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中医药发展中心(宜君县中药材研究所)

宜君县中医药发展中心(宜君县中药材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3-03-10 08:54
单位名称 宜君县中医药发展中心(宜君县中药材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中医药工作政策、法规;指导和协调中医医疗、科研、教育和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健康服务等工作。
住所 宜君县宜阳南街11号
法定代表人 武文忠
开办资金 3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君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4.05万元 64.12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中医药发展心(宜君县中药材研究所).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所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乡镇集会、宣传展板、微信公众号、义诊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中医药相关知识宣传活动,强化中医药法律法规、文化理念,引导广大群众认识、了解、使用中医药技术,促进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修订完善了中医药事业工作“十四五”规划。(二)多举并措,培养人才。一是积极组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报名工作,网上报名12人,审核通过9人。二是选派27人参加全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选派3人参加全省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三是举办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1期,参训人数120余人。(三)紧扣重点,推动工作。一是县中医医院切实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扎实开展人员培训,统筹兼顾,全力做好紧密型医共体各项工作,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工作指导,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二是县中医医院继续抓好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的规范管理和提升工作(中医内科,针灸推拿科),强化老年病科、安宁疗护病房、康养中心和中医儿科等重点专科建设,着力打造、推广特色诊疗技术。三是先后两次对县中医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工作进行督导,及时反馈存在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四是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活动,全年进校园10次。(四)强化管理,提升能力。一是制定印发了《宜君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联合县卫健局对乡镇卫生院中医药工作及巡查反馈问题进行督导检查。二是全县总诊疗人次28375人,同比增长18.3%;中医诊疗人次14897人,同比增长13.3%;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48.9%,同比增长15.3%,总门诊处方数28629人次,同比增长16.3%;其中中医处方数13914人次,同比增长6.3%;中医处方占总处方数的48.6%,同比增长12.3%,中药饮片处方数占处方总数36.5%,同比增长18.3%,中医非药物处方占处方总数7.4%,同比增长13.3%;村卫生室门诊中医处方数占总处方数52%,同比增长12.6%。三是做好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继续开展老年人、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截止10月底老年人摸底9501人,管理6952人,管理率73%;儿童摸底2299人,管理2184人,管理率95%。(五)对口帮扶,提质增效。今年省中医医院派驻4名大夫(针灸推拿、脑病科、肺病、老年病)、大丰区中医医院派驻3名大夫(呼吸内科,骨科,普外科)到县中医医院指导开展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精准施策,科学应对。按照省市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感冒专题会议精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以中医医院院长为组长的中医药诊治专家组,积极与铜川矿务局中心卫生院、北京孙思邈中医医院对接,按照辖区人口的60%储备药品数量,与两家医院签订3万盒新冠病毒感冒颗粒制剂,截止12月31日,各医疗机构共发放中药汤剂11039袋;储备中药饮片2870kg,使用1139kg;出动健康服务巡回诊疗车辆出车14台次,服务患者共计3769人次。(二)加快进度,按期使用。一是县中医医院搬迁项目于2021年2月正式开工,目前已完成总投资的92%,力争2023年5月前交工使用,有效缓解辖区内群众的就医、养老、康复等多种需求。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项目,宜阳街道办事处中心卫生院、五里镇中心卫生院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12月底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三)凝心聚力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县委、县政府将医药制造业(中医药)作为“一县一策”的第一主导产业,把中医药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县委“134”发展思路,持续在“育、种、溯、研、销”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全产业链建设。依托蚂蚁森林、储备林等项目,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集群化发展模式,截止目前全县党参、黄芩、连翘等道地中药材30万亩。全县中医药相关企业36家(其中中医药加工企业12家),专业合作主体76个,中医药产值达20.2亿元。(四)科技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围绕“一个中心、五个平台”,通过研发、育苗、种植、加工、流通、金融服务等要素保障,打造系统完善的中医药产业链,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外引内联推动中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招商机遇,争取天士力药业、林业集团等龙头企业来宜发展,不断完善中医药产业园建设,全县现有中医药加工企业12家。与林业集团合作建成了全省首家中药饮片趁鲜切制工厂,年可切制2500吨鲜切饮片和2500吨净制饮片。同时积极推进与陕西青西清润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中兽药加工项目。(六)深度融合推动中医康养融合升级。抢抓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机遇,推动“中医药+旅游+康养”产业体系融合发展。依托花溪谷、福地湖、食品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避暑旅游,构建康养旅游综合体。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整体偏少、分布不均衡、中医药专业才人及其短缺,部分人员没有从业资质,无法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围绕孙思邈中医堂服务能力再提升,强化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力度,逐步提高基层中医诊疗水平。二是是中药材主要品种优势不明显,“宜党”品牌创建保护宣传不够,优势作用没有发挥。持续推进“彭祖药谷”品牌建设,加强陕西北线旅游线路中的第二第三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将彭祖药谷打造成高速康养驿站。三是中医药产业链关键企业不强。大部分产业链企业还处于培育起步阶段,示范带动作用还不明显。全力促进中药饮片趁鲜切制厂、陕西方舟制药新厂等产业链企业尽快投产。四是中医药产业集聚效应不够。集点成链、集链成群的高质量发展产业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持续发挥“一中心五平台”优势,打造系统完善的中医药产业链,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四、2023年度工作计划(一)持续加大中医药知识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抓好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的规范管理和提升工作,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四是抓好县中医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工作;按照省市安排,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创建工作。(四)全力促进中药饮片趁鲜切制厂、陕西方舟制药新厂等项目尽快投产,进一步发挥“一中心、五平台”优势,精准施策,精心招商,引进培育更多的中医药企业落户。(五)指导并监督中医药公司做好包抓乡镇蚂蚁森林项目育苗及苗木供应工作。(七)持续跟进与林业集团合作,计划建设高标准林下种植和野生中药材抚育基地。(八)持续推进“彭祖药谷”品牌建设,计划在全省范围内铺设彭祖药谷设智能轻养柜100台,同时加强陕西北线旅游线路中的第二第三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将彭祖药谷打造成高速康养驿站,把游客导流入宜君,形成以中医药康养为特色的高速路服务区。(九)依托白酒历史文化、白酒科技文化展示、休闲康养等为一体的现代园林式秦酒庄园,打造集“名医坐诊、中医理疗、康养体验”为一体的彭祖药谷健康旅游康养工作室,为康养+旅游+工业、中医药研学游融合发展开辟新思路。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