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中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要求,在子长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农业农村局的指导支持下,坚持用乡村振兴统揽“三农”工作全局,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提早谋划,主动作为,开展了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宣传培训、环境卫生整治、乡村产业道路、乡村“点亮工程”等工作,圆满完成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中心会同农业农村局组成政策宣讲团,开展了一系列产业振兴的相关调研,调研共历时3个多月,走访村组50余个,足迹遍布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等,调研样本包括各类合作社(农业示范场),各类产业大户(苹果、种养殖、农产品加工、蚕桑产业)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深入实地、座谈、专题会议等方式形成了重要调研报告。对全市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共计200余人进行了业务培训,将乡村振兴政策宣讲工作全覆盖、把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疫情防控以来,哪里有缺口,党员干部就去哪里补位。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所有领导干部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号召,全都整装待发,第一时间联系了所在街道,积极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从干部职工到一线志愿者,从工作单位到抗疫一线,工作的内容和场地在变,但责任与担当不变,大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主要领导挂帅,两名副科级领导带队,配合市内两个街道办,先后在安定东路市场、后桥小学、毓秀小区、油苑小区设立的核酸检测点配合医务人员开展全民核酸检测工作。同时,入党积极分子配合社区对居家隔离的人员进行上门封控,下沉到主城区核酸检测站点、流动专班、社区(小区)一线,参与“两码”查验、秩序维护、信息排查、人员管控、物资配送、隔离转运和流调管控等工作,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包抓责任区芽坪村村庄清洁行动,清理河道河岸、沿线道路垃圾以及历史积存的“垃圾山”“粪污堆”,在河道斜坡栽植各类树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的融合应用,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技能培训。二、取得的社会成效或者效益:我中心会同农业农村局组成政策宣讲团,开展了一系列产业振兴的相关调研,调研样本包括各类合作社(农业示范场),各类产业大户(苹果、种养殖、农产品加工、蚕桑产业)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深入实地、座谈、专题会议等方式形成了重要调研报告。对全市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共计200余人进行了业务培训,将乡村振兴政策宣讲工作全覆盖、把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围绕“产业振兴”,开展日光温室,覆膜玉米技术退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三、存在问题:总体来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坚定信念,提振信心,克艰攻难,认真加以研究、解决。一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有改善,但仍存在短板;二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有限;三是群众性文体活动和民间社会化服务组织较为缺乏;四是资金投入不足仍然是乡村发展的瓶颈。四、整改措施:一是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二是对产业发展进行政策支持和产业规划;三是加强群众性文体活动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四是加大乡村发展资金投入。五、下一步打算:2023年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着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