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阴县> 汉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汉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 2023-03-07 11:09
单位名称 汉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林科技发展提供相关服务。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农技培训、林木种苗管理、科技开发、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与植物检疫、农村新能源技术推广
住所 汉阴县城关镇太平村
法定代表人 付涛
开办资金 60.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阴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9.37万元 72.37万元
网上名称 汉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公益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粮油工作有序开展。2022年,我站在城关、蒲溪、平梁、双河口、涧池、漩涡等六个镇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2.0万亩,关键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完成玉米大豆带状复种1.9554万亩,完成扩种面积2.659万亩,均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积极筹措资金20万元采购食油两用菜种2000公斤,建立食油两用油菜示范基地2万亩。狠抓撂荒地治理,全县摸排撂荒地面积1.129万亩,耕地“非粮化”面积1.765万亩,涉及10镇87个行政村。全县通过复耕复种开展撂荒地治理1.0369万亩,耕地非粮化治理1.702万亩。2、土肥工作稳步开展。开展受污染耕地防治工作。全县16828亩安全利用类耕地农产品经专业检测机构抽样检测合格率为97.6%以上。同时,对严格管控类(红区)耕地面积270.03亩,全部采取退耕还林,严格管控种植粮食作物。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全县启动了5个定点回收点和3个定点监测点,全年累计回收废旧农膜10.2吨,废旧农膜回收率比上年提高2%。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工作。开展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完成化肥利用率试验4个,农户施肥调查100户,完成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按时完成土壤墒情检测上报。全县5个土壤墒情监测点取土测试,共发布土壤墒情简报3期。3、强化植保植检工作。狠抓病虫监测。坚持周查周报制,及时发布《病虫情报》9期、电视预报4期。有效做好病虫防治。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县小麦重大病虫防控推进会、秋粮病虫绿色防控现场会。共建立粮油、果蔬、茶叶病虫绿色防控示范点4个,核心示范面积1000亩。扎实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全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36.4013万亩次,开展防治62.9275万亩次,农药使用量继续呈现负增长。高度重视稻水象甲防控工作。对发生村组实行秧母田防治喷药全覆盖,移栽后加强越冬代成虫防治。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设置踏查路线3条,共开展调查75个点,开展样地调查65个。4、着力抓好农村沼气安全生产。着力抓好沼气安全生产和管理、明确强化安全监管责任。对全县范围内的沼气设施开展了安全排查工作,签订了沼气工程安全管理责任书。开展了全县沼气设施摸底调查和农村各类沼气设施安全运行情况排查工作。建立电子信息卡和填写农业农村部沼气设施安全隐患排查APP进行了上报,加强了对各镇废弃沼气工程的安全隐患处理的指导,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专业拆除、填埋或改造等安全性处置工作,消除安全隐患。5、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2022年“三夏”、“三秋”两季组织本县大型农业机械与跨区作业共投入612余台(套),中小型水稻、玉米粉碎脱粒设备220台(套)。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开展油菜秸秆粉碎还田9万余亩,水稻秸秆粉碎还田8万亩。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深入开展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培训230人,组织拖拉机驾驶员进行学习,增强农机安全意识,消除农机事故隐患,以防止我县农机事故的发生。农机购置补贴完成情况。全年受益606户,已结算58.33万元。5、做好农机化发展项目实施。宜机化改造田块150亩,机耕道路1000米,渠道1000米,采购704拖拉机1台,200型旋耕耙2套。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县开展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点2万亩,关键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全县完成玉米大豆带状复种1.9554万亩,共涉及4079户,完成扩种面积2.659万亩,共涉及6306户,均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推广油菜食油两用技术2万亩,预计平均亩产鲜菜苔100公斤,亩增产值600余元,全县总增产值1200万元。积极开展撂荒地治理工作,恢复种植粮食作物0.506万亩,果园套种粮食作物1.196万亩,其他农业生产面积0.063万亩。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16828亩,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7.6%。全年累计回收废旧农膜10.2吨,废旧农膜回收率比上年提高2%,回收率达到83%。全年农用化肥使用量(纯量)比上年减少1013.72吨,减少率达10.0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2%以上。发布《病虫情报》9期、电视预报4期,病虫防控专题会议5次,建立粮油、果蔬、茶叶病虫绿色防控示范点4个,核心示范面积1000亩,示范基地总体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36.4013万亩次,开展防治62.9275万亩次,2022年全县化学农药使用量29.81t,较上年使用量30.03t减少了0.73%。共排查各类沼气安全建档电子台账3份。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农机化作业率达到为41%。开展油菜秸秆粉碎还田9万余亩,水稻秸秆粉碎还田8万亩,全年共加工11000余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农机购置补贴受益606户,宜机化改造田块150亩,机耕道路1000米,渠道1000米。开展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230人,其中拖拉机手195人、联合收割机手35人增强农机安全意识,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农机事故隐患,以防止我县农机事故的发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我县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发展任务艰巨,农技推广工作工作量大面广,大部分乡镇农技推广服务队伍机构不全,技术人员严重老化,因编制限制,无法新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制约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种子及化肥投入高,种粮收益不高,农户种植意愿下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不利于机械化操作,田间管理和收获难度大,人工生产成本投入较高,农户生产效益不高。农业耕地保护及环境监测工作专业性强、任务重,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我县撂荒地治理能力和农业环境治理水平。2、改进措施:强化措施,夯实任务,狠抓单位自身建设,持续开展“转作风重实干”活动。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建设,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线,以产业扶贫、农民增收为中心,完善工作机制,更新思维观念、全力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的农技工作队伍。加强技术推广和示范办点工作,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发放各类技术资料,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实施。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实施技物配套,通过将实用技术融入物资,农民在配套物资的使用过程中,逐步掌握技术的操作,从而推动各项技术推广工作的完成。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积极争取省市项目支持,增强农业发展动力,持续稳定我县粮油生产。2、持续开展受污染耕地防治工作,巩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提高化肥利用率,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确保水清岸绿。3、加强油菜菌核病、魔芋病害、水稻病虫害、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工作,科学指导特色产业病虫防治。4、提升蔬菜、中药材产业技术指导。5、继续抓好农机购置补贴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为全县蓝天保卫战保驾护航,为农业产业发展再添动力。6、持续开展撂荒地治理,严格控制耕地非粮化,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7、加强经营主体的培育,大力发展能人大户。做好规模化种植经营主体的维护发展,加大有意愿、有能力发展粮油生产的能人大户培育,提升我县粮油产业发展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6月被汉阴县农业农村局评为2021年度农业农村工作优秀单位。本年度无诉讼投诉。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