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岚皋县林业科技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宣传、贯彻执行森林法、种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参与编制林业、种苗、产业基地等发展规划建设与管理;制定林业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承担林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绿化造林与生态修复及林业重点工程的组织实施和验收;承担林业病虫害防控与检疫、林业行政案件技术鉴定、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等工作。 | |
住所 | 岚皋县城关镇大桥南路13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波 | |
开办资金 | 6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岚皋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1.02万元 | 60.8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2年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宗旨和业务范围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林业局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加强林业法律法规及林业有害生物知识宣传。结合日常工作,立足行业实际,宣传《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开展以松材线虫病防控、银杏大蚕蛾防治、胡峰防控等为主的宣传,培训35场3000余人次。印制派发放松材线虫病防治通告、胡峰防控宣传画、宣传彩页3000余张,在集镇及农户主要聚居地进行张贴、宣传,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知识。(二)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及园区建设。一是通过实施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全民义务植树、低产低效林改造、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经济林建设等方式,完成营造林8.99万亩,义务植树55万株。二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面参与各类工程项目的策划、设计、编报、技术服务、验收等工作,全年策划编报林业项目10余个。(三)积极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一是积极开展林业草原外来入侵物种有害生物普查。二是实行疫木清理销毁绩效承包机制,伐除疫木1.6万株,悬挂松褐天牛诱捕器1600套,防治面积8500余亩,实施了疫木伐除区生态修复1800亩。三是完成了2022年省林业局认定的南宫山、滔河、四季镇疫点拔除,其他疫点镇的拔除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四)有序推进巩固衔接工作。一是加强对全县1400名生态护林员的选聘管理和绩效考核,按时兑现管护工资。二是完成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等林业惠农资金6164.72万元兑付工作。三是实施了以核桃、香椿、林下中药材、林下养蜂等实用技术为主的林业技术培训3500人次。四是培育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个,创建市级山林经济园区1个、市级林业龙头企业1个、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市级林果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五是全面落实南宫山镇展望村驻村帮扶工作任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名、工作队员2人长期在村工作,我中心全体干部参与联户帮扶。(五)协助林业行政案件办理及技术鉴定。积极协助林业行政案件办理工作,根据案件办理需要,联合森林公安、林政资源管理等部门完成现场勘验并出具技术鉴定12份,确保了林业行政案件的办理落实,有效促进了区域林业资源规范管理和生态安全。(六)扎实开展森林文化及科普教育。由林科中心牵头,与城关小学、城关二小、九年制等相关学校展开合作,开展青少年自然科普教育“室外课堂”活动,完成3期10场次,参入人数830余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一是依托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发展林业特色小众经济等工程,极大地改变了城、镇、村环境、改善了村容村貌。同时对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力乡村振兴奠定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基础,也为达到美化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的目的。二是通过开展青少年自然科普教育“室外课堂”活动,引导青少年走进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向青少年推崇生态文明、普及环保常识、推广绿色文化、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旨在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好我们的生态资源。(二)经济效益。一是依托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发展特色小众经济等林业重点造林工程,因地制宜发展香椿、神仙树系列产品、柑橘、青脆李等为主的小众特色经济林果产业3万余亩,现已逐步见效,预计明年,产值可达3000余万元。二是将造林绿化成果发展成休闲观光旅游业,如“巴山样子、杨家院子”,成功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四季杨家院子利用区位优势和林业建设成果,开展农家休闲旅游康养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共接待游客近40余万人次,经营收入达8000余万元,村级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村民收入显著增加。三是以香椿产业增效为基础,全力推动香椿产业向品种化、规范化、产业化目标迈进,通过对香椿园区的规范化管理和低效林改造,该产业稳产、增产效果明显,民主镇田湾村村民连续四年稳定分红,278户乡亲通过园区务工、自主承包、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年均增收4000元,让撂荒的土地长出了“金叶子”,让土土的“山货”变成了畅销北上广上等食材。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亮点不够突出。由于近年来我单位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头绪繁杂,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不够,导致工作亮点不够突出。二是科研技术有待提升。林业技术服务对林业产业的推动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林业实用技术应用和科研课题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森防工作难度较大,缺乏经费。尤其是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外来物种入侵,胡峰防控涉及全县各个层面,责任重大,各级重视程度不够。四是缺乏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产业资金,致使可持续发展林业产业的推进工作难度大。(二)改进措施。一是号召专技人员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以高度的职责感和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二是积极号召和奖励干部争做“五能”人才,争做业务骨干,搞好林业科技服务,积极探索提升林业科研技术。三是积极争取森防经费,做好外来物质入侵普查、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综合防控等工作。四是积极争取发展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小众林业经济,全力推动特色小众林业经济向品种化、规范化、产业化目标迈进,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狠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严格按照疫木除治技术标准,抓好疫木除治质量,持续推进树干注药、诱捕器诱杀、人工喷药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确保疫情发生区域内死亡松树数量、面积双下降。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执法、检疫封锁工作。(二)做好金山银山的创造者。一是持续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强力推进生态帮扶政策措施全面落地。二是推进山林经济提质升级,围绕林业重点产业,以富硒核桃、香椿、神仙树、林下中药材为主,新培育一批山林经济特色产业经营主体。三是加快谋划林业重点项目,推进亚行贷款陕西省岚皋县城周生态治理项目。四是督促指导各镇做好年度林业工程项目建设,做好检疫执法、种苗管理、技术支持等服务保障,按期推进项目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