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农村经济发展指导中心

宜君县农村经济发展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07 10:30
单位名称 宜君县农村经济发展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全县“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经统计,建产权交易平台等工作
住所 宜君县宜阳北街28号
法定代表人 张晓鹏
开办资金 29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万元 8.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稳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集体经济。一是制定印发了《宜君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考核办法》,不断健全完善村集体经济考核体制机制,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管理。二是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信息系统录入中成员重复问题进行确认对接修改完善。三是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甄别工作,共甄别集体经济合同618份,涉及合同总金额1.22亿元。四是摸清底子,对2017年至2021年全县各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分析、梳理汇总,累计投入资金总额15443万元,收益7201.47万元。五是联合县乡村振兴局对全县各村新任理事长、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开展村集体规范运行管理等业务逐乡镇轮训,共培训240人次,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管理能力;联合县财政局召开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暨乡镇财务业务培训会,培训人数96人次,推广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应用,规范全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管理,全面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提高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六是全面开展“清零消薄”专项行动,建立资金扶持机制,整合各级财政资金,重点投向集体经济薄弱村,为19个村集体经济注入扶持资金1428.84万元,达到117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均有收益。(二)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和宅基地改革管理。一是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宣传,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到户排查整改和工商企业拖欠农民承包地流转费排查整改工作,全年未发现工商企业拖欠农民承包地流转费等问题;二是指导开展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要求各乡镇严格按照审批流程和法律法规,落实“三到场”要求,确保宅基地管理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全年农村宅基地审批12宗4.8亩。完成宅基地需求调查统计,需求户数208户,拟使用宅基地需求总面积45264平方米。三是全面完成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盘活利用612宗305.19亩,复垦复绿面积256.29亩,盘活收益174.9万元。(三)规范培育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一是依托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项目,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培训人数76人次。二是全面清理空壳社,制定印发了相关文件,引导“空壳社”注销44个。三是完成家庭农场培育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32家。四是申报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家。五是推荐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1篇。(四)做好休闲农业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推荐棋盘村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同时抓好农民负担监管工作,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案”、事件的发生,做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奖补工作审核。(五)严格规范公物财务管理。2022年我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定期对单位资产进行了摸底清查,所有资产全部登记、建账。同时按照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坚持民主、透明、规范、节约的原则,单位管理日趋完善。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单位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一是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因村施策打造“三变”改革示范村3个,分别以《创新盘活利用,开辟农民增收新路子》打造淌泥河村土地盘活典型案例、以《农业生产托管,激活集体经济》打造十里铺村服务创收典型案例、以《发展优势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打造雷声村产业引领典型案例,在省农业农村厅官网、铜川日报等各平台广泛推广;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全县103个村党支部书记实行“一肩挑”兼任理事长,目前已全部换发登记证书。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成功创建省级百强社1家;省级生态农场1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6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6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5家。宜君县酬勤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在天涯论坛、学习强国、铜川日报等平台广泛宣传推广。三是 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彭村、淌泥河村、刘家埝村三产融合示范村顺利通过市级验收,争取到位奖补资金24万元。推荐报送宜君县休闲观光体验游线路(动漫花溪谷景区→五里镇榆舍村福地湖湿地公园)入围陕西25条夏季休闲农业和乡村游精品线路,受到省内及周边游客的赞誉。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谋划项目不精准。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注册数量日益增加,缺乏系统的服务指导体系建设。三是村集体经济缺乏自主发展项目,收益“一高一低”的现象依然存在,绝大部分的村集体经济还是依赖于“入股分红”和涉农整合项目带动,缺乏自营产业项目的“造血”功能。四、改进措施一是持续加强宣传培训,做好业务工作政策指导;二是进一步规范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指导及认定工作;三是继续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抓手,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指导工作;。五、2023年度工作计划一是继续开展壮大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行动。按照“提升薄弱村、壮大一般村、做强富裕村”的思路,重点实施“消薄培强”行动。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完善决策、管理、监督机制,确保集体经济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用活用好“三变”改革方法路径,发挥推广示范村引领作用,以集体经济薄弱村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指导村集体选准发展项目建立项目库,积极组织开展新任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相关培训,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理事长、财务人员培训,提高经营能力。二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强化培训提升及指导服务,加大示范创建力度,宣传推介一批合作社、家庭农场典型案例。依托全县产业结构分布,分别建成以苹果、玉米产业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构建由“辅导员+服务中心”组成的的指导服务体系。三是加快推进土地确权成果运用,不断推广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体系,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宣传,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