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乡县中心敬老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业务范围: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吃、穿、住、医、葬等全面保障服务。 | |
住所 | 西乡县城南街道葛石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周瑾 | |
开办资金 | 372.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乡县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1万元 | 41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在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疫情防控。1、实行封闭式管理,筑牢老人健康防线。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院执行封闭管理制度,在此期间,工作人员和老人只出不进,暂停外来人员入院探视咨询和开展各项活动,严防死守筑牢“保护墙”。同时,做好全院的消毒杀菌和日常管理工作,全力保障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做到精准防控。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管,要求工作人员非必要不出县,出县的必须向单位报备并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同时,积极主动摸排工作人员家属在县外情况,做好疫情防控政策的宣传和劝导。3、加强督导检查,做好防控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我院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在各个关键节点,第一时间向各区域敬老院下发通知,强调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在此期间,我院积极筹备防疫物资,统筹协调分配,全力保障下属各敬老院的正常运行。4、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总体部署和县民政局的具体工作安排,我院在积极做好前期宣传、统计等工作的同时,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组织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干部职工和老人参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年中心院及下属6所区域敬老院服务老人874人,完成接种847人,接种覆盖率97%。5、核酸检测。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重点人员核酸检测文件要求,我院及下属6所区域敬老院,在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按照要求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二)安全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要求,为做好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工作,我院每月对区域敬老院安全管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在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协助县民政局组织开展全县敬老院安全检查工作共计5次,分别为封闭式管理期间开展的疫情防控安全检查、5月开展的“清明”“五一”节前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6月下旬开展的夏季安全检查、9月底开展的中秋国庆节大排查大整治、12月开展的冬季安全检查,要求检查出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限期完成,通过安全检查进一步增强了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了敬老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老人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安心的生活环境。(三)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1、日常重点工作。(1)依据特困人员供养政策和相关规定,做好特困人员的日常服务和管理,提供吃、住、穿、医、葬等方面保障。制定每周食谱,为老人精心制作荤素搭配、营养美味的饭菜,让老人吃得开心。争取资金186.6万元,实施了西乡县中心敬老院护理型床位改造提升项目;投资77.3万元,为县中心敬老院及峡口、白龙、白勉峡、堰口、两河口区域敬老院老人宿舍采购220张护理床用以改善老人住宿条件,让老人住的放心。提早安排部署,办理相关采购手续,为老人采购春季、夏季、秋冬服装鞋袜、日常生活用品等,让老人穿的舒心。与西乡县人民医院签订医疗合作协议,每周一、三、五定期派医生来院为老人诊治,由专人将药品分发至各楼护理员处,由护理员负责按时提醒生病老人服药;病情较重的老人,送往县级医院接受治疗,让老人就医宽心。病情较重医治无效的老人,提前与家属或村委会联系,征求亲属及村委会的意见,老人去世后送往殡仪馆火葬后,及时办理销户工作。(2)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扎实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对辖区有意愿入住的特困老人应收尽收。2、成功举办西乡县第二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为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水平,县中心敬老院连续两年承办了西乡县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此次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练”,在全县激起一股养老护理员“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的热潮,为全县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8月10日,我院召开了西乡县第二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全县共有10个养老机构40名养老护理员参赛,获奖的16人中我院占12人,其中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5人,充分展示了我院护理班的专业功底、技术操作能力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为全县养老机构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3、继续理顺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管理体制。2022年6月我院正式接管桑园敬老院。接管后院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判桑园敬老院存在的为老服务设施设备落后、服务能力弱、老人房间家具陈旧、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结合实际制定整改措施,确定专人、解决专款,对桑园敬老院进行改造提升。一是完善为老服务设施,台阶改坡道84平方米,加装防护栏51.5米,加装雨棚21平方米、更换房屋吊顶200.7平方米、室内墙面粉刷634平方米,增设浴室、洗衣间和储物间等。二是改造厨房操作间,添置大功率电磁灶、蒸饭车、冰箱、食品留样柜、刀具消毒柜等。三是更新老人宿舍生活设施,添置床、衣柜、床边柜15套,安装电风扇17台。四是完善公共服务设备,更新餐厅餐桌椅,安装饮水机,配备电话、电脑和打印机等。4、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幸福指数。为了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疏解因疫情防控长期封闭老人焦虑情绪,增强老人生活幸福指数,促进老人身心健康。今年5月初开始,由县中心敬老院组织的爱运动、爱生活老年人趣味运动会在中心院、堰口、罗镇、峡口、白龙和白勉峡区域敬老院陆续开展。5、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工作。为进一步增强敬老院老人防诈骗意识和能力,保障老年人财产安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今年以来,我院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活动。县中心敬老院及下属6所区域敬老院,按照“一院一策”的原则,对全体老人进行逐一摸排,并根据日常掌握的信息和摸底排查结果,对存在被骗风险的重点人员耐心宣讲重点关注。同时,在院内醒目场所张贴海报,设立宣传专栏。召开防诈骗知识宣传大会,在会上通过发放宣传彩页、现场讲解等方式宣传养老诈骗的特点、方式方法,叮嘱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防范意识,切实保护好老人的“钱袋子”。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2年度,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县中心敬老院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县中心敬老院及分管的6个区域敬老院运行井然有序,全年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为全县1232名农村特困供养老人做好了日常服务和管理,提供了吃、住、穿、医、葬等方面保障,让他们老有所居、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得到了老人、老人亲属、社会各界的认可,为全县兜底保障工作发挥应有贡献。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培训力度不够。受传统思想等因素的,护理人员虽然接受了专业的护理知识培训,但由于年龄偏大、文化层次较低,工作能力还存在一定欠缺,积极性不高。2、对老年人心理、精神慰藉方面措施欠缺。缺少心理健康方面的评估和应对措施,院内老人休闲娱乐生活不够丰富。四、整改措施。1、扎实推进服务管理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定期对护理人员及全体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促进五保供养管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2、丰富文化生活。加强对供养对象的宣传教育,经常组织集中看电视、放电影、学政策等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互助友爱、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同时,搭建老人、员工、老人亲属共建共治平台,及时收集意见诉求,进行资源整合和有效沟通,使老人满意度不断提升。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按《防控指南》要求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继续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2、增强养老服务能力。推动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实施,积极争取堰口区域敬老院、峡口区域敬老院和白勉峡区域敬老院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3、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敬老院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督导检查工作,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和供养人员的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4、继续理顺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做好接收大河区域敬老院和两河口区域敬老院统一管理的准备工作。5、持续提升养老工作者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按照能力素养大竞赛学习计划,组织开展全县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我院被健康汉中建设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市级健康机关。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