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陕西省西咸新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陕西省西咸新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09 10:59
单位名称 陕西省西咸新区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西咸新区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和基金管理服务。西咸新区社会保险管理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的拟定和落实;参保登记,基数核定,基金征集与管理;待遇审核与发放,协议医疗机构管理与费用结算;基金财务管理;社会保险稽核与监督。
住所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泾大道沣安路创新大厦14楼
法定代表人 郭创成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0.63万元 97.3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西咸新区社保中心按照市人社局及市社保中心的各项工作部署,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区参保企业和人数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失业保险参保1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8.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二)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及时调整。按时调整了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金、工伤保险待遇、“八大员”等14个群体工龄补助标准。延续执行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按时足额向参保失业人员发放了各项失业保险待遇。(三)狠抓社保基金风险防控。严格执行“三个全面取消”规定,已全面取消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手工发放业务。根据省级、市级下发的疑点数据,开展了虚构劳动关系骗取失业保险待遇专项核查。全年修订完善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制度,开展了各类警示教育、社保知识培训等活动。社会效益情况(一)严格落实惠企利民社保政策。采取企业“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方式,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及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等政策。确保“该减的减到位”“该缓的缓到位”,用政策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的生产经营困难。(二)顺应形势优化社保服务体系。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线下政务窗口实现了综合柜员制、全区通办、即时即办的服务,线上通过短信一对一精准告知参保人员社保待遇申领方式,社保待遇实现“畅通领、安全办”。同时推进社保服务多元化,引入第三方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免费的社保代理服务。巩固社保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为缴费困难城乡居民进行财政代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构建三级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街镇、村(社区)协办员力量,组织开展社保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活动,实现老年人等特殊人员社保服务“即时办”“上门办”。城乡居民、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通过社保卡发放率进一步提高。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档次还不高,84.2%的参保人员仍然选择最低的缴费档次;二是长安、鄠邑及咸阳市秦都、渭城、泾阳等划转区县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未转移至我区,目前无法办理划转机关事业死亡人员个人账户一次性清退、跨统筹区转出等业务;三是被征地农民养老补助金目前由手工审核发放,实现系统化发放的步伐还需加快。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强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扩大社保覆盖范围。重点是摸清参保底数,精准推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参保及建筑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人员纳入相应社保制度体系,鼓励城乡居民早参保、多缴费。二是强化社保基金监管力度,加强经办内控管理。巩固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成果,综合运用日常检查稽核、信息共享筛查比对和疑点数据核查等方式,采取自查和互查等形式,对社保基金支出抽查复查率不低于10%。规范社保数据管理,持续开展“人人找风险”活动,紧盯关键环节和高风险业务,制定潜在风险点的整改措施,维护社保基金安全。三是强化社保经办服务,加强系统行风建设。开展工作人员岗位练兵,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落实个人权益信息查询打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事项“跨省通办”要求,在不断提高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社保服务智能化程度的基础上,改善传统服务方式,开展“代理办”“上门办”,延伸社保服务触角,打造社保便民服务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