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临渭区>
渭南市殡葬管理所
渭南市殡葬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3-03-07 14:49
单位名称
渭南市殡葬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殡葬事宜,推进殡葬改革。遗体和骨灰安葬服务,殡葬礼仪丧葬用品服务。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向阳办孟家村
法定代表人
周平安
开办资金
1445.3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27.61万元
1303.09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殡葬管理所.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渭南市殡葬管理所能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殡葬服务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区民政局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践行“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推进殡葬改革,现将2022年业务开展情况和2023年工作打算总结如下:业务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一)注重火化率提升,为群众办实事。推行惠民服务卡制度,2022年火化遗体2093具,为23名五保人员10.35万元,为3名低保人员减免2920元,让每位丧属感受到党和政府关怀。(二)注重制度化管理,规范殡葬队伍。按照《殡葬管理条例》和《殡葬服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完善十五项规章制度,长期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使干部职工有规矩意识和大局意识。(三)注重活动载体落实,提高社会效益。利用“我们的节日”,学雷锋纪念日举办“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印发张贴宣传材料千余份,使群众认识到推行火化的意义;清明节策划开展“光影记忆.追思清明”活动,征集老照片、追忆故人往事,缅怀先贤风采;喜迎二十大举办庆七一“凝心聚力展风采立足岗位建新功”演讲比赛;9.5组织爱心慈善捐款;国庆节拍摄“国庆我在岗”宣传片;寒衣节开展集体代祭扫活动,实行分流、预约祭扫、错峰祭祀;开展寒冬送温暖、关爱退休职工;疏导交通秩序等公益活动;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四)注重业务创新,提升行业标准1、专业技能创新。组织干部职工参观学习同行业先进殡仪技术,结合实际,钻研遗体防腐、整容塑型、殡仪服务项目、火化设备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业务,促使殡仪服务技能创新。2、服务内涵创新。推出“私人定制”花艺预约服务,专业团队设计布置悼念会场、追思会场,追悼会主持、一对一服务、入棺仪式、纳骨仪式,让丧属近距离与逝者沟通,突显殡仪服务的内涵。3、祭祀形式创新。利用殡葬所公众号预约祭扫、改变传统祭扫形式,推出鲜花祭扫、云祭扫,满足丧属的心理寄托和精神需求。4、工会职能创新。每年为职工体检一次,组织开展第二届春季运动会、“平语近人”读书分享会、殡仪文明用语培训等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5、典型带动创新。发掘身边典型模范人物,带动和培养年轻业务骨干,让85后、90后成为一线排头兵,在2022年殡葬所被区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为今后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注重主体责任,推进搬迁项目。2022年渭水福寿园墓穴797位,现已搬迁758位,未办理搬迁39位;使用搬迁资金74.43万元,公墓搬迁为区民政局的中心工作做出积极贡献。(六)注重治丧环境修缮,更好服务群众。投资30余万元填埋加固北墙外护坡及绿化;改建心理咨询室和故人沐浴室,配备遗体SPA台,殡仪服务用品等;安装太阳能路灯13个,维修配电设施、火化炉,为丧属营造良好的治丧环境。二、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殡葬市场监管不够严格。丧托误导群众消费对殡葬所造成不良影响,今后采用“一条龙”服务前移模式,杜绝社会车辆接运遗体,优化服务流程,从源头规范管理殡葬市场。二是服务收费项目不够透明。殡葬商品价位标示不全,采用“两公开一自愿”原则,服务项目公开、收费标准公开、丧属自愿选择,彻底解决群众担忧的服务捆绑,强制收费问题。三是基础建设不够完善。因为我所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硬件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将在机制上立足群众,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三、2023年工作计划和打算。1、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强化殡葬管理,优化殡仪服务,发挥行政职能,稳固提升火化率。2、继续落实好惠民政策,切实减轻困难群众治丧压力,意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3、认真研究和跟踪殡葬市场发展前沿动态,深入分析和把握丧属治丧消费心理,借鉴和吸收先进殡仪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拓展殡仪服务项目,改进自身服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