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潼关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推动全县经济发展。我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外事、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促进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拟定并负责组织实施。 | |
住所 | 潼关县政府大楼五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莹 | |
开办资金 | 7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潼关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5万元 | 5.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潼关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22年度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67亿元,其中省域外项目目标任务49亿元。截止10月份底,招商引资在建项目26个,全面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65.5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97.89%,市考排名第4名;其中,全面实现省域外项目到位资金52.25亿元,完成全年省域外项目任务的106.63%,省考排名第2名;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目前正在向企业收集外资完成情况的资料,确保年终完成目标任务;产业类项目招引方面:目前已招引1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9个,其中含1个10亿元以上的产业类项目。(二)参加和自主举办的招商活动情况和签约项目情况今年参加省、市及自主举办的招商活动共5场,分别是:2022年渭南市第一次项目集中签约活动、陕西—京津冀产业合作活动、第六届丝博会及自主召开的丝路‘潼’行.绿色‘渭’来—潼关专场招商推介会和渭南市第四季度项目云签约活动。截止11月中旬,我县在第一季度渭南市集中云签约活动、第六届丝博会及渭南市第四季度项目云签约活动上共签约项目28个,共揽金约130亿元。(三)外出招商及接待客商情况今年以来由于全国疫情呈扩散蔓延态势,外出招商和项目对接受到限制,让项目对接洽谈由原来的“面对面”变成“线对线”,确保招商“不停步”。主要对接了聚泰三期项目上下游产业;金精粉贸易、乡村振兴、潼关尾矿综合治理、“一带一路”金精粉贸易基地、36万吨/年危险废物综合回收利用、年产5万吨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共享储能投资、京东仓储物流集散地、电子电器回收处置等项目。截止目前,共有企业25批次7060余人来潼考察。主要是:中陕核环保集团来潼考察尾矿再利用城市管网建设、生态环保治理项目,陕西金控集团来潼对接金精粉项目,市国资委、渭南产投来潼对接尾矿综合开发利用项目、“一带一路”金精粉贸易基地项目等。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成立招商引资稳增长工作专班,并召开专题会议,绘制招商地图,按照“3+N”绿色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策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建立招商项目信息库,精准编制潼关县招商指南。2、为落实“产业链”招商,推动全县产业招商新突破。鼓励、吸引更多精矿粉贸易企业来潼投资,出台了《有色金属贸易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实施意见》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研究制定潼关县“链长制”招商工作方案(初稿)。3、今年以来,我中心着重在黄金产业上有突破,并积极打造“百亿级”金精粉贸易集散地。截止目前,在潼注册的矿精粉贸易企业8家,精矿粉贸易交易情况:完成有色金属贸易交易量14.6万吨,实现交易额28.8亿元。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新形势、新常态下,招商团队知识的更新急需补充加强,超前理念有待进一步拓展。2、根据在谈项目跟踪情况看,一方面我县项目土地储备不足,很多投资受土地性质的制约,项目进展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投资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预期降低,投资决策时间明显拉长,尤其是大项目,投资商目前多偏重于对项目的评估以及投资方案的反复论证。3、园区与港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没有标准化厂房。之前有几家京企外迁的企业和我们联系,因他们手上有订单,着急外迁,希望尽快进驻厂房开始生产。但园区与港区基础设施落后,无标准化厂房,因此几家企业没有谈成。(二)整改措施(一)聚焦高质量发展,构建大招商格局继续落实产业招商工作思路。发挥10支产业小组作用,聚焦“五大产业”招大引强,构建招、引、建、承接、服务“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各产业招商组全年策划包装项目不少于10个,开展产业招商推介活动不少于4次,拜访国内外500强、央企、知名民企、行业龙头企业或商协会等不少于4家,促成不少于3批企业来潼考察投资,促成签约项目不少于3个,原则上促成亿元以上合同项目1个等。(二)创新招商方式,扩大引资成果转变招商理念。树立科学招商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形势新变化,摆脱路径依赖、突破惯性思维,探索“市场+资源+基金+服务”全要素招商新模式,实现由数量型的大招商向质量型的招大商转变,由拼政策拼资源向优环境比服务转变、由注重项目签约向注重项目落地的转变,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三)健全工作机制,推动项目落地强化考核激励机制。根据省市招商引资的要求,修订和完善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工工作实施细则,形成规模与质量并重、过程与实绩结合的招商引资全过程考核。充分运用考核指挥棒作用,实行月通报、季排名、年终考核相统一,调动全县干部招商工作的积极性。做好与各镇(办)、各部门的联络对接、信息收集、服务保障三方面工作,在项目引进上取得新突破。(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洼地加大客商投诉处理力度。设立招商引资股诉热线,完善招商引资投诉处理平台建设,对出现的投诉案件进行及时的跟进和落实。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加强对签约合同项目的预审,杜绝过度承诺和虚假承诺,从源头上减少合同履约纠纷。充分利用招商引资联系会议制度,对项目落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事一议,确保项目顺利进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调研,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工作。项目是吸引外来投资的平台,是引资的基础和载体,好的项目是保证引资成功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充分挖掘潼关价值,围绕“生态立县做示范绿色发展用当先”发展理念、“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和“3+N”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及产业发展新动向,策划出一批有竞争力、吸引力的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2、推动园区设施建设,筑巢引凤。认真研究园区产业结构,确定主导产业,搞清发展方向,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支持引入企业增资扩产、抱团发展、以商招商。推行“政府提供土地、市场化建设厂房、产业基金配套、企业生产运营”的轻资产招商模式,盘活土地、厂房等资源,加强水、电、路、气、讯、人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保障和标准厂房建设,最终实现企业“拎包入驻”。3、创新招商机制,加大线上招商的力度。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挖掘适合我县产业发展的资源价值,精准匹配招商线索。一是云推介,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招商信息发布平台高频次、广范围开展招商推介;二是云洽谈,通过腾讯会议、钉钉会议等在线会议平台与客商“屏对屏”沟通;三是云签约,借助招商平台系统,举行项目云签约活动;四是云落地,通过数字政务平台,推进项目“网上办”、“掌上办”;五是云服务,依托反馈平台,收集企业诉求,为企业纾困解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