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石光银治沙实践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训党员干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打造生态文明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坚持开放办学、特色办学,打造集中对外宣传、弘扬治沙精神的重要平台和党性教育基地。 | |
住所 | 定边县定边街道办十里沙村石光银治沙有限公司西旁 | |
法定代表人 | 曹臻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中共定边县委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9.25万元 | 206.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认真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再行条例实施细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本年度对单位名称进行了变更登记。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工作情况日常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日常考勤、上下传达、文件起草、文档收发、材料收集、考核上报、参观考察、展馆接待、安全监督、评优晋级等工作;健全中心管理机制,变更相关文化标识,实现制度管人、文化育人功能。同时,完成了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复审工作;完成了关于开展革命历史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项核查的自查工作;争取了陕西省市级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申报工作;争取了市级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申报工作;争取了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申报工作。(二)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年初工作安排,拟定教研活动、教师管理、现场教学管理、师资外出培训等各项教学科研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要求,精确岗位人员分工,细化工作任务,规范工作流程,严把教务培训全过程;围绕绿色生态课题,打造“定边治沙精神”、“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三战狼窝沙”等专题、现场教学课程;组织讲课评课,积极培养专职教师、年轻教师在专技能力、班务管理、班务保障等方面有了较好的锻炼和提升;创新培训学习,组织学员开展了“高效工作的必备因素、现场打盐、学员拓展训练”等丰富培训内容,增加培训的实效性和趣味性。一年来,共计完成主体培训班次3期。完成对外培训班次2期;与政府办对接,举办宝应县新一批三支人员赴定边岗前培训1期26人。完成内部师资培训班1期。(三)文化建设工作中心工作稍有停滞,但展馆参观接待持续不断,文化建设及宣传工作持续推进,2022年初完成了从学院到中心的字样更替工作;完成了中心院落文化布展,将生态文明思想与定边治沙精神有机结合;完成了中心大门口、院落内共26块展板的内容更新及更换工作。将建设重心放在展馆内外文化建设方面,根据市县有关领导的安排,完成了展馆内照片墙体的重新布展;展馆内老旧电子设备的基本运行维护;展馆外广告大牌的内容更新更换;展馆标识及花坛、花卉的布置;争取部里支持,提供宣传展板35块。展馆接待工作展馆是宣传定边“治沙精神”和对外接待的主要窗口,2022年在不断探索展馆管理的基础上,新发展讲解人员2名。同时,拟定了展馆日常工作管理(试行)办法,规范工作人员岗位,提升讲解人员形象,确保各级各类接待工作有序进行,截止2022年12月份,共接待中央、省、市、县参观者360批次,约8900人余次。中心党建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组织召开党支部会及党员活动日,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水平,开展党内组织活动,增强党组织活力,凝聚力,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完成党员组织关系转隶工作和党员承诺书的签订,严格党费收缴工作,落实党务公开;建全组织生活制度,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激发上进心。完成在职党员、干部“双报到”登记,认领服务项目和岗位,深入社区、隔离酒店开展防疫工作,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和责任担当。后勤运行保障积极探索中心和公司的融合发展,确保中心后勤工作保障到位。争取25万运行经费,解决运行经费不足的问题,解决展馆卫生间吊顶隔板改造、绿地浇水、接待室防水、设备维护等问题。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创新教育模式,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培训为基础,全年培训423人次,以乡村振兴为主题,提升了乡镇干部的理论实践水平,为定边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宣传绿色发展,弘扬定边“治沙精神”。以展馆为载体,全年累计接待参观者360批次,约8900人余次,为弘扬定边治沙精神提供了有利保障。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人员不够。编制11人,原本有8人,现1人考入市级事业单位辞职,1人考上公务员辞职。目前编制内除了4个领导只剩2名工作人员,导致各项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二)工作人员不稳。受机构改革、反复更名等诸多因素影响,单位体制机制、工资划转、社保缴纳、工会成立、支委建设都无法正常运转,人心不稳,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三)基础设施薄弱。中心将于党校毗邻,基础设施薄弱,教学功能部室不全,原改造遗留问题多成了不争的事实,影响中心的长远建设。(四)财政预算不足。展馆划转中心后争取不到单独的财政预算,表面上看展馆接待无非就是讲解人员讲解的过程,事实上,展馆正常情况下,年接待量20000人次左右,不乏省市层面的大型接待。展馆的正常设备维护、办公、宣传、花卉养护均为日常工作,全凭中心支付,中心费用压力大。四、整改措施(一)通过招聘、调入等方式补齐空余编制。(二)尽快完善更名手续,完成工资划转、社保缴纳等工作,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成立工会。(三)积极争取资金完善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五、2023年下一步工作计划抓好教育培训一是完成主体培训班次15期。二是承办外训班次13期。通过课程研发、设施改善,不断提升中心服务水平,由中心与公司积极对接各级各类单位,争取承接对外培训班次13期。三是理论送教下乡10次。对接社区、村委进行理论送教下乡10次。规范教务教学一是规划中心课程体系。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基础理论课程。第二,现场教学课程。第三,拓展训练课程。第四,文娱活动课程。二是推进“双库”系统建设。即师资库和课题库。三是研磨精品理论课程。围绕中心课程体系,重点研究开发打造绿色生态课程,积极打磨精品理论课程,提升教学水平。注重科研咨政一是科研立项破题。二是调研资政出彩。三是科研成果转化。精细日常管理一是明确岗位细化分工。二是加强日常考勤考核。三是规范常规工作流程。加强队伍建设一是补充编制内岗位人员。从单位编制和需用人情况来看,急需补齐5名编制名额。二是重点建设师资队伍。加快制度建设一是完善职工基本保障。加快单位更名工作,完善更名手续,规范在职人员社保缴纳、工资转移、工青妇及支委会建设。二是健全中心基本制度。在单位进一步稳定的基础上,结合新的职能定位及发展方向衡量单位基本工作制度,确保有制度可依,拿制度管人。三是探索长远建设途径。推进文化建设一是加快文化硬件建设。二是集聚文化软实力。三是突出日常工作宣传。(八)夯实基础建设一是争取绿化改造项目。二是争取治沙新馆建设。三是完成展馆场地划转。(九)优化展馆服务一是加强现有阵地建设。二是规范讲解员服务管理。三是创新展馆推广形式。(十)做好后勤保障一是优化后勤服务人员。二是做好岗前服务培训。三是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十一)抓牢安全稳定一是加强基础设施使用与管理。二是保障培训期间的学员安全。三是注重饮食卫生安全。(十二)创新党的建设一是强化支部组织建设。二是突出政治思想建设。三是打造中心党建品牌。四是规范党员组织活动。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