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平县目标责任考核委员会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目标责任考核,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目标责任考核组织、实施及督查。 | |
住所 | 富平县委办公楼六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敏 | |
开办资金 | 18.3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中共富平县委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51万元 | 14.0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平县目标责任考核委员会办公室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扎实做好市对县考核工作。一是坚持每周对上衔接沟通,争取市对县考核加分3项、2.6分,位居全市前列;二是周密安排部署民意调查工作,狠抓宣传引导,市对县民调综合满意度位居全市第一,助力2021年度市对县考核取得“优秀”等次;三是认真做好市管县处级领导干部2021年度考核相关工作,争取县处级领导干部优秀名额15名,申报三等功4名。(二)科学评定县内考核结果。按照科学公正、严谨规范的原则,综合各方面考核情况,汇总年终考核组考核结果、业务主管部门单项考核结果、“一票否决”、综合加减分意见,结合市对县考核结果,形成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结果,经考委会审议后,印发考核结果和表彰决定,并对48家单位优秀单位进行表彰奖励。严格按照领导班子和科级领导干部评定原则和程序,顺利完成73家领导班子和806名科级领导干部考核评定工作。(三)优化完善考核制度体系。按照“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共性指标任务、负面清单指标、创新创优指标”四大部分,科学设置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框架,合理优化分值权重,明确工作重心,增强考核精准性。研究制定《富平县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实施办法》《2022年度目标责任平时考核办法》《富平县作风建设专项考核实施细则》,继续落实县级领导包联包抓机制,夯实县级领导和责任单位职责,为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四)强化考核过程管理。坚持“考在日常、抓在平常”的考核工作思路,对滞后指标下发预警函7期13份,对相关责任单位下发市考指标完成提醒函26份,扎实开展“十项重点工作”季度考核、目标任务半年考核工作,深入49家单位进行实地督查调研,精心组织召开市考重点指标协调会、推进会,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五)切实加大激励树立正确导向。切实加大“三项机制”运用力度,2021年度,对11家单位、32名科级领导干部按照直评条款直接评优,对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的48家单位,在大会上进行通报表彰、颁发奖牌,兑现年度考核奖金1793万元、鼓励激励奖金191万元,有效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形成了担当作为、奋勇争先鲜明导向。二、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一是通过考核手段,推动全县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考核工作既与中省市政策要求紧密联系,又与全县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实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做到与全县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二是坚持“人事同考”基本原则,树立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按照目标定准定实、实绩考准考实、结果用准用实的“三准三实”原则,推动了全县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同时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提供基本参考。三是坚持将争取中省表彰奖励作为争取考核加分、拉大考核差距、实现争先进位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大“三项机制”奖励力度,有效激发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追赶超越、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在市对县考核中连年稳居全市前列,为全县争先进位奠定了坚实基础。争取市对县考核加分稳居全市前列,民调综合满意度连续2年位居全市第一,连续7年在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三、存在问题一是指标设置标准不高。在个性指标设置中,主要采取自主申报的方式进行,但在指标申报中还存在标准不高、门槛过低、指标完成挑战性不强等问题,导致在推动工作时动力不足。二是指标设置不够精准。一些指标涉及多家责任单位,但非指标主责主业单位因只承担少许配合工作任务,在指标推进中作用发挥不明显,导致该指标不能准确反映单位工作实绩实效。三是指标设置量化不够。一些指标设置时,对具体任务未进行进一步的细化量化,指标内容过于宽泛,评判标准难以把控。改进措施一是科学定标。按照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原则,重点围绕市考主要经济指标、“十项重点工作”、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以及全县年度重点工作等内容,增设平时考核指标,量化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并全面提高平时考核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的权重占比,引导各单位精准发力、推动落实。二是健全机制。坚持将制度建设放在首位,继续推行主要经济指标、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县级领导包联、责任单位包抓制度,实行月分析、季调度、综合研判、跟踪督办机制,积极倡导一线工作法、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并对“挂图作战”等现行举措进行全面梳理,形成系统化推进、贯穿式执行的工作新机制,进一步细化流程、规范操作,提高考核工作水平,增强考核“底气”。三是精细管理。实行指标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分类别监测工作机制,建立指标管理台账,按月(季)制定工作计划,逐项夯实领导责任,明确完成节点和时限,加强跟踪监测、服务指导、整改落实等日常管理,对问题指标、滞后指标及时预警提醒、重点督办,全力推动指标完成。同时,坚持考核触角下移,主动介入职能部门单项业务考核,严格评价办法、规范评价行为、补齐工作薄弱,维护考核权威公正。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做好市对县考核。一是持续加强与市考核办的衔接沟通,提前做好2022年度市对县年终考核迎检准备工作,为我县在年终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打好基础;二是认真梳理汇总我县在2022年度取得的省级及以上表彰奖励,积极争取市对县考核加分;三是督促指导全县各镇(街道)、各部门继续完善民调宣传资料,做足宣传准备,按照市考核办统一口令,全方位、无死角地开展全县民调宣传引导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确保我县民调满意度继续维持在全市第一位。(二)完善考核制度体系。修订2023年度考核指标框架,优化考核类别设置,加强难度系数运用,修订《富平县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实施办法》,根据新变化新要求,适时制定完善相关考核机制。(三)科学下达考核指标。突出市考指标、县委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市县级重点项目、双十工程等重点工作的分解落实,加大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特色、亮点工作、高质量发展工作的考核力度,并结合各单位职责,科学下达年度考核指标。(四)强化考核过程管理。一是深化考核管理系统应用。逐条落实责任领导及完成时限、进度要求,坚持每月收集汇总、分析研判、提醒督办等工作流程,强化“五色”预警,强化监管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主要经济指标跟踪监测,针对市考月度、季度通报指标,及时下发提醒函,督促各责任部门抓好整改落实。三是规范平时考核评价打分。督促指导业务主管部门,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明确评打分标准,提升单项业务平时考核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五)加大“三项机制”表彰奖励。根据考核工作规定、“三项机制”等制度,及时提出奖惩意见,严格执行奖惩政策,积极推进鼓励激励力度,及时兑现奖励奖金,充分发挥考核对发展的激励助推作用。(六)扎实开展2023年民调工作。一是联合各镇(街道)、各责任部门提前谋划,研究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宣传视频、电子宣传资料、宣传彩页、各种定制小礼品等,不断创新宣传引导方式和方法,常态化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在全县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根据2022年度民意调查结果,及时组织召开民意调查动员会、培训会、推进会等,并向相关责任单位印发反馈函,结合民意调查反馈问题和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督促各相关单位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抓好整改,确保市对县民意调查满意度进一步攀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度无投诉情况、无绩效和受奖惩情况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2年度无接受捐赠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