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潼关县水政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开展水资源、河湖、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执法监管工作。依法查处违反《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监督职责。 | |
住所 | 潼关县桃林路北段 | |
法定代表人 | 王刚 | |
开办资金 | 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潼关县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万元 | 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潼关县水政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水政综合执法大队在水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一年来,我们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提高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出发点,建立严格的学习和培训制度,不断加强政治及法制教育,加强理论业务学习,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努力把我大队建设成为一支“文明、公正、威严、高效”的规范化水政执法队伍。首先,我们在每周一上午专门的思想政治学习时间,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及领导讲话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形势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不断提高每一名执法人员的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及理论修养。其次,我们重点抓了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积极组织全体水政执法人员参加省厅举办的水法律法规专项培训2次。坚持每周一下午的业务学习时间,重点学习涉水方面实体和程序方面法律法规,采取集中学和自学等学习方式,对在实际执法中遇到的新问题,在依据法律条款的基础上,组织讨论,对一些案例进行认真分析。确保全体水行政执法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执法主体合法、法律适用准确、执法程序合法,使每一水事违法案件的处理,不仅实体认定合法而且程序操作合法,让每一案件都能经得起上级及群众的监督。最后,我们每周五对本周的执法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开展集体讨论,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调动水政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爱岗敬业热情。为了增强实践性,我们还模拟行政执法,让每位执法人员都能切身感受从立案到结案全过程做到依法执法,合理执法,文明执法。二、坚持不懈宣传水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在实际执法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水法律法规意识,违法行为才能相应减少,水行政执法的目的才能水到渠成。因此,我们时刻把宣传水法律法规放在首位。我们以“世界水日”和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为契机,围绕“贯彻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理念,有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这一宣传主题,在县祥和广场拉条幅、发传单、利用宣传车广播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陕西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等水法律法规;在县域范围内刷写标语口号46条,拉路幅30幅;利用巡河检查期间在沿河村庄散发宣传单2000余张;平时我们到所辖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宣传水法、水工程建筑管理、河道管理等水法律法规,逐步使周边地区的群众知法、懂法、守法。通过以上一系列深入持久地宣传水法律法规活动,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为我们水事秩序的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三、加大巡河执法力度,有效维护我县水事秩序我县河道(峪道)执法管理的对象,遍布城乡,又较为偏僻,而且突发性极多,经常是违法案件发生在夜间,调查取证难,部分案件找不到违法当事人,根据案件发生规律,我们组织执法人员早查晚堵,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全年开展水事巡查120余次,处理涉水案件10起,有力地震慑了水事违法者,教育了广大群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社会效益一是解决了执法权分散、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实行一支队伍执法模式,将水资源、河道、水土保持等执法监管进行整合,由水行政执法队伍一个口子执法,实施全天候、全方位、无死角巡查制度,严厉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二是实施综合执法后,水行政执法力量得到加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检查活动,查处了一批水事违法案件,河湖生态健康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河道砂石乱采乱挖得到有效遏制,执法环境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学习培训,组织开展全体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大讨论,多角度、多层面和实际案例解析的方式加深对水务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与理解,全面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切实打造一支业务扎实执法规范的高水平执法队伍。三、存在问题一年来,大队在行政执法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前社会对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对水务工作了解不够,执法工作缺乏强制措施,使执法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二是执法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一线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存在执法经费不足、执法装备配备不齐等。三是部分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把握还不透彻,尤其是新出台的和平时较少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存在要用时现翻法律法规法条、运用不娴熟的情况。四、整改措施一是充分利用日常工作闲暇,不断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讨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全面做好水法宣传工作,让守法意识更深刻的传递到人们的脑海中。二是加大河道(峪道)、水保、水资源领域的执法监管力度和日常巡查宣传频次,坚持违法行为“零容忍”露头就打,严厉查处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三是积极走访涉事周边群众,加强联动,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水事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好全县河道、水保、水资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五、下一年工作计划一是在全县范围内,深入持久地开展水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水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和认知度,营造水行政执法工作的良好环境。二是继续加强依法行政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行政执法制度,提升行政执法能力,使水利执法工作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三是抓好党风廉政工作,制定相关的监督约束机制,从各个环节杜绝歪风邪气,做到执法、巡查、查处案件不吃请,不接受馈赠,保持执法人员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四是加强执法案卷的规范工作,对所有立案案件按照市局规范程序进行,及时上报有关行政处罚统计数据,落实上级指示,建立健全考核资料。五是做好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