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县蔬菜技术推广与营销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蔬菜产业,促进产业发展;蔬菜产业技术指导信息服务、销售协调。 | |
住所 | 富县文化楼6楼 | |
法定代表人 | 陈晓波 | |
开办资金 | 1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9万元 | 365.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县蔬菜技术推广与营销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遵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先关活动,无违法违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今年共建成设施面积1050亩,占任务1000亩的105%,其中日光温室320亩、弓棚310亩,改造老旧设施420亩。种植蔬菜面积3.7万亩,总产量10.8万吨。培育陕西绿品田域有限公司冷链加工配送线1个,绿色高效示范园1个,育苗中心1个。种植食用菌310万棒。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日光温室、大弓棚新建工作进展顺利。针对我县蔬菜规模小、标准不高等现状,通过争取项目,今年在茶坊街道黄甫店村、张村驿镇峁头村、张村驿社区新建三个日光温室基地,共320亩。新建日光温室全部按照“九五”式标准建设,配套自动卷帘机、自动放风机、轨道车、水肥药一体化滴灌等设施,新建园区标准高、设施配套齐全。在张村驿社区、茶坊街道马坊村、张家湾王家角等点新建高标准大弓棚310亩。新建大弓棚按照8米跨度、3米高,镀锌椭圆管建设。所建设施标准高、配套齐全,得到了市县领导的认可。2、防灾减灾、积极应对灾害性天气。为了切实做好设施蔬菜防灾减灾工作,实现增产增收,实行领导包乡镇,技术员包村包棚责任制,夯实包抓责任。在大风、降温、降雨等关键环节,一是通过“富县蔬菜群”、“富县食用菌群”2个微信群和电话通知到蔬菜生产村和每一名菜农,提前做好应对工作。二是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组大棚,指导菜农做好以增温防冻、增光减湿和防风、防病虫害等为主的生产管理和培训工作。3、以食用菌、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我县食用菌种类主要有平菇、香菇,全年共栽植310万棒,中药材种类主要有材胡、苍术、黄精,共12020亩。在特色产业发展上主要是搞好调研,找准市场,摸清现状,做好技术指导。今年前半年邀请市食用菌专家和中药材专家,深入我县乡镇村组对种植户进行了培训,后半年召开了特色产业培训会,并组织种植户赴安塞、宝塔区进行了参观学习,使广大种植户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前景、先进技术得到了全面了解。4、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成效显著。今年在新技术推广上主要是与陕西省农业研究所合作,在新民标准化示范园实施物联网技术,棚内配套了自动温控技术、自动卷帘机、自动放风机、大棚轨道运输车、补光灯等多项新技术,增加了自动化程度,减轻了菜农劳动强度。新技术上引进了番茄、黄瓜、茄子、西甜瓜、草莓、韭菜等9大类35个国内外名优特品种,使蔬菜品种和效益不断得到了提高。5月17日,在延安市第五届瓜菜展评暨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培育推进会上,我县选送的黄瓜获一等奖,甜瓜、辣椒获三等奖,茉莉香葡萄、樱桃番茄等品种在展示中受到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好评。5、蔬菜冷链加工企业已经迈开步伐。今年我县注重蔬菜冷链加工的发展,按照产业链前端、中端、后端的发展要求,前端新建新民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280亩,中端重点培养陕西绿品田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冷链加工配送企业一家,后端发展“村集体+农户+公司”经营模式,陕西绿品田域农业科技公司与榆黄蔬菜产业园区菜农签订蔬菜销售合同,所产蔬菜经产地检测后,分拣包装、仓储配送、加工,配送到厂矿企业、机关单位、学校食堂,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6、狠抓蔬菜技术培训指导。一是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在各蔬菜生产关键环节组织大型培训4期,进村入棚指导58场次,指导培训菜农1500多人次。其中3月22—23日组织的春季蔬菜技术现场培训,4月27日至29日组织的特色产业技术培训,9月7日-8日组织的新优品种推荐、品种茬口安排及育苗现场会,11月16日-18日组织的全县蔬菜食用菌特色产业培训会,聘请市蔬菜专家轮回各蔬菜生产村,开展培训25场次,培训1100人次,印发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技术管理手册3种1000多份,通过培训进步提高了菜农的作物水平。二是组织外出参观培训。9月9日,组织茶坊街道办、张村驿镇领导、村支部书记、辖区涉农企业负责人等40人,实地考察了宝塔区、安塞区、甘泉县设施蔬菜生产、农旅融合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等方面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11月18日,组织各蔬菜生产乡镇的菜农、食用菌、花卉种植户、脱贫户、农民技术员、分管蔬菜工作的领导、村干部和有意愿发展特色产业的农户100多人,赴安塞、宝塔区等地参观学习了设施蔬菜和食用菌生产情况。7、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干部业务素质。一是开展“蔬菜大讲堂”活动。为了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指导水平,从2020年开始,每周安排一名干部上台讲业务,其他干部点评,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截止目前已举办了61期,通过学习,单位干部学习氛围浓厚,业务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二是成立了单位干部职工工会组织,选举产生了工会主席、经审委员、妇工委员,保障了干部职工的权益。三是配合做好富林小区、高速南出口、榆林桥村疫情防控工作。单位工作也得到了市县各级充分认可,我中心被延安市蔬菜技术服务站和延安市园艺蚕桑工作站评为“全市设施农业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市园艺工作先进单位”,单位5名干部职工获得市农业农村局、市蔬菜站、市园艺站、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8项荣誉奖励。三、存在问题一是我县部分温室结构老旧,机械化程度低,急需更新改造。特别是牛武、直罗等乡镇的温室都是2012年以前建造的,墙体塌损严重,钢架老化,使用了10年以上,加上当初建棚标准不高,跨度小、脊高低、空间小,保温性能差,且棚内排水不畅,不适宜机械化、标准化作业,致使效益低下。二是我县设施蔬菜标准化程度低,急需加快高质高效技术的示范和推广。由于连年重茬种植,致使土壤板结老化,导致蔬菜长势变差、品质变劣、病虫害发生加重、冷冻害时有发生,从而影响了蔬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升。四、2023年工作要点2023年蔬菜工作按照“加强设施,提升露地,优化服务,提质增效”的基本思路,逐步改造提升现有设施,发展集中连片高标准露地菜,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全县蔬菜面积稳定在3.7万亩,产量10.8万吨。1、日光温室新建。重点抓好牛武镇阳畔村日光温室日光温室新建工作,3月初动工,6月底完成,9-10月定植移栽。2、蔬菜提质增效。继续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提升设施蔬菜装备水平。3、瓜菜休闲采摘。在鄜城、茶坊县城周边和210国道沿线,引导菜农由蔬菜向效益高的瓜果采摘转变。引进推广草莓、西甜瓜、葡萄、火龙果、水果黄瓜番茄等6个新优品种,休闲采摘达到400亩,棚均收入在2-5万元。4、培育特色产业。栽植平菇、香菇、木耳、羊肚菌等300万棒;引导种植板蓝根、柴胡、黄精等中药材12000亩。5、积极申报项目。积极争取到省市项目,改善现有设施水平。6、提高干部和菜农技术水平。组织技术员外出参加省市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实行领导包乡镇、技术员包村,采取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每人每月下乡指导3次以上,举办集中蔬菜技术培训10期,培训菜农1000人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