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平县> 中共富平县委党史研究中心

中共富平县委党史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07 17:04
单位名称 中共富平县委党史研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征集、整理、编纂县级组织重要党史资料,做好县级组织工作大事记记载。
住所 富平县莲湖大街52号
法定代表人 聂芳芳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富平县委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2万元 3.45万元
网上名称 党史研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发挥资源优势,深耕党史“责任田”。编撰富平党员干部学习教育读本。从习仲勋同志一生中重要文稿、讲话和谈话中,分党建工作、法治建设、群众工作、信访工作、统一战线、工作作风等9个专题,整理和归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进行编撰。目前,《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初稿已形成。《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富平县组织史(第五卷)》有序进展。84个单位资料征集工作已完成,16个镇(街道)、县委序列27个单位已完成统稿。目前,正在抓紧修改中。完成《三秦建设地标》富平相关主题内容征集。与组织、宣传、档案、文旅、民政、农业、水利等部门积极沟通协作,目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阿宫腔、水利灌溉、奶山羊图文资料征集已收集完成。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迎接二十大”征文活动。对征集到的46篇稿件,通过专业评审,组织召开理论研讨会,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奖励,并推送至中省市主流媒体平台。完成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申报工作。对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历史事件活动经过及历史价值、纪念地场馆建设、发挥育人功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在全省党史宣传教育工作暨党史教育基地建设推进会上,我县庄里镇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纪念地获评“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完成富闽友谊展馆布展。会同组织部、教育局、商务局、文旅局,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调研走访、现场拍摄素材,做好富闽友谊展馆《东西协作促发展富闽携手谱新篇》布展相关工作。做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以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纪念地为基础,以打造“红色永安、奋进永安、幸福永安”为目标,以提升“两地一长廊”为载体,盘活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摸清现状,从基层组织建设、传承红色文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善治理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配合分步抓好实施。二是倾力宣传宣教,打造学用“主阵地”。整合力量,组建队伍。富平县充分利用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把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作为干部入职、青年入党、学生入学的第一课,从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县委党校、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单位,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深的骨干力量,组建“红色基因·薪火传承”宣讲团,开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六进”专题宣讲活动。精心打磨,推出成果。宣讲团成员结合实际,精心打磨,融合理论,边讲边修。有侧重、按步骤对富平革命人物、红色地标、红色故事等深学细研,形成可推广、具特色、有效应的研究成果。推出《习仲勋在富平西区的游击活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一位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白皮红心”彰显初心》《投豆选举》《三保西安古城墙》《隐蔽战线上的红色往事》等系列精品课程。7月20日,《陕西党史》第五期刊发《习仲勋在富平西区的游击活动》研究成果。灵活形式,突出实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宣讲活动,通过“小板凳”宣讲、情景剧、访谈等形式,开展互动式、沉浸式、分众化宣讲。在富平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共识共动。今年以来,共开展宣讲50余场次,受众达6100余人。立体宣传,相得益彰。办好办活“富平党史”微信公众号,公众号自开通以来,总用户数698人,更新信息125期230余条。在省市平台发布信息20余篇,富平信息、富平先锋、富平微视等平台发布信息10余篇。在习仲勋同志诞辰109周年之际,平台刊载了我中心撰写的《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文稿,点击阅读量达1.2万人。三是筑牢干部队伍,锻造发展“生力军”。培元固本提能力。开办“怀德夜校、党史讲堂”,打造精品党史微课,以弘扬习老风范为主线,开展党史微朗诵、讲党史故事等学习活动,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目前,已举办“怀德夜校、党史讲堂”7期,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青年党员互动讲、资深专家传承讲等,全力打造一支“提笔能写、问史能答、上台能讲”的专业党史干部队伍。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22年,富平县党史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富平党史资源大县优势,以“资政育人”为本,扎实开展我县党史征集和编撰工作,不断加强创新,被中共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评为“全市2022年度党史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市党史系统2022年度党史宣教工作先进集体”。存在问题1.党史工作视野还不够开阔。在服务全县大局、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思路和方法还不够多。2.对红色资源的挖掘还不够系统。对家门口的红色资源运用还不够充分,红色资源与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结合还不够紧密。四、整改措施吃透底子,提出规划。提升红色资源保护挖掘利用力度,对富平的红色革命遗迹、党史资源等进行挖掘,搜集党史资料、遗物、遗址、旧址,就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和革命遗址保护,提出发展体系规划,分步提出实施方案。五、2023年工作计划1.制定《富平县2022—2025年党史和文献工作规划》。挖掘提升红色资源保护挖掘利用力度,实现党史研究工作取得新突破。2.做好习仲勋同志诞辰110周年相关工作。以习仲勋同志革命风范为引领,有侧重、按步骤对革命人物、红色地标、红色故事等深学细研,精心打磨,融合理论,结合实际,边讲边修,推陈出新。3.打造“一核多点”红色矩阵。紧扣地域特色,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辐射带动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纪念地、米家窑地下交通站旧址、康庄烈士陵园等革命文物遗址旧址,加大对富平红色资源的挖掘、革命遗址保护,充分发挥教育引领作用,打造“一核多点”的红色矩阵,构筑红色基因传承高地。4.推进《中国共产党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历史(第二卷1949—1978)》资料搜集工作。分专题、分时段、分领域搜集资料、查阅卷宗、汇总整理,系统收集相关资料,列出编撰大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2月被中共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评为“全市2022年度党史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市党史系统2022年度党史宣教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