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西咸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西咸新区内公共就业、人才公共服务等工作;受委托承担西咸新区内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不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保险基金管理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人才大厦507室 | |
法定代表人 | 赵宏庆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上级补助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1.63万元 | 14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按照要求,现就西咸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2022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是办理“零”门槛+“零”跑路,公共服务窗口平台运行良好。依托政务服务网推出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新增、转入、转出等业务“指尖办”,打通了全程网办“堵点”,实现业务“零跑路”。全年共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业务共15248件,其中养老保险缴费13500人,养老退休(死亡退费)51人;医疗保险缴费1520人,停保退费156人,医疗退休21人。办理流动人员档案业务共4500件,其中:接收2730人,转出755人,开具以档案为依托的各类服务及开具证明材料共260份,开具档案商调函810份。二是全方位做好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落实落细1311就业跟踪帮扶。新区目前已登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522人,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人员就业帮扶率90%以上。围绕高校毕业生,组织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3场,开发征集就业见习岗位2875个,组织参加就业见习1005人,对目前登记在库的7273失业人员,利用失业人员动态管理跟踪系统,对未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一对一帮扶,按照一人一策实施精准帮扶,提供岗位推荐,培训信息和职业指导,目前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476人。积极对接高校开展了延安大学、陕西省师范大学等“访企拓岗促就业”西咸行活动,组织8所高校开展“书记西咸百企行”,邀请20余所职业院校就业处长调研西咸新区,通过活动使高校毕业生了解西咸、认识西咸、留在西咸。三是加快产业园西咸园区建设推动人才集聚发展。全年完成中国西安人力资源产业园主园区一层公共服务区域人才服务中心装修并投入使用;今日人才、上海外服等4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已入驻产业园,吸引市场化服务机构17家入驻展示,同时正在对接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省内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商谈入驻事宜。四是加快各项就创业政策兑现,促进稳岗扩就业。审核发放一次性用工补助85家企业、64.75万元,向639名创业者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19.5万元。为创业实体和小微企业完成贷款发放376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7.43%,贷款回收率达到100%。落实“新区稳经济保增长23条政策”中2条保就业“免申即享”措施,为104家企业、9573人发放一次性稳就业补贴478.65万元;为37家企业、251人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50.2万元。二、社会效益情况2022年全年累计营收达到产业园营业收入约20.65亿元(含代收代付),税收约4510万元,服务人才16.13万人次,服务用人单位1523家次,帮扶就业和流动人数7.85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66万个,引进高层次人才4人。在2022中国人力资源先锋评选活动中,产业园荣膺第一资源2022人力资源服务先锋产业园,已连续六年“榜上有名”,园区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主要存在目前来参观学习调研的活动较多,迎检工作力量及工作经费紧张,对企业和人才服务力量还不足。下一步我们中心将进一步优化人员分工,充实工作人员力量,确保职责、人员和经费到位,全面提升产业园招商引资和运管管理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平台建设促就业,实现公共就业服务更优化。一是加强平台建设,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秦创原就业创业广场、西咸新区零工市场建设,优化提升西咸新区人才市场功能作用,提升服务促就业。以秦创原企业及项目为着力点,开展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群体促就业活动。通过举办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季、人才夜市、秦创原企业行等专项活动促就业,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二是持续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就业技能促就业。增强培训工作针对性,开展职业培训需求摸底,结合疫情防控要求,组织开展重点群体职业培训工作,落实各项培训补贴,用好就业专项资金,提升重点群体就业技能促就业,加强对重点就业群体监测回访,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服务。三是优化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优化完善新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新区、新城、街道三级联动的就业服务“网”,通过多点发力、扩容就业蓄水池的“全链条”就创业服务,惠及企业和群众。四是主动对接落实各项就创业补贴政策。通过系统数据比对、入企政策宣传,主动筛查符合条件企业,引导申报享受就创业补贴政策。(二)加大管理力度、实现派遣制员工管理更精细。加强与用工单位沟通,做好派遣制员工考勤、用工等监测工作,加强派遣制员工日常精细化管理。严格监测劳务费拨付及使用进度,精准预判劳务费预警机制,切实保证劳务费资金平衡。(三)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实现业务服务标准化。一是紧扣管理制度化、流程标准化、服务精细化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人才公共服务窗口规范化建设。编制《西咸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人才公共服务管理手册》,形成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的业务规范。二是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持续做好“周末预约办”、“早晚弹性办”,设置“党员示范岗”,加强对大厅设备、纪律作风、疫情防控等情况进行巡查,规范品牌服务窗口形象。三是加强档案数字化管理。计划依托“西安市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启动流动人员档案数字化工作。初步对中心3000份重点档案进行整理、装订及数字化扫描等工作,为全面实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实现档案信息服务“一网、一门、一次”办理打好基础。(四)高标准建设产业园主园区,打造人力资源服务品牌。一是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做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以秦创原创新驱动为指引,积极创新人力资源行业服务产品,将传统的招聘、派遣、代理等初级服务向管理咨询、教育培训、职能外包、猎聘服务等中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方向升级。二是做好人力资源综合服务。统筹做好人力资源服务功能建设及相关人才交流、人才成果展示活动,以“安居乐业”为核心,一站式做好人才服务工作。通过开展人才汇活动、论坛峰会、人力资源服务业推介会等各类活动,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建设。三是做好人力资源服务监管及培育。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持续推进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告知承诺制,实施优质企业培育计划,鼓励和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集聚优势资源,打造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四是探索做好国际化人才服务水平。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秦创原人才大市场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才交流活动,搭建外籍人才综合服务平台,营造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