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区文物管理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文旅局的精心指导下,以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系列论述和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陕西省文物保护实施条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区文物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认真贯彻落实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1.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全体党员和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丰富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热情,创新学习载体,强化党建引领作用;2.深入学习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关文件要求,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身边的典型找差距、话初心,用钉钉子精神夯实文保人的初心与使命;3.积极参加局党组组织的集中学习及党员活动。把学习党章党规、廉政法规和主题党日活动有机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明确纪律要求,强化纪律意识,增强纪律自觉;4.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到实处,对党风廉政教育常抓不懈。坚持把党建及党风廉政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实现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良好态势。(二)保护为主、服务民生,文物保护项目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全面推动文物保护修缮项目顺利实施。1.实施了金台观三清殿、太子殿保护修缮工程,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该工程顺利通过初步验收;2.金台观安技防项目今年顺利通过省文物局终验,现已正常投入使用;3.金台观防雷改造提升工程已获国家文物局立项,设计方案已通过省文物局审批;4.编制上报《金台观—玄帝殿、祖师殿、灵官殿、圣母殿、太皇宫、东华亭及院落修整保护修缮工程》项目计划书,其中金台观祖师殿、东华亭保护修缮项目已获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通过实施文物保护修缮项目,有效保障了文物本体安全,充分展示了文物价值内涵,提升了金台观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更好地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文物安全工作迈出新步伐1.加大管护力度,完善文物保护机制。今年,先后召开全区文物安全形势研判及群众文保员业务培训会;区文物管理所与全区35名文保员签订2022年度群众文保员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和目标责任,与金台观道观签订金台观《文物安全(消防)责任书》、《金台观文物古建筑使用协议书》,全面实施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明确落实各镇街和相关单位的文物保护责任,形成了区、镇、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2.认真开展日常检查巡查。严格按照《陕西省不可移动文物巡查管理办法》履行各项职责,联合区文旅局文旅股、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组成文物安全巡查组对全区145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定期开展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坚决守牢文物安全底线,全年累计巡查检查共计100余次。3.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文物保护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加强信息沟通,群众文保员全年共反馈巡查管护安全信息400余条,确保了我区田野文物安全万无一失,助力我区实现了又一个文物安全年。(四)严格要求,切实提升文保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区文管所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关工作任务部署,开展消防安全大整治行动。1.每月25日开展一次安全及消防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消防培训及演练,邀请辖区派出所及消防救援大队进行专题培训,全面提高全体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灭火实际操作能力;2.在金台观建立两处微型消防站,更新配备灭火器60个,完善各项安全消防工作制度,从制度、人员、经费、物资等各方面充分保障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实施,实现了消防安全零事故。3.在今年全省开展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文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和交叉互评工作中,区文管所严格对照检查方法和标准要求,逐项对照、查缺补漏、积极与市、区消防救援大队、市文物局、市宗教局及区文物局协同配合,取得优异成绩,受到上级部门领导表扬肯定。(五)保护先行,全力以赴做好城市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1.大力做好城市开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区文管所严格按照中省各项文物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建设用地与全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范围核对工作。2022年度,先后完成福临堡工业园、金台区金陵老年公寓、金台区胜利塬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宝鸡北过境高速公路、宝鸡市殡仪馆改扩建、宝鸡至蟠龙镇公路改造工程、龙丰村城中村改造、金台区长青片区棚户区改造等20余处项目建设用地核对工作,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与金台区城市发展建设共发展。2.区文管所积极走访、收集全区各类石碑石刻,开展名碑名刻文物遗选推荐及碑刻石刻文物资源摸底调研工作,按照《全市石刻文物拓印管理情况专项检查行动实施方案》开展自查整改行动,全面清查排查售卖拓片情况,完成全区石刻文物拓印管理工作。坚决杜绝以商业为目的的拓印行为,协同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破坏石碑石刻及违法盗拓行为。(六)加大宣传、合理利用、努力让文物活起来1.积极开展全区文物历史摸底普查,完成金台区少数民族文物图谱资料收集工作。全力配合《宝鸡市文物志》资料收集和编撰工作;2.开展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活动,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自然文化和遗产日”等线下主题活动,积极向社会各界人士展示金台区文物瑰宝魅力以及我区文物保护工作成果;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加入陕西文物微信矩阵,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宣传推广活动,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群众影响力和号召力;3.强化日常接待服务,坚持正确方向、严把史实关,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文化传播,讲好金台故事。(七)全面完成文物管理系统建设,助力文物信息化跃上新台阶1.为进一步加强群众文物保护员管理和田野文物巡查工作,区文管所依照省文物局要求完成群众文保员基本信息采集及系统录入工作,实现群众文保员日常巡查使用手机系统打卡。此项工作进展顺利,完成迅速,得到市文物局的高度评价;2.及时更新完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础信息及重点工程开展情况。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宏观决策和科学规划管理提供信息数据服务,为国家文物局掌握国保单位安全防范能力、安全风险等级以及管理使用情况等提供最详尽资料,助力提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础信息档案管理水平,为金台区文物保护及利用工作打牢数据化管理基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通过大力宣传文物保护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认识,提高了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我单位结合实际,加强文物管理工作,对全区不可移动文物基础信息进行调查登记,完善信息台账,通过多次培训,进一步加大文保员的工作力度,取得了重大成果,全年无文物安全事故,更好的保护了国家财产安全,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让文物保护代代传承。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区域范围文明底蕴和品位的历史见证。在文物保护的过程中,部分基层干部及群众对文物的保护认识不到位,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物保护”的思想,只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社会效益,缺乏文物保护意识。2.文物保护工作经费匮乏。我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一般文物保护点124处,对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性保护,中、省都有相应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般文物点和未公布的文物点数量庞大,而地方文物保护经费缺失,制约了文物保护的健康有序发展。3.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缺乏。全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一般文物点点多面广,目前区文管所正式在编干部7人,其中4人长期借调,所有人员均为非文博类专业人才,文物保护有它的独特性,涉及专业性强,文管所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缺乏全面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文物保护的发展。(二)整改措施制定我所奖惩制度,激励广大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积极争取、补充基层文保员队伍,强化专业培训,使每位工作人员可以胜任任何岗位的工作,加大经费投入,以保障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加大文物保护宣传,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保护和利用好文物这一历史文化资源,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增强全区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深远的意义。要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力度,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文物在我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用。(二)加大文物保护工作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市、区财政对文物事业和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将文保员补助、文物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物保护事业,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投入机制。(三)加强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对现有文保员及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加强对文物领域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我区文物保护工作水平。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后续的文物保护工作中,我所将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大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巡查力度,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我所整体业务能力,切实提高全区文物保护工作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