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塔区> 延安市宝塔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延安市宝塔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3-03-10 09:46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统计管理;农村合作基金会管理;农村经济体系管理;农经政策宣传。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南桥
法定代表人 朱兆斌
开办资金 24.6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宝塔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1万元 199.75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宝塔区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一)市、区考核指标完成情况1.市考指标: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4.76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00%;2.区考指标:(1)新增市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待市农业农村局文件下发后立即执行;已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2)已完成耕地“非粮化”及撂荒地的整治任务10960.32亩(其中耕地“非粮化”整治7587.57亩,撂荒地整治1372.75亩,残败果园2000亩),并全部复耕复种了粮食作物。(二)开展的其他工作1.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三项改革,抓建4个“三权分置”典型和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改革试点(柳林镇孔家沟村、枣园街道办温家沟村、河庄坪镇井家湾村、冯庄乡冯庄村)。2.继续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万花山镇贺家沟村、甘谷驿镇代家沟村、南泥湾镇马坊村)。3.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工作(除宝塔办东关村正在完善之中)。包括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重复录入消除,并按时完成2022年度村组清产核资数据录入。4.2022年度市财政下达我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500万元,7月底前完成第一批次兑付补贴资金23846661.5万元,第二批次兑付补贴资金16.59万元于12月20日前完成兑付,兑付率为100%。5.积极推行三权分置,激活农村土地经营权适度规模流转,已累计完成适度规模流转21.6万亩。6.新建和修订完善了10项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基本上实现了村组“三资”财务管理系统平台的正常运行。并将2013年已形成的扶贫资产纳入了村组财务监管范围。7.全面整治农村“三资”领域突出问题。通过走访群众、实地查看、账目核查等方式,对当前村级“三资”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缜密分析、综合研判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问题。全区共自查排查发现合同签订程序不规范、档案管理混乱、票证数字不符、拖欠合同款等问题199个,涉及村组71个,现已整改178个;市纪委调研反馈的4个类别9个问题已整改到位8个(其中区纪委查处结案7个,市纪委查处结案1个),另外一个因系涉法涉诉事件,法院终审已结案,区纪委已介入予以查处;规范集体经济合同333份,已追缴拖欠村集体资金1.02亿元,督促收回村集体土地112.9亩、房产2.55万平方米,窑洞4孔。二、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1.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三项改革,调动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2.加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力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有序发展;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势头良好,提升了农经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三、存在问题1.耕地撂荒现象整治不到位。部分乡镇、村组仍然存在撂荒现象,撂荒土地管理机制不健全。2.苗木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现象仍然存在。区人大调研组通过明察暗访,发现部分乡镇的耕地苗木还未清理,耕地苗木清理的工作进度不统一。四、整改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快推进落实新增市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2.积极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并在2023年年底前实现5万元以下薄弱村退出16个。3.进一步加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撂荒地整治力度,做好整治“回头看”工作,力争在2023年4月底前有一个新的突破。4.积极配合区纪委抓好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工作,对问题合同予以纠正和指导完善。5.持续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加大干部职工培训教育力度,加强干部业务素质和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度“全省县级优秀单位”{《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关于2022年度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绩效考评结果的通报》(陕农经站发[2022]21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