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陇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城市管理执法,为经济发展服务。依法对城区规划、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进行监察管理。 | |
住所 | 陇县东大街5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小军 | |
开办资金 | 66.5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陇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1.9万元 | 10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文明县城创建持续推进。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开展“五乱”治理等专项整治活动。一是以市容市貌“五乱”整治为重点,督促城区2176户沿街门店按照门前“三包”责任书要求,整治出店、占道经营4600户次,取缔南道巷西口长期占道流动1处14户,取缔北坡十字,关山酒店周边、千邑桥下长期占道搭棚摊贩36户,规范街区乱摆摊点4700余次,暂扣物品60余件,清理门前堆放物120余次,规范人行道电动车、自行车乱停乱放1270余次,拆除城区灯杆广告430面,街巷违规牌面56处,清理门店橱窗墙面320余家,清洗沿街野广告3000余处,立案查处乱贴野广告6件次,乱贴、乱发、乱设乱象得到控制。检查规劝处罚乱倒餐厨垃圾、污水、杂物违法案件140余起,保障了正常的市容秩序。二是开展市容精细化示范街、星级便民摊群点创建工作。(二)疫情防控常态有效。始终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城市管理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农贸市场、流动摊群点、早夜市、人力三轮车和乐居苑小区的新型冠状疫情防控工作。对涉及我们包抓的41类重点人群560人坚持每天核查核酸结果,组织责任心强的执法队员按期开展乐居苑小区1097户2446人核酸采集工作,做到逐人核对,不漏一人。对城区道路两侧、广场、公园、河堤等易聚集场所不间断巡查,开展,执法车辆音频宣传760余车次,发放宣传品4000余张,劝离聚集群众7000余堆次,农贸市场开展集中消杀80余次,探索性开展分散式年货供应区域,强化管控措施,保障疫情防控和群众过节两不误。(三)规划执法严谨高效。严格执行城市建设规划管控红线,以未批先建为重点,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强化对主城区和南岸新城在建开发工地的监管力度,重点对郑嘉新区三期项目等4个项目分别进行现场监管和督促整改,并下达《停工通知书》,并予以日常重点监管。截至目前,入户调查摸底26户,行政立案5户,送达《停工通知书》18户,《责令整改通知书》7户,实施强制停工3户两违清查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县“两违”办共出动300人次、60车次赴县城和10个镇进行土地、规划等等法律法规工作宣传,共发放900份宣传资料,接受咨询2000余人。目前,全县共清查摸底58994栋,清查摸底总面积663.4万平方米,隐患问题129处,42796平方米,目前隐患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四)大气污染防治常抓不懈。一是开展餐饮油烟治理行动。共排查统计城区各类餐饮单位228家,3月、6月、9月、12月集中开展餐饮油烟检查4次,烧烤经营店铺、摊店18家,流动摊贩200余处,查处违规使用燃煤经营2家,违规占道经营行为100余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00余份,全部限期及时整改。二是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全天候开展城市扬尘治理,日常巡查检查渣土车抛洒立案5起,下发工地扬尘治理责改通知13份,并督促建立洗车台,污染路面及时冲洗干净。(五)乡村振兴帮扶有力推进。按照定点帮扶工作统一部署,我坚持定期研究东风镇刘家咀村帮扶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项目资金支持工作。大队16名正式干部全部参与结对帮扶,定期到村开展帮扶工作,帮助驻村工作队发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截止目前,按照单位签订的定点帮扶计划书,为村上给付资金2万元,争取项目资金272.3万元,为本村113户群众实施了农房抗震加固项目,协调村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8件。(六)安全生产持续向好。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实行层级负责制度,长抓不懈,抓出成效。全年开展监管领域公共设施、餐饮摊点燃气、建设工程、城市道路、窨井盖等安全生产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关键期检查12余期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36余处,积极办理回复“12345”市长热线及群众反映问题120件次。全年内大队监管领域和大队内部未出现安全生产事件和严重信访维稳事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以法制、精细、服务为主题的和谐城管工作体系初步形成、陇县的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县城文明水平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环境、营商环境提升明显增强,群众生活质量、满意度明显增强,社会评价明显提高。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市容环卫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工作还不够扎实细致;2、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工作力量不足,管理服务水平难以适应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3、部门间相互配合衔接不够,联合执法难组织。规划执法与自然资源规划部门执法过程跨部门权责不清,无法衔接沟通。4、部分市民文明意识、法治意识不强,市民市容环境卫生意识较差,加强文明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任重道远。(二)改进措施1、治理市容环境。对标《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加大犬类管理力度,重点整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违规行为,改善城市形象;聚焦城市主次干道、出入口、商业大街等重点区域,突出建筑立面、沿街绿化、招牌广告、夜景绿化、城市家具等重点内容,开展“城市管理示范道路”、“城市管理示范社区”,以点带面,提升城市品质。2、规范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开展依法行政“专项行动”。深化全市城管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三年专项行动,践行“421”工作法,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3、积极争取支持关注,在加强执法保障上取得突破。积极争取市县各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探索推行“城管+公安+住建”模式执法协作机制,落实执法车辆、执法安全防护装备、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4、加强宣传动员,形成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氛围。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领导大下访、法律宣传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城管法律法规,实现城管队伍与市民群众的互动,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充分调动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真正实现文明执法、和谐管理。四、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大队将以建设美丽陇州为统揽,以县城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以打造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托,按照“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执法”的要求,抓好四项建设(精细化管理示范街、星级摊群点创建、城管进社区和创文工作),树立三种理念(乐于奉献、爱岗敬业、文明执法),为生态县城建设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一)继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始终把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作为城市管理提质增效的总抓手,依托数字化城管指挥大厅,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市容环卫绿化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相互协调、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按照精细化管理标准,坚持依法行政,以西大街、南大街为重点,强力整治出店占道及“五乱”行为,严管重罚,保持市容管理高压态势,规范城区主干街道市容市貌,打造东大街、陇州大道、迎宾路环境、市容管理示范路,打造精品街,提高县城品位;严格执行“五线管理规定”,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积极配合片区拆迁改造工作,加大规划执法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规建设行为,维护城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规范沿街门店门头牌匾管理;加强露天夜市和东大街劳务市场管理;严格规范沿街建筑工地管理及渣土车整治工作;联合县交警队,查处机动车辆占道乱停现象;加大户外广告整治力度,规范大型户外广告设置审批程序,查处乱贴乱画野广告现象,严控户外宣传、推广活动设置。(二)强化责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坚持驻村帮扶,落实各项措施,巩固脱贫成效。坚持每月到村入户走访,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助村上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联系,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三)强化保障促进精细化管理。积极落实城管体制改革各项任务目标,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中队长分工协作工作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夯实管理责任;狠抓教育,提高城管队伍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实行全员大轮训;创新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主要路段和重点地段网格化管理,实行“三定”(定员、定岗、定路段),徒步执法;细化量化城管执法处罚标准,纠正以罚代管标准不一等问题;把严禁着便服执法、严禁酒后执法、严禁粗暴野蛮执法、严禁不开票据执法、严禁使用协管员单独执法贯穿于队风队纪建设,弘扬城管队伍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战斗精神,立足本职、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服务人民、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勇攀高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虚心求教、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使“三能四知五会”成为城管队员岗位奉献的基本要求,促进队伍正规化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