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自然资源执法局

陕西省自然资源执法局

发布时间: 2023-03-10 09:01
单位名称 陕西省自然资源执法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自然资源执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受省自然资源厅委托,承担全省重大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等违法案件的查处、跨区域违法案件的查处及协调、自然资源领域违法形势分析研判、违法线索处理、卫星监测执法。
住所 西安市劳动南路180号
法定代表人 李怡
开办资金 523.9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5.51万元 300.62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 从业人数  6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执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耕地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保护的要求,坚持执法“严起来”的工作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职能业务,扎实开展执法检查,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强化政治建设,推进支部党建工作。一是持续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严格落实支委集体学习、党小组集体学习等制度,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会议和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开展专题讨论、交流心得等形式,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积极利用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在线学习平台,督促党员干部加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全局党员干部顺利通过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学习培训和结业考试,学习强国积分排名始终保持在全厅的前列。二是深入抓好支部建设。按照年度工作目标责任,逐项落实党建任务,全年召开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3次,召开支委会17次、党员大会4次、专题党课3次,开展了党员民主评议工作,联合省卫星中心党总支赴泾阳县安吴青训班纪念馆开展“永远跟党走、迎接二十大”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赠送政治生日卡,讲廉政党课,强化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认真抓好党员积分管理,完成上半年党员积分申报评定和支部党风廉政述职考核工作。严格党员发展质量关,接收1名同志为预备党员。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及时转发厅党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在年初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安排。以陶案以案促改为契机,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坚决纠正工作中存在的“四风”问题,支部班子、各党小组聚焦五个方面开展自查,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剖析问题。紧盯五一、端午节等节假日,聚焦“酒杯中奢靡之风”、违规收送礼金等问题,在全局范围开展纠“四风”树新风整治工作,加大宣传、教育、警示力度,确保全局干部深刻认识整治工作的重要性。“逢会必讲廉洁”成为惯例和常态,在每次重要工作检查安排中,局领导会前专门强调工作纪律,要求全体检查组工作人员务必在出差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严格遵守廉洁纪律。(二)强化监管措施,扎实推进卫片执法检查。在土地卫片执法方面,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要求,紧盯消除违法状态第一标准,积极督促推动市县政府严格查处整改,统筹安排、压茬推进2021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查处整改和2022年土地卫片执法核查整改工作。一是警示预警,夯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通过研判分析发现突出问题,及时对2021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存在问责风险的9个市46个县区政府、2022年上半年存在“双超”情况的4个市23个县区政府发送提醒函,进行了警示预警,组织6个重点县区召开警示提醒会,传达省政府领导关于查处整改的工作指示,要求市县政府扛起耕地保护的政治责任,主动作为,积极整改。针对2022年前三季度违法用地问题,及时印发方案,通报问题,督促整改,同时对问题突出的4个县区,采取上门通报的方式,对当地政府及行业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警示,进一步夯实市县工作责任。二是紧盯重点区域和大图斑,遏制重大违法问题发生。重点关注秦岭、长江黄河沿线等重点区域违法问题,对重点区域重点图斑每月单独提取标注,纳入台账管理,及时下发市县组织核查,防止问题积累爆发形成重大舆情,避免发生重大违法问题。对占用耕地100亩以上的大图斑,采取省级逐月逐宗实地核查的方式,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审核、严格判定。采取市县交叉检查的方式,先后对问题突出的24个县区开展实地核查,及时反馈问题并督促整改。在矿产卫片执法方面,按照“一图两用”工作思路,对部下发的2022年1月至9月451个矿产卫片图斑,组织市县迅速核查,严格按照《矿产卫片执法图斑填报指南(试行)》做好图斑判定。在县(区)填报、市级审核的基础上,为全面准确掌握市县图斑核查、合法性判定、案件查处情况,结合秦岭“五乱”、长江黄河流域专项执法活动,依托省卫星应用中心技术手段,对筛选出图斑量较大、判定合法图斑比例高、伪变化图斑判定较多的重点县(区)及非煤矿山非法采矿、越界开采等区域先后3次开展实地督导检查核查。经省、市、县各级审核上报部451个(含2021年补漏图斑152个)矿产卫片图斑,涉地图斑100个,涉矿图斑351个(合法242个,违法33个,伪变化71个,其他5个)。已立案查处27宗。(三)坚持生态保护,加强重点区域执法检查。一是牵头做好秦岭“五乱”问题整治。积极落实全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五乱”问题整治工作的通知》,对秦岭“五乱”问题整治作出安排部署。严格督导问题整改,开展2次省级实地督导,对2020、2021年整治台账中的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列入2022年台账继续抓好整治,对2020年、2021年台账中已整改到位的问题组织验收销号,对今年新增问题纳入台账彻底整治,对2021年省长调研检查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警示片反馈问题盯住不放,确保全部整改到位。目前,省长调研检查反馈及去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警示片反映问题已整改到位并通过验收6个。开展秦岭区域旅游景区内违规建筑物(构筑物)专项整治工作,秦岭6市共上报排查4A级(含)以上旅游景区内违法用地问题12个,均建立了问题台账,明确了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和责任人,正在组织查处整改。二是常态化开展长江、黄河流域自然资源专项执法。印发了《关于持续做好长江、黄河流域自然资源专项执法工作的通知》,对各地常态化做好流域专项执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6月、12月两次开展省级实地督导检查,累计对5个市10余个县进行实地检查,督导整改问题60余个。以重大典型案例为抓手,由市县梳理并按期报送重大典型违法案例,经省级审核后报部作为公开通报备选案例,今年已筛选典型违法案件8宗(土地4宗、矿产4宗)报部。针对各地在系统平台填报情况较少、台账更新不够及时的问题,我们依据土地矿产卫片系统,梳理了流域重点区域的172个土地违法图斑和46个矿产违法图斑下发给市县查处整改,进一步拓宽流域专项执法的线索来源,推动查处整改。截至目前,各地共排查2018年以来长江、黄河流域土地违法案件172件、立案查处148件,排查矿产违法案件46件、立案查处43件。三是自主开展渭河沿线违法占用耕地采挖(堆放)砂石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力督导媒体反映临潼区占用耕地堆放砂石问题查处整改工作基础上,我们主动落实耕地保护要求,举一反三,聚焦渭河沿线挖砂堆放等问题,自2022年8月开始,集中5个月时间,按照省级统筹指导、市县主体推进的原则,划分自查自纠、督导检查、总结提升3个阶段,在全省渭河沿线开展违法占用耕地采挖(堆放)砂石专项整治行动。各相关市县组织自查自纠,认真研判,逐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落实整治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截至目前,共下发渭河沿线采挖(堆放)砂石压占耕地卫片监测图斑53个,经核查,合法7个,实地未变化24个,已复耕整改到位15个,正在整改中6个,移交林业部门查处1个。(四)严格跟踪督办,全面加强日常执法检查。认真贯彻落实执法要“严起来”工作要求,认真督导案件查处工作,持续强化日常执法检查。一是持续加强违法案件查处的跟踪督办。对去年下半年以来挂牌和重点督办的16宗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持续加强跟踪督办,逐案分析研判,逐案跟踪问效。今年以来,我们聚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矿产资源保护,通过实地检查、案卷评查、内业审查等方式加强对基层案件查处工作的督导,累计开展集中检查3次,对各市(区)案件查处情况进行了深入指导,选取12宗(土地5宗、矿产7宗)重大典型案件作为省级督办案件。对重大违法线索和上级交办、领导批示的重要舆情信息,第一时间派员赴现场核查,第一时间反馈结果,今年已办结自然资源部通报蒲城县9个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周至县二曲街道办镇丰村“村民自建房”问题、眉县汤峪河沿岸盗采问题、眉县产业园区内企业采砂问题等重要问题29个。二是督促地方加快整改以案促改土地领域未到位问题。对工作台账中剩余16宗问题紧盯不放,督促地方全力整改多轮次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截至目前,涉及6市区已全部完成后续整改任务。对剩余3市6宗未整改到位问题,我们将进一步督促相关市县尽快完成整改。三是在执法查处全过程中积极落实“三项”制度。开展违法查处案卷评查工作,通过市县推荐和省级集中评查,对全省1996宗案卷进行审查,评定省级优秀案卷10宗。针对评查工作发现的问题,在全省系统印发了案卷质量评查工作通报。四是明确执法查处主体责任和程序范围。印发了《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省级挂牌督办和公开通报违法违规案件办法》和《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立案查处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省本级立案查处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工作,明确省厅立案查处的范围、职责分工、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同时加强对市县案件查处工作的监督指导。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