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电化教育馆

商洛市电化教育馆

发布时间: 2023-03-10 11:26
单位名称 商洛市电化教育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和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教育门户网站维护;普通话等级测试;中小学影视教育。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商中路20号
法定代表人 魏郁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7万元 16.6万元
网上名称 商洛市电化教育馆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根据业务范围开展的工作情况1.平台应用推广。持续推进“陕西教育大平台2.0”应用,全市5个县区、264所幼儿园被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确定为陕西教育大平台幼儿园空间应用试点区、试点园,1811人参加试点园省级培训,开通账号856个,7所学校被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确定为第一批“央馆虚拟实验”规模化应用试点校;做好“陕西教育扶智平台”推广应用,目前校级活跃账号237个,全市4个应用案例荣获省级优秀案例表彰,3个单位、13名教师分别被评为平台应用推广先进集体和个人;印发《商洛市电化教育馆关于推广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通知》,不断提高国家平台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推荐1所学校申报中央电化教育馆第二批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校。2.信息技术考试。考前组织358名考务管理人员参加线上培训。建成“全市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视频巡考平台”,实现我市146所考点学校的157个考场视频监控全覆盖。2022报名考生24605人,考试合格率94.6%。3.智慧教育建设。指导商洛中学、商州区高级中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商洛中学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组织21所省市智慧校园创建校参加陕西省智慧校园创新应用系列工作坊培训活动;组织智慧校园创建校参与省教育厅智慧教育网络调研。4.智慧平台试点。配合市教育局疫情防控精准化工作安排,依托“企业微信”应用建成“市直教育单位疫情防控常态化填报系统”,常态化开展教职工填报大数据分析;持续推进“腾讯智慧校园平台”应用试点,目前洛南、丹凤、山阳、镇安四个县区已开展常态化应用,覆盖学校581所。5.教师素养提升。全力推进我市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工作,深入各县区督导视导5次,培训县、校级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860人次,全市21603名教师参与工程实施,目前各县区县级测评均已完成,组织35名市级骨干专家组成团队参与省级研修学习,做好省级复核测评准备工作;全年组织各类线上线下信息化专题培训26场次,累计培训7830人,其中4946人完成省中心组织的“中小学教师发展协同提质计划线上培训”。6.学生素养提升。组织开展第二十二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市级评选优秀作品246件,推省44件,15件作品获省中心表彰,商洛市电化教育馆获“优秀组织单位”表彰;组织开展2022年小学生趣味编程专项竞赛活动,培训指导教师98人,268名选手进入市级比赛,28名学生入围省级比赛,其中11名学生、1名教师、2个单位获省中心表彰;组织开展“2022年中小幼学生‘成语中国’微电影征集展播活动”,推荐10部作品参加省级评选;开展2022年爱挑战活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爱挑战平台上传德智体美劳五育项目和校园挑战赛项目作品2522个。在暑期专项比赛活动中,全市上传视频8736个、图片13173个,83名学生、24名教师、15个单位受到省中心表彰;谋划组织实施全市中小学创客教育普及孵化项目,为各级学校普及创客教育硬件、培训专兼职指导教师,目前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7.融合应用活动。积极开展“陕西好课堂”网络大赛系列活动,其中“陕西省首届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共上传作品636件,经评选推荐67件优秀作品参加省级评审。“双减”优秀案例上传145件。“一校一品”微课程征集展播和“一师一课”微课程征集展播活动,共上传作品共325件。“校本课程优质资源征集”活动,上传作品87件;开展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推荐,共推荐29节课例上传至“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组织举办第六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暨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市级评审各类作品148件,推荐57件作品参加省级评选,其中6件作品获得省级表彰,商洛市教育局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开展2022年度“中国梦—行动有我”系列活动中的“校本德育课程和教育案例征集”展播活动,推荐10件作品参加省级评审;组织中小学“智慧课堂”实验学校优秀课例评选活动,全市7所实验学校上报优秀课例28件,其中省级获奖14件,4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单位”表彰;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喜迎党的二十大”全市中小学影视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征集影评作品246篇、微电影30部,分别推荐90篇影评作品和15部微电影参加省级评选。8.信息化应用科研。组织开展2022年陕西省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全市投稿106篇,9篇获省级表彰,商洛市电化教育馆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开展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全市收集并上报优秀案例3件;开展第四届(2021-2022)陕西省基础教育创新型资源建设课题及提升工程专项课题的中期评审工作及结题工作,7个课题通过省级中期评审,6个课题顺利结题;组织第五届(2022-2023)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全市共申报课题59个,其中重点课题22个,专项课题36个,教育扶智课题1个;开展陕西省基础教育“十四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的开题研究工作,全市8个教育技术课题立项在研;组织希望工程“比翼行动”教育信息化公益项目国家级教学成果孵化专项课题结题工作,5所学校完成结题相关资料报送。9.争取上级项目。争取省教育厅“中国移动蓝色梦想”多媒体教室项目,为全市6个县区争取录播教室19间,预计项目建设资金约100万元;争取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2021-2024年度编程创新实践活动项目,丹凤县5所学校常态化开展线上教学培训活动;推进全国产计算机应用试点工作,争取项目资金约40万元,联合航天706所建成包含50台全国产计算机及相关辅助设备的计算机教室一间;协同参与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申报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广泛开展《5G条件下跨区域教学应用模式协同创新实践共同体》研究活动,面向师生开展名师课堂等主题活动4场次。10.职业教育信息化。组织各县区中职学校参加2022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职业教育专项)线上培训;组织申报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3所学校提交申报材料;全市各中职学校教师全员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经县区测评各学校合格率均在94%以上。二、取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市电教馆在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中组织的活动中6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被省中心评为“2022年度全省电教系统先进单位”,被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评为“2022年‘陕西教育扶智平台’推广应用先进集体”,同时全市5个县区电教中心、17所学校和87名教师分别获得省级表彰。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市电教馆人员老化,因借调、驻村、产假等造成内部人员短缺。二是县区电教中心人员配备不足,教育信息化工作高质量落实推进存在障碍。三是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不到位,对教育信息化工作不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任教师短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四是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县区年度考核中占比较小。五是市县校各级经费紧张,影响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和应用质量。六是2022年因疫情影响造成部分既定工作未能顺利实施。(二)整改措施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资金投入、专业化人才配置方面的大力支持,不断加强我市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二是深入基层,加大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指导,探索教育信息化管理新模式。(三)工作设想。一是切实落实市教育局工作部署,系统谋划2023年度工作。二是回头望积极总结上年度工作,总结经验梳理不足。三是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对工作过程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四是结合实际制定全市中小学首席信息官制度,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五是持续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陕西教育扶智平台、陕西教育2.0大平台等应用推广。六是加强各项信息化融合应用活动组织、指导,主动服务广大师生,不断提升活动质量。七是组织开展各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进一步巩固提升工程2.0实施成果。八是加大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指导,提升学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评为“2022年度全省电教系统先进单位”,被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评为“2022年‘陕西教育扶智平台’推广应用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