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我中心紧扣全局中心工作,以国家集采药品落地见效为工作基准,立足县域医药服务实际,精准对标“两个结合”,持续强化“四个坚持”,将稳字贯穿于药品采供管理全过程,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一、业务开展情况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全年年药品采购量为161,489,382.47元,回款量164,863,685.68元,月均采购量14,188,882.37元,当年欠款月数为0个月,累计欠款69,598,780.63元。同比上年度采购量增长30%,回款量上浮1%,月均采购量上浮37%,累计欠款下降5%。为进一步健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措施,先后印发了《关于2021年药品采购欠款清偿的通知》《关于平台药品自主议价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公立医疗机构限期清偿药品欠款、按规范自主议价平台药品,从后期的管理成效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品采供压力,缩短了回款周期,同时也规范优化了平台药品自主议价工作流程。(二)摸底梳理医用耗材配送情况为全面掌握县域内医用耗材配送情况,5月份对全县各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配送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要求所有与公立医疗机构有配送关系的医用耗材企业限期内携带相关资质进行备案登记,据统计已备案登记的配送企业有126家,配送产品涵盖高值医用耗材和普通医用耗材。本次备案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下一步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详实数据。(三)国家集采药品持续落地见效国家集采药品第一至七批累计有310个品规已在我县落地落实,另外省际联盟药品12个品规正在配送实施当中,相继完成了省际联盟医用耗材骨科类、吻合器类、弹簧圈类、口腔种植体、口腔正畸用托槽、肝功生化类测试剂等采购数据的填报审核工作。据统计截止今年12月份集采药品采购量共计9,349,505.88元,部分医疗机构已超额完成约定采购量。全县公立医疗机构第一、二批中选药品采购量中非集采药占比为5%,集药超合同用量占比28%,已拨付医保结余留用资金583,449.05元。同时,严格落实首年采购预付机制,要求公立医疗机构优先回款,目前第三至五批集采药品预付款已拨付到位。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协调有序做好文明创建工作严格按照创建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包联路段清扫和文明交通劝导工作,要求参与创建人员遵守创建工作纪律,注意创建形象,夯实创建责任,据统计全年累计上街参与包联路段清扫工作52余次,文明劝导工作15余次,对沿街包联商户派发《门前五包责任书》《富平市民文明手册》以及“全民唱响十个一,共建共享文明城”倡议书等220余册,并劝导沿街商铺积极响应行动,积极督促落实门前五包责任。为进一步强化创建工作意识,5月下旬专门召开了“文明创建小组会”,通报了前期创建情况,安排了阶段性创建重点和注意事项,并取得了一定的创建工作成效。完成疫情防控期间药品供应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因地制宜的制定了一套原则上可行、操作上可及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公立医疗机构尽量在低风险区采购药品(特殊药品除外),非必要不在中高风险区进行采购,并逐步形成了“两证明一报备一登记”的工作机制,“两证明”即要求携带48小时核酸证明和药品消杀证明随货同行,“一报备”即要求中高风险区来富配送药企提前1小时对接医保局进行报备,“一登记”即要求来接货的医疗机构做好登记备案。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在高速口完成药品物资转运51车次共计3359件,顺利完成了药品供应保障任务。三、存在问题1.在国家集采药品管理方面亟须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在报量、分量、网签、采购、配送、使用、续签等各个环节缺乏精细化管理措施,尤其是在精准报量和网签合同方面问题较为突出。2.各医疗机构平台药品自主议价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现象,同通用名同品规药品出现价格不一致,不按议价流程规范办理。四、改进措施(一)夯实新旧招采子系统切换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重点做好医疗机构、配送药企有关问题解释、协调处理工作,确保药品正常供应保障。(二)强化制度建设,以健全完善医药服务体系为目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拟定印发《富平县药品采供综合管理实施办法》,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县域医药服务保障体系。(三)持续规范平台药品自主议价工作流程,加大督导检查机制,将平台药品议定在合理区间,挤出药品配送过程中的隐形价格水分。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是实施“一升一降”管理措施,“一升”即提升医疗机构回款达标率,“一降”即降低药款长期债务率,化解潜在风险,持续促进医药配送良性循环。二是建立健全集采药品医保资金结余考核机制,督导公立医疗机构合理均衡使用结余留用资金,结合医、药、护、技、管等建立分配体系,按照“以岗定责、责奖相适、考核兑现”的分配原则,进一步规范资金用途和激励主体。三是强化制度建设,以健全完善医药服务体系为目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拟定印发《富平县药品采供综合管理实施办法》,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县域医药服务保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