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宜君县>
宜君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宜君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07 14:35
单位名称
宜君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信用助学贷款管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助学金管理,资助政策宣传,其他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宜君县宜阳北街37号
法定代表人
胡晓筠
开办资金
3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君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万元
19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在我中心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就将2022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及各学段的资助工作开展活动汇报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为了使2022年新考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在高考前,我中心在县高中校园内开展了“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服务贫困学子”的校园大型咨询活动,通过现场答疑、发放宣传单、诚信贷款签名等形式,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将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材料在学校醒目地方张贴,工作人员还借平时下乡的机会摸底排查,走访各乡镇的贫困学生家庭,向贫困家庭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和办理程序。使学生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能及时向我中心提出申请。为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首先,对学生的贷款申请资料进行审核筛选,保证货款能发到真正需要的学生手中;其次,建立完整的资助中心与家庭、学生、学校之间的联系制度,建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QQ群,及时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使学生能及时了解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政策变化及本息回收信息。同时还做好了各学段资助政策的宣传。2022年11月至12月底,我中心开展了本息回收工作,通过短信告知、电话催缴、上门催收等方式,努力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本息催收工作,确保一个不漏,认真完成了2022年生源地助学贷款本息回收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我县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907人,申请总金额794.8595万元,签订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同904份,贷款总金额791.9575万元,谢绝3人,谢绝金额2.9万元。累计发放贷款学生5643人,合同13638笔,金额8939.9117万元,使山区濒临失学的农家子弟圆了大学梦;2022年12月底本息回收实扣学生提前还款4665737.64元。逾期6人,应收逾期还款本息12559.55元,应收年度正常还款本息9228.30元。2022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34所,学生共计8507人,累计享受免费补助1418.2622万元。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及资助工作宣传还不到位,部分家长对助学贷款政策还存在疑惑。2、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少,在编3人,在办理业务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影响了工作开展的效率。(二)改进措施:1、继续加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及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工作的局面。2、鼓励往届大学生远程续贷,减少资料书面审核压力;简化应届大学生申请贷款资料及环节,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四、2023年度工作计划(一)继续做好贫困学生档案资料的更新工作。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件非常繁杂的事情,需要随时注意数据的更新。(二)落实工作责任,严格工作程序。资助工作由专人具体负责,严格按照资助对象的界定标准、实施方案的程序,确定资助对象。建立资助档案,将资助申请表、贫困证明、公示材料、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备查,确保资助信息真实、可靠。(三)加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诚信承诺。生源地贷款是以信用做担保的,贷款学生资格认定后,学生除在网上签订承诺书外,还要求学生书面签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诚信承诺书。对按时还本付息做出承诺,并告知违约责任,进一步明确贷款学生、共同借款人的责任和义务,强化了诚信意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