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预算评审中心

宜君县预算评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09 11:18
单位名称 宜君县预算评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财政性投资项目工程预、决算审查及县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住所 宜君县兴宜路6号
法定代表人 杨长青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59万元 4.01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预算评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和县财政局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客观公正评审,热情文明服务”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节约政府投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落实落细过紧日子措施,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抓实抓细预算绩效管理和预算项目评审这两项重点工作,较好的完成了本年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如下。一、主要活动开展情况(一)项目评审工作我们以服务于全县财政投资项目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完成评审工作任务,全年共计完成各类评审预决算项目27个。其中:工程预审和建筑能效提升项目25个,工程决算项目2个。具体评审项目如下:1.完成工程预审和建筑能效提升项目25个。全年完成了宜君县食品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公共设施综合提升项目、宜君县宜阳北街综合管沟建设项目、宜君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建筑能效提升项目、宜君县中药材服务基地室外综合工程项目、宜君县宜阳北街立面改造项目一标段、宜君县康养服务大厅(一期)项目、花溪谷景区东大门西北侧边坡支护建设项目、中共红宜县委旧址加固维修项目等。2.完成工程决算项目2个。包括2022年县城南街绿化连接工程、2022年县城绿化补植补栽工程、2022年宜阳街行道树高枝修剪工程、2022年县城宜园社区边坡绿地绿化项目等。(二)绩效管理工作一是科学设置绩效目标,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在2022年初预算编制之前,我中心就开展预算绩效事前评估工作,借力第三方机构对预算编制“一下”环节开展专项业务经费预算绩效事前评审工作,一方面对绩效目标填报进行审核,另一方面对预算金额及用途进行评估,使其与预算安排直接挂钩。二是持续推进关口前移,完善事前评估机制。我县2022年继续对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资金50万元以上基建类入库项目实施事前绩效评估,主要针对项目的立项、必要性、可行性、投入的经济性以及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合规性进行阐述。工作人员根据评估报告审核通过,或者根据项目需要出具绩效评审意见表。三是开展事中运行监控,防范绩效目标偏离。进一步推进绩效运行监控工作,2022年将15个重点项目及10个重点单位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全县63个部门纳入日常监控范围。开展绩效运行重点检查,不断完善绩效运行监控模式,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核查以及绩效运行信息采集、汇总分析的途径和项目资金运行的动态纠偏机制等方式,不定期对有关项目进行跟踪抽查,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以及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促使预算单位加强项目管理,确保绩效目标实现。四是持续扩大评价范围,不断提高评价质量。从单位自评的基础上,我局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评价工作。五是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实行反馈通报机制。在安排2022年度预算中对上年绩效评价得分排名靠前的单位以经费奖补的形式予以鼓励,对于综合评价得分排名靠后的单位削减其经费。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中,通过开展评价结果应用,进一步强化部门的主体责任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六是开展“绩效”进部门,加大宣传培训力度。2022年我县共选取四个部门(单位),开展绩效进部门活动,通过聘请专业老师“走进单位”实地对各预算单位开展绩效管理业务培训,加强各单位对绩效从事前事中事后目标内容填报规范以及评审方面的审核工作,不断提高各预算单位业务水平,确保全县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项目评审工作。2022年全年,按照县政府的指示和财政局的有关要求,共计完成各类评审预决算项目27个,送审24358.52万元,审定20248.41万元,审减4110.11万元,审减率为16.87%;(二)绩效管理工作。一是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年初评审县本级10万元以上预算安排支出项目81个,送审金额4597.15万元,审定金额为4571.95万元,核减金额为25.2万元,通过不断规范绩效目标审核,确保绩效目标编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可操作性。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使用效益和效率。二是绩效评价范围扩大。2022年全县绩效评价工程涉及设施类、民生类等领域,绩效评价范围相比更广,绩效评价金额为16个专项,9个部门整体。共计资金22524.84万元。形成部门在项目管理中“花钱必问效”的理念。三是管理水平有效提高。通过开展绩效评价,对财政支出的科学性、效益性、管理水平的评判,逐步建立和完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力地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对资金的核算与管理,改良资金使用管理方式,促进部门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不断提高理财水平。三、存在问题一是绩效意识不够强。部分预算单位对绩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依然存在着“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思想。二是绩效管理质量不高。预算绩效管理很多项目专业性强,技术复杂,但目前从事绩效管理的人大多是会计专业,更多的停留在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层面,缺少对政策和项目成本、产出、效益的深度分析和权威评价。三是项目送审制度有待规范。一年来,评审中心克服各种主客观困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有的项目评审时间紧,不能完全把握评审质量;个别送审资料不齐,有边审核边补充资料的情况,有待进一步规范项目送审制度;工程建设领域不太规范,勘察设计不到位致工程刚开工建设就进行变更等不合理情况发生;预算编制较粗,存在少算、漏项情况,这些情况都给评审带来不小难度。四、改进措施我们将加强相关方面的学习,以省市县财政工作部署及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目标为导向,及时、系统总结过去的工作成效和不足,广泛征求和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采取吸收别人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同时加强我单位干部职工的培训和学习交流,提高我单位干部职工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创新工作方法和方式,确保高效完成2023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突出项目重点,拓宽服务领域。我中心抓住民生工程项目投资规模不断加大,投资范围不断拓宽的契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环节的评审工作,把有限的评审力量放在刀刃上。不断健全评审制度,强化评审职能,提高评审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政府投资领域拓宽的需要。(二)持续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力度。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将申报绩效目标作为申报预算的前置条件,做到“同安排、同申报、同审核、同批复、同公开”,同时继续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绩效目标进行集中审核,按照“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匹配、财力约束”的总要求,通过定性审核和定量审核的方式,确保绩效目标审核的完整性、相关性、可行性和适当性。二是提升绩效评价质量。一方面持续发挥绩效评审委员会作用,探索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邀请专家,进一步扩充评审委员会成员,根据评审需求组成工作组,全方位开展绩效工作。另一方面健全绩效自评抽查和再评价机制,压实部门单位绩效自评责任。进一步突出绩效评价重点,特别要加强对重大民生支出的绩效评价,提升绩效评价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绩效管理实效。一方面继续督促单位公开绩效评价结果,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评价报告提出的建议,督促预算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联合局相关科室人员就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加强“财审联动”,主动加强与审计部门对接,使绩效财政与绩效审计形成合力,加强成果互用,共同推进财政资金安排和使用提质增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