐观地面对生活,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七)、把基层党建工作与学校日常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我校通过落实“双培养”工程,进一步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名师、骨干教师及时发展为党员,提高党员质量,优化党员结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让更多的“名师”、“骨干教师”壮大党员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取得的主要成绩一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1、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教育教学理念,走自主发展的道路。2、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28名教师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合格,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安全工作狠抓不放,确保校园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3、严格落实课后延时服务和国家“双减”政策,课后延时服务累计完成4320课时,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4、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扶贫政策宣传、落实到位,全年有126人次学生得到困难补助,15位教师累计184次进户宣传扶贫政策。5、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全体师生开展“强国有我,请党放心”演讲比赛,加强理论武装,树立大局观、全局观。及时发展了1名积极分子申请入党。三、存在的不足在过去的一年,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我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其他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粗放,教育理念与时代的发展不能同步。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不能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3、各项活动的开展只重过程,而没有注重效果,使得各项工作有点华而不实。四、整改措施: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定正确的育人方向。2、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促使教师深刻领悟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3、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重实效,狠抓工作质量,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打算。(一)、坚持把师德师风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以“立言、正身、践行、评价”为主线,进行教师作风整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形成爱岗敬业、业务精湛、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二)、狠抓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促进教与学行为方式的转变。做好课后服务工作,进一步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三)、真正更新教师观念,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的教风。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争取每年申报一到两个市级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四)、以校园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五)、继续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安全教育宣传与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师生日常安全。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努力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我们学校一直追求的目标。我相信,在教体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指导下,我校全体教职工将会以饱满的热情,奋发图强,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培养合格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