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绥德县> 绥德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

绥德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3-03-09 09:10
单位名称 绥德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商务、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反垄断、物价、盐业、商标、专利、粮食流通等领域执法职责。
住所 绥德县名州镇滨河路6号
法定代表人 贾永针
开办资金 2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绥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万元 60万元
网上名称 绥德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4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变更开办资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1.食品安全监管成效明显。一是以“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为总抓手,结合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重点节日,“两会”、中高考等重点时段及省十七运会等重大活动,先后开展了成品粮油市场、春秋季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特殊食品专区专柜经营提升行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病媒生物防制等专项行动,并完成县人大会议、两会期间和其他各类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全年开展各类专项行动12次,累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流通、经营户2600余家次,发现各类风险隐患280余个,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组织执法人员对蔬菜瓜果、米面粮油等农副产品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并持续加强餐饮具清洗消毒记录、抽样、留样、食品采购渠道、进销货台账等环节的精准监管,全年完成餐饮食材监督抽检518批次,其中农产品235批次,不合格7批,不合格率3%,食品283批次,不合格4批,不合格率1.5%,对抽检不合格产品均已要求下架处理;三是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开展了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进校园、企业、社区宣传食品安全,发放宣传页2000余份;四是按照县食安委《关于建立健全绥德县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实施方案》,完成ABCD分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单位)1542家,乡、村两级领导干部包保人员达129人;五是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根据“外方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的疫情防控策略,进一步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经营环节“三专”、“三证”、“四不得”政策落实工作,全年共开展涉疫食品排查21次,排查生产经营单位300余户次。2.药械化安全监管有力有效。一是深入开展药品安全、医疗器械、化妆品专项检查,严查违法、严控风险,持续深化“药品安全放心工程”行动,对辖区内所有药店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加大药品零售企业GSP跟踪检查力度,开展了中药饮片专项检查,对辖区内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市场流通销售进行了调查摸底,对辖区内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县医院、同心医院、明德医院、和谐医院、辛店卫生院6家大型医疗机构进行了专项检查,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0份;二是加强涉疫药械监管,强化零售药店“四类”药品管理,重点对抗病毒类药品、感冒退烧药等疫情防控相关药品,体温计、口罩等医疗器械防护用品进行检查,通过药品经营企业发各种公告300余条,有力的维护了疫情期间药品经营市场的稳定;三是积极开展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联丰广场开展了“关注儿童用妆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儿童安全用妆宣传册500余份。3.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安全有序。借力“三年行动”以及各类专项行动,持续保持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平稳可控。一是推进专项整治,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商业区集中宣讲安全生产知识,督促市场主体切实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二是强化隐患排查,以商超、宾馆、养老机构、城区燃气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为重点,对电梯、锅炉、气瓶、压力容器及起重机械等重点场所重点特种设备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对现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检查,督促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根据要求配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三是深化专项检查,先后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特种设备超期未检、锅炉安全和节能环保、移动式快开门式压力容器隐患排查、“黑气瓶”整治巩固提升行动、电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中秋国庆”期间等特种设备安全综合检查等专项行动7次,全年累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1家,充装站1家,特种设备维保单位3家,累计检查各类电梯340余台,因安全隐患责令停止运行3台,发现一般隐患35处,现场立整立改隐患10处,现场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25份,已全部整改到位,共处理投诉举报68起,立案处罚2起,结案2起,共处罚款2万元整,没收违法所得195元。4.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稳步提升。聚焦工业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和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加强质量品牌培育,推动质量强县成果转化,开展了各项质量专项检查。一是配合局质量股抽检防疫产品15个批次,开展了防疫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监管突出非医用口罩、液体洗涤剂、洗衣粉、皂类、卫生纸、湿巾等日常防疫用品,并对相关商场、超市、便利店进行了监督检查,共检查经营商户41家次;二是开展了2022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对钢筋、水泥、电线电缆、化肥、燃气具、消防器材、电动车等重点工业产品进行了监督检查,累计检查生产销售企业42家,电动车经销商27家,消防设施145家,燃气器具39家,电线电缆37家,责令整改50家;三是开展了取供水设备产品质量专项检查工作,对水泵、输水管、法兰、阀门等产品进行了监督检查,累计检查生产销售企业46家;四是开展了学校课业簿册产品质量专项检查,对书店、文体商店、商场、超市销售的中小学生课本簿册产品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生产销售企业16家次;五是开展宾馆酒店自建房安全专项摸排工作,累计完成摸排宾馆酒店17家,无一家属自建房屋,均无安全隐患。5.加强各类专项整治执法。一是扎实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以“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领域为重点,严厉打击食用油掺杂掺假,声称减肥、壮阳等食品非法添加,油品质量违法和加油站计量作弊,“神医”“神药”等虚假违法广告,医疗美容领域虚假宣传,翻新“黑气瓶”和劣质燃气具,超期未检电梯,面向未成年人开展“无底线营销”,公用企业乱收费,粮食购销领域及民生领域计量违法,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肉类制品、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等13类违法行为,共查处违法案件9件,罚没款总额95380元。二是全力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检查食品、保健品涉老行业市场主体数量200余家,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改善营商环境,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利用微信平台发布各类监管宣传信息32篇次。共受理投诉267件,调处率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7.8万元。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消费维权意识。(二)围绕民生安全底线,持续加强市场监管。坚持以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提高执法效能,确保各项监管职能履行到位,确保了全县农资市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质量等方面无责任事故。截至目前为止,共立案6起,结案5起,出动执法人员出动执法人员9752人次,累计监督检查大型超市72家次,小超市769家,水产、肉食门市168家次,大型餐饮64家次,加工小作坊560家,学校食堂72家次,食品生产企业53家,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1705份,责令整改136家,下架问题产品2680个,没收不合格产品60余公斤,过期化妆品20余瓶(袋),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267件,共处罚没款9.54万元。三、存在的问题一是监管力量缺乏。现有的经费保障、培训学习、人员配备、装备水平等与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执法队伍任务重,压力大。二是干部履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商务、工商、质检、物价、粮食流通领域的执法相对薄弱,需要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三是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难以承担日益增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任。四是全面从严治党、机关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四、改进措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质量提升,严守安全底线,努力开创新时代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一是抓好党风廉政工作,进一步优化执法队伍,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二是努力增强执法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执法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主体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大队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全面推行“智慧化+信用化+网格化”监管,坚守安全底线,立足完善提升,努力营造宽松便捷、公平竞争、安全放心、开放共享的优良市场环境。一是守牢“四大安全”底线。严格落实“三品一特”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领域安全保障。二是强化市场秩序维护管控。三是完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四是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新的征程上,绥德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站稳群众立场,把保障市场安全作为第一目标,把高质量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动对标,咬定目标,找准坐标,持续深化改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