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眉县> 眉县马家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眉县马家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09 10:25
单位名称 眉县马家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院前急救、巡回医疗等。
住所 眉县马家镇街西29号
法定代表人 汪强
开办资金 22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眉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1.91万元 148.8万元
网上名称 眉县马家镇卫生院.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以“以人为本”为方针,以改革、发展为重点,开展好医疗服务工作、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做好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工作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等。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医疗业务工作1.以病人为中心,提升服务质量。一切从病人的需求出发,进一步端正服务理念,改造优化诊疗布局流程,落实便民惠民措施,体现人文关怀,切实提高群众看病就医体验。2.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就诊环境。一是今年接收到韩红慈善基金会捐献的一辆大通牌救护车和15个家医巡诊包。二是自筹0.98万元,对我院监控系统统一升级。三是按县局统一安排开设发热诊室,为发热诊室增添价值20多万的设。四是花费8万元对中医馆老旧设备全部更新换代,持续加强中医馆建设。3.信息化建设成效逐步显现。利用建成的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病历和远程影像中心,积极开展远程会诊业务,全年共申请远程心电会诊55例。4.落实临床核心制度。对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转院转科等九个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鼓励职工积极考取职业证书,2022年,我院共计有2名职工考取了中级资格证。二是积极配合总院,完成新招录人员培训工作。2022年我院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招录到2名检验人员。三是选派我院两名医生前往宝鸡市中心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全脱产全科医师培训。一名妇产科医生前往宝鸡市中心医院开展三个月的妇产科学培训。6.紧抓基本药物制度。全年1至12月份全辖区共采购药品590917.96元。全年对药房进行了一次盘点,做到账物相符、心中有数。(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1.加强新冠知识的学习及培训。对全院职工和辖区乡医集中开展诊疗及防控指南的培训学习;并着重对院感、核酸采样、个人防护及环境消杀等进行多次培训指导。2.加强预检分诊设置。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开通三条通道,24小时值守,对每位入院人员按照要求扫两码、测体温询问旅居史,对不能出示行程码的人员,及时测温登记,签名确认,3.扎实摸排,做好外地返乡人员居家隔离及健康监测等工作。卫生院由专人负责,及时与常兴镇政府沟通,安排专人下乡入户做好居家隔离人员与健康监测人员核酸采样、解除等工作并建立台账。今年为止,我院共管理居家隔离1434人,健康监测人员1534人,现已全部解除管理。4.核酸采样工作。一是对我院预检分诊、检验科、口腔科、医废转运等重点岗位人员落实每两天一次核酸检测,其他部门人员每两周一次核酸检查;二是对新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实行单检和混检结合方法进行筛查,确保不漏一人。三是按照卫生局及常兴镇政府工作安排,及时对辖区重点人群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并积极参与全民核酸采样、送检、辖区41类重点人群采样、送检等工作。5.坚持卡口值守。按照上级工作安排,在西宝高速眉县收费站出入口检查站,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对过往车辆内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登记,对未能提供48小时核酸结果人员及时开展采样及送检工作。截止12月7日晚,我院圆满完成了卡点值守工作,为守护眉县大门做出了努力。6.疫苗接种。按照上级工作安排及时开展辖区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止12月底,3—17岁人员疫苗接种,第一剂共计101人次,第二剂共计223人次;18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第一剂共计354人次,第二剂共计430人次,第三剂共计4594人次,第四剂共计297人次。7.发热诊室建立。按照县局安排,12月12日,我院建立发热诊室,为更好的分流病人避免交叉感染,给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到目前为止,发热诊室共接诊病人362人,抗原阳性病人282人。发热诊室购进2台除颤仪、1台心电图机(12导)、20台脉氧夹、2台制氧机、2台空气消毒剂、2台排痰机等设备,方便了发热病人就医,健全了我院的就医环境。8.大力宣传。利用LED屏、展板、宣传横幅、宣传彩页等方式大力宣传防控知识,在卫生院、村卫生室门前及人员密集地方张贴宣传通告,利用微信群转发疫情防控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三)公共卫生工作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各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电子档案录入率均逐步提高。各村卫生室的电子档案完善率达到了99%以上。2.健康教育:2022年辖区共更换宣传栏66期、发放宣传资料50000余份、举办健康知识讲座34场次,达到服务频次要求。3.预防接种:各村卫生室均及时为辖区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了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常规疫苗接种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全面实施。疫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未发生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和预防接种事故。4.儿童健康管理:对新生儿按时进行家庭访视,及时发放儿童保健手册,积极进行健康指导。5.孕产妇健康管理。对孕产妇按要求进行健康管理服务,系统管理率100%,规规范管理率100%。6.老年人健康管理: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摸底建册3486人。7.慢性病健康管理:各村卫生室能够认真筛查,坚持首诊测量血压制度,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按月统计上报慢性病人数,并按时完成随访工作。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辖区内共有已经确诊146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146人,随访了146人次,分别对患者开展了体检和对家庭成员在精神卫生护理方面的指导。9.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全辖区无甲类传染病、突发传染病疫情和传染病漏报情况发生,所有传染病均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置。10.中医药健康管理:对辖区内65岁以上人群中医体质辨识3162人;对0-36月龄儿童进行中医调养指导等工作。11.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各村卫生室均能按统一部署和要求,摸清监督单位底数,建立卫生监督档案,并积极开展各种卫生计生监督协管项目宣传活动。12.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对辖区内前来就诊居民或患者能认真筛查及推介转诊,对已发病者能积极入户随访,并指导用药,做好结核病管理工作。在老年人体检过程中,为老年人免费进行PPD试验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按照县局安排指导,我院建设成了高标准、多功能的发热诊室,发热诊室配备一名执业医师及一名护士,配备除颤仪、心电监护仪、五分类血球仪、心电图机(12导)、制氧机、脉氧夹、排痰机、空气消毒机等,全面建成了集成诊疗、化验、急救等一体的科室。到目前为止,发热诊室共接诊病人362人,抗原阳性病人282人。方便了发热病人就医,健全了我院的就医环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医疗技术有待提高。要做到质量好、让群众满意、医疗技术是关键。长期以来,由于仅只能维持运转,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医疗技术难于提高。由于学科带头人缺乏,无特色科室,的基本需求。2.三基知识学习不够。基层工作人员较少,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注重形式,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活动载体,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把学习和工作很好的结合起来。(二)整改措施1.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利用率,确保医疗安全,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医疗质量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加大人才引进和现有人才培养力度。轮流派出我院骨干医师、护师、医技人员前往上级医院进行培训。四、2023年工作计划1.加大医疗设备投入力度,购进DR,一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确的辅助诊断,以便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二是拓展医院服务方式,不断提高医院的整体综合服务能力。3.加强公共卫生综合管理,完善重点人群基础数据,对整体签约服务工作统筹安排,实施分类、分组、分色管理,确保底数清楚、任务明确、服务到位。4.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定期组织职工开展文化活动,增进团结,增强单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号:43001071961032611C2201有效期限:自2022年9月29日至2026年9月28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