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果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果业发展计划及政策法规,拟订全县果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果业科研、科技成果推广,负责果业项目审核申报、监督、果业信息服务等工作 | |
住所 | 宜君县宜阳北街28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启乾 | |
开办资金 | 1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1.66万元 | 122.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果业发展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我中心根据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标任务清单,抢抓农时,主动作为,积极做好果菜生产管理及重大项目实施等工作,全年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现总结汇报如下:一、主要开展的业务活动(一)扎实推进春季新建园工作。按照县第十七次党代会提出“134”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农业产业调量提质行动,将苹果产业确定为全县富民强县的首位产业来抓。积极与乡镇对接,确定苹果栽植地块,及时对接苗木、肥料等物资的采购工作,引进秦脆、瑞雪、瑞香红等苹果新品种4个,采用“三新”模式建园,建成100亩镇级栽植示范点15个、50亩村级栽植示范点32个,全面完成苹果新建园1.38万亩(其中梨1000亩),完成任务的138%。并按照《宜君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试行)》政策对新建园面积进行了验收,现正在兑付苗木、土地流转等补助资金。(二)持续抓好蔬菜和食用菌生产。全县种植蔬菜12180.2亩,其中:设施蔬菜1101亩、露地蔬菜11079.2亩,栽培食用菌304万袋,完成任务的110%。蔬菜产量达到1.54万吨、食用菌产量达到4000吨。(三)狠抓果园管理各项工作。一是及时召开了果园管理工作推进会,明确了果园管理工作重点和任务。二是制定印发了《果园防霜冻技术措施》,利用已经建成的5个果园气象检测站,通过微信、等方式及时向镇村干部、技术员、果农发布低温霜冻、降水天气预报预警,指导果业大户和果农提前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三是制定印发了《关于对2022年春季苹果新建园加强管理的通知》《当前苹果管理技术要点》《果园夏季管理技术措施》等文件,提出果园管理措施,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全县完成果园管理12万亩,其中:增施有机肥7万亩、修剪11.5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8万亩,实施低质低效园改造面积2.1万亩(改形减密620亩)。(四)做好果菜技术培训指导。累计开展山地苹果栽植技术、果园管理、蔬菜食用菌种植技术等培训78期,培训10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000余份。(五)项目实施及包装成效显著。今年共策划包装储备项目5个,其中5000万以上2个、亿元以上2个、5亿元以上1个,涉及资金11.7254亿元;策划重点推介招商项目4个,涉及资金1.6亿元。策划招商引资项目3个,涉及资金8000万元。在第六届丝博会上签约宜君县农业产业园项目一个,签约资金2.6亿元。(六)不断加大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在抓好苹果新建园的同时,完善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全县新建园铺设除草地布2919.07亩,铺设滴灌4278.1亩,架设防雹网3453.93亩。(七)统一苹果包装加强宣传销售。制定了《宜君县2022年苹果销售工作方案》,积极参加第二十九届杨凌农高会。同时规范经纪人经营行为,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果业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鼓励果农采用网上交易等方式营销苹果。开通果品销售“绿色通道”,坚持不设一卡,不收一费,果品外运车辆一路畅通;苹果开市销售前在重要路段设立路标、提示牌,各有关乡镇设立了果品营销接待咨询站点,方便了外地果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利用已建成的5个果园气象监测站,及时向果农通报花期霜冻、暑期冰雹、干旱、病虫害等灾害信息,减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积极开展苹果政策性农业保险和苹果期货价格保险,全县投保苹果种植保险30613亩、苹果期货价格保险投保1100亩。三是引进秦脆、瑞雪、瑞香红、蜜脆等苹果新品种4个,推广面积20000亩。四是创建尧生镇为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全县高质高效水果示范园共创建15个。五是捡拾反光膜6.7万多亩,完成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500多吨,综合回收率达95%以上。六是已建成苗木繁育基地235.61亩,主要繁育以青砧根系为主、嫁接品种以瑞雪、瑞阳、秦脆等为主的中国自主研发的新砧木、新品种,摆脱了依赖国外砧木、品种的窘境,实现了中国根、中国苗自主拥有。推进果品储藏能力建设,全县已建成果库20个,储藏能力达到3.66万吨;建设苹果产地交易市场、苹果包装公司、果袋厂1个。广泛开展果品产销对接系列活动,鼓励经营主体对接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网店销售等形式,促进线上销售。支持建设果品品牌店、直营店等,促进线下销售,2022年苹果线上销售达到4500万元;加大果品加工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培育和引进一批果品精深加工企业。今年,我们积极与康庄果茶进行对接,将建设苹果果汁加工生产线一条,预计加工苹果1000吨以上。七是在第二十九届杨凌农高会上,我中心组织参展的“菇润仙牌香菇酱”荣获“后稷奖”。三、存在的问题1、工作进展不平衡,低质低效园改造力度不大,技术培训培训效果还不佳,新建园配套设施建设进度缓慢,新建园部分补贴资金还未兑付。2、乡镇管理及技术指导服务机构不健全。去冬今春由于部分乡镇分管领导变动,业务不熟、经验不足,加之均无技术指导服务机构,导致一些果业工作落实慢、技术指导推广和培训不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3、部分新栽户及栽植示范点栽植不够规范,栽植标准不高,成活率不高,没有及时统一定干、涂白、封口,地膜表面盖土太多,矮化苗木中间砧埋的深浅不一。4、技术力量和果业投入不足。由于果业专业技术人员少,力量不足,导致面上指导不够,推广指导还有死角,抓点精力不足,水平有限,示范点不亮。由于投入不足,部分工作无法抓实抓细抓全。四、改进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一是组织技术人员赴各乡镇对接,落实地块、资金。二是对周边的大型苗木基地进行详细考察,指导果农采购良种苗木,从源头上保障苗木采购质量。三是指导督促果农进行新建园栽植,保证栽植成活率。2、建立县、乡、村三级工作联动机制,推进技术指导工作网格化全覆盖。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促进,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提升技术推广效果。3、时刻关注大风、干旱、汛期、冻害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气象信息,制定下发灾害性天气防御措施,及时组织专业技术干部深入村组,指导果农菜农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减轻灾害性天气带来的损失。4、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提升产业辐射带动效果。一是重点抓好苹果新建园建设,强化高质高效果园巩固提升措施,提高低质低效园改造力度,多措并举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二是培育发展果菜龙头企业,强链补链延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导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在现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不断提高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五、2023年度工作计划2023年,我们重点做好一下工作:一是全力推进苹果新建园和示范园建设,新建苹果园1万亩,建成5个标准园、示范园、精品园。二是大力推进以“改品种、改密度、改土壤”为主的低质低效园改造完成0.5万亩以上,打造3个低质低效园改造示范点。三是全年建设滴水灌溉0.2万亩。加快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体系建设,增加气象监测设备10台,建设防雹网0.3万亩,打造智慧果园1个。全年实施土壤质量提升1万亩。四是推进新优种苗繁育工程,全年生产优质脱毒苗木50万株以上。五是加快推进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全年改造或新建30个以上,鼓励企业引进4.0苹果分选线,集中开展分拣、预冷、收购服务,延长苹果产业链、提升苹果供应链水平。六是巩固2022年苹果新建园成果,完成补植补栽任务,并加强管护,实施拉枝、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措施。七是加快产业链建设,在冷链物流、品牌培育、苹果包装、果品销售、果品加工等薄弱环节上加大推进力度,实现果业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