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研究院、铜川孙思邈中医药研究院)

铜川市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研究院、铜川孙思邈中医药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3-03-09 09:11
单位名称 铜川市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研究院、铜川孙思邈中医药研究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皮肤病专业、性传播疾病专业、传染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内科专业、外科专业、妇产科专业、儿科专业等16个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科、治未病专业,临床教学,研究和成果转化
住所 铜川市新区长虹北路26号
法定代表人 丁治国
开办资金 33098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282.57万元 21736.91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99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活动(一)夯实医疗主业,技术能力明显提升。2022年1-12南北院区门诊人次(不含核酸)25.73万人次,与2021年同比增长0.05%;南北院区出院人次1.74万人次,与2021年同比增长4.10%;南北院区手术量3746例,与2021年同比增长16.48%。南北院区医疗总收入2.12亿元,与2021年同比增长3.39%。门诊中药处方比例、门诊中药饮片比例、门诊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等国家绩效考核指标均明显提升。全院医师参加“三基三严”考试2次,参与率100%,通过率98%,开展分管领导带队,医疗管理部门督导检查晨交班、三级医师查房、病历书写等医疗核心工作,组织住院医师轮流开展住院医师病历汇报会,开展节假日医疗潜在风险排查6次,加强依法执业管理;护理服务持续优化,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100%,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比例85.35%,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8.7%。(二)加强科学管理,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严格实施“六维度”经济运行,持续优化经济运行核算方案,制定CMI难度专项绩效方案、院内制剂绩效核算方案等,落实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2022年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排名挺进“全国百强”,2022年医院牵头筹建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病专业委员会,开创了铜川市牵头全省专科发展的先河,确立了全省甲状腺病诊治领域的引领地位。(三)强化科研教学,科教体系不断完善。成功立项国家级(子课题)科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12项,市级课题16项,横向科研课题2项,累计资金达840万元。完成2023年度铜川市市级科研课题申报46项,获批成立陕西省高层次人才转化示范基地-铜川医疗人才基地和丁治国博士(后)工作站;聘任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程氏针灸”代表性传承人程凯教授与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张红教授为孙思邈研究院专家,开展孙思邈研究院专项培训系列活动5期;荣获陕西省人才项目1人,陕西省2022年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人;丁治国教授团队入选铜川市首个陕西省科技人才团队项目—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获批铜川市首个省级“双链融合”中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医院获批的3个院内中药制剂已开始投入临床使用,签订12项医疗机构制剂研发协议。(四)加大信息化支撑,助推互联网+中医。推动“互联网+中医”战略布局,通过了全国四级《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多渠道开通线上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检验、检查结果、住院信息等功能,启用了自助挂号机,开通了云医生,实现语音查房、疾病百科查询、医学指南云宝助手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患者就诊体验。投资52余万元购置更新了网络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国家信息化安全三级等保测达到2.0标准,并取得电子证书,进一步提高医院网络安全水平。(五)深化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引育培养。通过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劳务派遣招聘补充专业技术人员60余人,利用全职引进等方式引进户蕊、邢彦峰等高层次紧缺型人才,有效带动了医院专科专病建设;创新“博士生多基地联合培养模式”,打造了铜川市唯一一个全博士专家团队,先后引进博士6名,利用“鸿鹄计划”、“青苗计划”、“丹心计划”培养人才28名,选拔年轻干部7名,开展内设岗位人员轮岗4人次。(六)压实防控责任,防控措施执行到位。完善医院领导班子ABC岗位工作机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先后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24次,强化防疫培训,建立医学检验15人、核酸采集第一梯队、第二梯队276人,抽调70余人支援内蒙、新疆、西安、宝鸡等地市及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七)抓实党的建设,党委作用全面发挥。深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严格执行《党委会议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制定印发《党委工作要点》,签订《目标责任书》,修订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调整了支部设置,支部换届正在有序推进。制定印发了《关于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的通知》,确定医院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10件实事如期完成。(八)统筹基建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成功获批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涉及工程主要包括新建部分和改建部分,新建业务用房1万余平方米,改建业务用房7000余平方,总投资约1.69亿元,截止目前,改建部分完成3000平方米,新建部分已完成室外500KV箱变改造、锅炉设备安装及制氧中心建设、室外管网改造、土方工程、基坑支护,主楼区域已完成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施工,项目完成投资超过1亿元。(九)鼓足干事劲头,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创新践行“第一村医”健康扶贫模式,先后派出2批8人担任“第一村医”,深入乡镇卫生院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摸排贫困户,建立健康档案,受到当地群众高度评价。全面落实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为建档立卡1471人次报销费用419万余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南北院区医疗总收入2.12亿元,医院获批的3个院内中药制剂已开始投入临床使用,签订12项医疗机构制剂研发协议。互联网医院销售药品4859剂,线上访问2.5万人次,药品销售覆盖20多个省、直辖市。三、存在的问题一是中医品牌建设还不突出,专科优势还不明显,学科带头人引进力度还不大。二是科教工作创新举措不多,真钻细研的氛围还不够浓。三是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进还不够快;四是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还未得到完全释放。四、改进措施以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体制为根本,以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为导向,以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为载体,以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医院经济运行、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重点工作为抓手,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打造医疗特色鲜明、中医优势明显、医教研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奋力开启校地合作新征程。五、2023年度工作计划强化科学管理,充分发挥管理效能,突出特色引领,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医疗水平全面提升,完善科教体系,激活科技创新动力。加强人才引育,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基础建设,提供发展空间支撑。加速信息化升级,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建设平安医院,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提升职工凝聚力。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发挥党委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525133561020212A2101有效期:自2018年03月19日至2023年03月18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