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留坝县> 留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留坝县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安全监理中心)

留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留坝县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安全监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07 14:51
单位名称 留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留坝县机械化技术推广与安全监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业和农业机械化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农业植物检疫、病虫害监测防治,食用菌、蔬菜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及休闲观光农业指导,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农业资源、耕地资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测。
住所 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南环路125号
法定代表人 陈荣信
开办资金 54.1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留坝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14万元 54.14万元
网上名称 留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按照县委、县政府及县农业农村局的安排部署,县农技中心紧紧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全面做好技术服务,助力产业兴旺,强化内部管理,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多方位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抓好全县76个和村(社区)食用菌生产技术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全县代料香菇生产、段木香菇、段木黑木耳、珍稀食用菌生产。加强82个食用菌产业基地、科技示范点(园)的提质增效建设工作。2.认真抓好粮油、蔬菜、果品、生产技术服务工作以粮油蔬菜等作物为主,着力推广精准施肥、测土配肥、机械深耕施肥、秸秆还田、绿肥种植、有机肥替代化肥、缓控释肥、配施微肥等技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魔芋产业,推广露地蔬菜种植;3.做好植物检疫及病虫测报和防控工作严密监控病虫发生动态,做好爆发性、突发性、流行性病虫的系统监测,加大普查力度和频率,做到早检测、早预报、早预警,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实情,第一时间发布病虫信息,科学指导病虫防治。4.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步伐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提升我县农机装备总量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持续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机械化技术支撑,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依托农业机械化促进“四养一林”机械化进程,有效助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5.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引进试验示范今年共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3个,其中小麦3个、水稻5个、油菜3个、玉米3个、大豆8个、马铃薯1个,在全县开展试验示范,安排生产试验示范7组、生产模式调查12次、病虫害绿色防治示范片3处。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引进试验示范7组,其中新品种试验5组64个品种,实施代料香菇夏菇、秋菇、冬菇新品种引进试验3组49个,实施段木香菇、黑木耳新品种引进试验2组15个;食用菌新型生产设备试验2组。抓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引进示范推广,引进食用菌生产装袋流水线2套,新建保鲜库21座2620立方米,烘干设备5台套;新增粮油生产机械57台套;新增玉米秸秆铡草粉碎机9台、新型饲料粉碎机3台套、核桃脱皮机械20台。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食用菌产业稳步发展截至年底,全县共计建成食用菌基地82个;大棚保有量达到12064座。新建县级菌种厂2家已投产达效。建成制筒生产基地63个。落实改造大棚1117座。组织建设年产300万筒高标准工厂化恒温养菌集中制筒基地2个。全年生产代料香菇3473万筒,其中夏菇1156万筒,秋冬菇2317万筒。段木香菇、黑木耳保有量分别达到2.1万架、0.56万架。今年食用菌实现总产量2.784万吨,总产值2.52亿元。有机食用菌生产认证工作已取得代料香菇、段木香菇、段木黑木耳3个产品的有机认证证书。2.稳定粮油、蔬菜、果品产量全年粮食收获面积46452亩,总产11769吨。油菜面积8010亩,产量1008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面积2312亩。秋季播种小麦1652亩、油菜9485亩。全县蔬菜种植面积3240亩,总产量5184吨,产值3180万元,包括新发展蔬菜保供基地320亩,其中设施蔬菜100亩。全县果园面积1723亩,其中苹果215亩、樱桃515亩、其它小杂果372亩。建设无公害果品基地621亩。100亩有机蔬菜认证工作正在有序推进。3.农业生产机械化持续推进全年农作物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总面积7.1万亩,机械化率为46%。其中机械化耕地5.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2%;机械化收获1.24万亩,占适宜机械收获面积的52%;机械种植与机械收获比上年明显提高。落实省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做好农机补贴政策宣传,严格按照农机补贴机具核验流程、农机补贴机具核实规范操作,今年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户、合作社、农业企业共计8户,兑付补贴到位资金22.927万元。4.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明显一是全面推动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全年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3.9万亩,化肥使用量(折纯)697吨,较去年下降1.99%;全年共开展各种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12.95万亩次,农药使用量为7.07吨,较上年减少2.2%,其中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3.65万亩次,有效地减少了化肥、农药施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二是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全县农作物秸秆总产量为1.199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量1.139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其中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1.02万亩。全年农作物秸秆禁烧率达100%。全年农作物农地膜使用量3.6吨,地膜回收量3.15吨,地膜回收率87.5%。食用菌产业塑料制品年使用量463吨,其中大棚农膜年使用量60吨,报废后全部回收,回收率达100%;菌袋年使用量403吨,脱袋后全部回收,回收率达100%。食用菌产业全年产生废弃菌筒8750吨,除部分用于群众香菇烘干、取暖及灭菌锅炉燃料外,其余全部用于制作有机肥、生物质颗粒、发电燃料(凯迪公司)。无农业废弃物污染环境现象发生。5.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今年检验拖拉机6台,办理拖拉机入户6台、小型联合收割机入户2台,培训合格拖拉机驾驶员28名、收割机驾驶员2名,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110份。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13轮次,排查食用菌生产基地67个、农机作业现场83个,检查农业机械182台次,查处并整治农机无证驾驶隐患2个;开展农资市场检查6次,规范了农药经营市场。全年无重大农机安全、农药中毒事故发生。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滞后,主要是无农机、食用菌专业人员。二是财政没有预算工作经费,大量的行政类事务(含双联工作)造成差旅费、租车费、办公费过多,影响单位正常运转。2.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干部技术水平。二是请求财政部门将单位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加大与国内顶尖食用菌研究团队的联系协作力度,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2.加快食用菌生产设施设备的提升改造,促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围绕食用菌全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产业链;推进食用菌行业协会正常运转,提高服务能力,加快集体商标授权使用。3.抓好粮油菜果生产,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保障市场供给。4.抓好有机食用菌、有机蔬菜生产技术指导,协助企业抓好有机认证工作。5.继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6.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确保粮食安全。7.引进适宜山区使用的农业机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8.贯彻落实《汉中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及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精神,加快提升我县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机化生产水平。9.抓好全县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严防农机事故发生,确保农机生产安全。10.做好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包村联户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