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千阳县图书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图书收藏、借阅和全县文物收藏、开发、保护等工作。 | |
住所 | 千阳县人民路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新刚 | |
开办资金 | 49.3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千阳县文化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34万元 | 56.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千阳县图书馆.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单位章程情况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疫情防控有条不絮。在疫情防控期间我馆高度重视读者借阅保障服务,组建专班,全天候、不间断做好馆内和包抓家属院消毒消杀和人员防护工作,坚持“逢人必测、逢进必查”的原则,安排专人检测体温,扫码实名登记,同时,利用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相继推出了“防疫宣传活动”、喜马拉雅听书、“读”家推荐、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科普书虫“吃书”打卡活动、千图之声、视频制作大赛、线上公益讲座等丰富线上阅读互动活动,得到了读者一致好评。二是免费开放提质增效。强化免费服务意识,保证免费开放时间,实现节假日、夏日错时和延时开放,免费开放时间每周均达到60小时以上,免费开放服务22.2万人次,免费开放项目增加至26项。年内新购图书数字资源40TB、纸质图书27000余册,报刊杂志120余种,其中8个分馆共补充图书2000余册,72个村(社区)服务点和馆外借阅点共补充图书7800余册,开展“你看书我买单”上门送书服务,累计为读者配送书籍1587本。同时,为各分馆(服务点)配备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陕西省公共文化数字云等数字资源,提高了馆藏质量和数量,优化了馆藏资源结构,满足了广大读者阅读需求。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十分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较好地发挥了教育群众、传播知识、凝聚人心的文化阵地作用。三是节庆活动主题鲜明。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在春节前开展图书流动服务基层行、书写春联、春节诗词朗读会等系列活动。在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奋进新征程˙阅读再出发”系列文化活动、“劳动礼赞˙书香相伴”诗词朗诵会、手工艺制作、主题好书推荐、敬老爱老推荐、优秀影片放映等以节日为主题的活动76场次。同时,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了9.28陕西省阅读文化节系列活动,通过主题鲜明的节庆阅读推广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读者心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我馆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继承创新、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四是假日活动形式多样。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服务平台为依托,充分发挥县镇村图书馆(分馆、服务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阅读推广主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了“魅力书香˙滋润童年”暑期红色经典讲读系列活动,内容包括亲子手工制作、讲读知识绘本国学经典、宣讲红色革命故事、朗诵红色诗词等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知识储备量。每周末举办了“青春礼赞˙强国有我”读书分享会活动,内容包括道德知识讲堂、学习学法用法讲座、科普知识问答竞赛,读者通过唱道德新风歌曲、朗诵演讲红色经典文章、诗词,观看传统文化短片等形式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爱党爱国精神,树立强国有我信念,感悟红色信仰伟力。五是大赛活动参与广泛。精心组织参与省市各类阅读推广大赛活动,参与了由陕西省图书馆“跟着诗词游三秦”短视频征集、第二季“三秦最美领读人”、“阅˙读”摄影作品等大赛活动。组织参加了宝鸡市图书馆举办的2022年暑期征文大赛,组织全县500多人参加了首届“声动阅读”朗诵大赛千阳分赛区活动。组织开展了春节虎年短视频征集大赛和书香千阳朗读大赛第一季,通过各类大赛活动的开展,使图书借阅的读者迅速增加,读者的文化素养明显提高,全民阅读的氛围更加浓厚。六是志愿活动引领风尚。以总分馆阵地为依托,不断满足基层群众读书看报需求,组织图书馆“小蜜蜂”、“向日葵”两支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图书流动服务、法制宣传月、4.23世界读书日、5.29日世界无烟日、5.12防灾˙减灾安全宣传、保密宣传、4.15全民国家教育日法治、全民健身启动仪式˙乡村旅游启动仪式、全国科普日集中宣传示范活动、非遗购物节、反邪教˙平安建设、助学助贫基层行等活动,丰富而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活动,使城乡群众享受公共文化的权益更加均等,得到了更充分、更切实的保障,增强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新馆建设迈向全市前列。投资800万元,对县图书馆新馆进行了内部装修,使用面积3800平方米,免费服务区域由原来的14个增加到26个,阅读坐席达到650个,实现了书籍借还自助化、城市书房智能化、读者识别智慧化、数据分析系统化、读者借阅多样化。二是镇村借阅网络建设均衡。全县7镇68个村(社区)统一规范了镇村(社区)图书部室、制度标识、书籍配备、设施功能、服务标准、免费开放,使基层文化阵地实现了“六统一”,镇村实现了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图书管理员、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云、共享工程数字投影仪等“六个”全覆盖。三是新型文化空间布局合理。着眼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创新发展,大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按照“一空间一特色、一空间一重点”的要求,建设了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千阳富强花园、望鲁台景区、闫家村刺绣园、拐弯空间、名典咖啡、古棠斋等新型文化阅读空间16个,形成了以县镇村公共图书服务网络为重点,新型文化空间为补充的县域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格局。四是培训培养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今年按照省市安排开展线上业务、法律、智慧图书馆、礼仪等培训班21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组织全县三级图书管理员参加省市县各类图书馆业务培训7次,60多人次。通过培训培养使基层管理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使大家更加爱岗敬业,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了坚守图书管理岗位、实现全民阅读梦想的信心和决心。五是以评促建夯实服务基础。紧扣第七次评估指标体系,坚持以构建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目标,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对照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开展全员培训、指标讨论、指标解读、资料整建、设施完善、服务提升等实现了评估验收资料证据链的完整性和公共图书馆服务设施改造提升,通过自查评估,使我馆的服务效能、业务能力、保障条件、群众满意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效能提升的目的。六是珍贵文献物件征集成效显著。面向全县各单位及个人征集政治、经济、文化、法规、科技、人文地理、史志、史料、年鉴(机密除外)等资料及涉及我县人、事、物主题的公开出版物和内部出版物(含电子读物、音像制品、机读资料、照片)、单位宣传手册、办事指南以及其它便民资料等7类550余册。接受各兄弟馆、培训机构、个人捐赠图书、剪纸、音像制品共计4类680余册(件)。结合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项目,征集民国、红色等珍贵文献及物件400多件(个),进一步丰富了馆藏、充实了地方文献种类。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步工作打算(一)存在问题:1.工作经费不足。单位承担的工作职责多,工作量大,项目开支大,单位经费一直处于赤资状态,各项日常工作的开展受限。2.人手不足。工作任务大,人员不足,目前单位在岗只有4人,不能满足业务需求。(二)改进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对局下达的工作任务,及时分解,责任到人,量化评议,年终考核。二是强化内部管理。倡导“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把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落到实处,保持全站职工队伍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有效提升;三是强化工作创新。联系工作实际,在林业宣传、技术培训、指导、推广等方面要出新招、见实效,营造“比、干、追、超”的工作氛围,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和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推进全站工作再上新台阶。(三)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完成新馆建设。按照局党组要求和安排,奋力做好新馆建设搬迁工作。二是抓好创建创新。扎实做好第七次全国县级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争创国家二级图书馆。三是提升免费开放。强化免费服务意识,保证免费开放时间,增加免费开放项目。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和宣传工作。五是加大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力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12月被宝鸡市图书馆学会授予“2022年度图书馆学会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