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邑县地震监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负责地震台日常工作及全县地震灾害预防和监测预报管理、应急救援、防震减灾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防震减灾宣传等工作。 | |
住所 | 旬邑县应急管理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王亚周 | |
开办资金 | 6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邑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6万元 | 48.7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应急管理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完善制度建设,细化分解目标任务。今年以来,根据《咸阳市地震局关于印发<咸阳市2022年度震情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我们及时制定《旬邑县2022年度震情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年的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分解任务到人,对《旬邑县地震监测台站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在《网络运行值班制度》、《网络管理和维护制度》《应急响应制度》的基础上,更新了《系统运行、设备检查安全管理制度》,使地震监测台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道路。工作中,坚持领导代班制,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制,有主管领导1名,专职工作人员5名,确保了上下信息的畅通。(二)、加强震情跟踪,提升预警应急能力。充分发挥地震监测台站功能,全年提交地震监测预报报告11份,参加市地震监测中心月会商会11次,电台全年联通率100%,设备稳定运行率100%,针对2022年09月0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我中心积极应对,认真收集我县震情信息、研判舆情,及时解答回应群众疑惑,避免地震谣传事件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对全县9镇1街道的“三网一员”(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防震减灾助理员)工作人员信息进行了更新,将地震监测的触角延伸至每个行政村;今年新吸纳散集村100余人参加“旬邑县地震应急志愿者救援队”,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地震应急救援工作队,为做好地震灾害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加强地震应急演练,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常态化演练工作,学校年度演练率达2次。(三)、丰富宣传载体,充分营造浓厚氛围。始终把《防震减灾法》、《陕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作为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升避险自救能力的重要任务,贯穿于工作全过程,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一是重点人群宣传个性化,在县委党校2022级中青干部培训班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课堂”活动,以“牢记责任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新篇章”为主题,和学员探讨全县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全县中青干部防震减灾意识,增强了领导干部责任使命。以陕西省和咸阳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为契机,动员全县各学校老师和地震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经过充分准备,我县两位选手分别荣获省级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和市级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二是重要节点宣传创新化,在“科技之春宣传月”、“5·12”防震减灾日和“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分别开展了防震减灾知识“赶大集”“一条街”等线下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和“国际减灾日”“早预警、早行动、保平安、迎盛会”主题线上防震减灾知识和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全年发放《地震自救互救常识》、《震灾防护科普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10000多份,营造了人人关心、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三是科普宣传常态化,以旬邑县防震减灾科普馆为阵地,打造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红”打卡地,通过场景模拟,地震体验等方式让参观者享受沉浸式体验,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扩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和范围;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以及各村电教化设备,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制作防震减灾专题节目、微信宣传防震减灾小动画,旬邑公众信息网图文报道、发送短信等方式,广泛宣传重大地震灾害典型案例和应急自救知识,同时,注重官方网站信息宣传报道,全年县级稿件发表7篇,市级稿件发表6篇。(四)、严格履行职能,强化抗震设防管理。按照《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的要求,我中心以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为重心,及时编制普查实施方案和工作制度,联系专家组织技术培训,摸清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底数,为2022年在全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顺利完成贡献旬邑力量。今年,旬邑县港华幼儿园等3所学校被评为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截至目前,我县有土桥中心校、张洪中心校2所学校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马栏镇九年制寄宿学校和旬邑县底庙镇中心小学2所学校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坚持把地震监测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做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累计参加市级地震会商12次,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为全市地震会商提供了可靠依据,使防震知识普及率进一步提升。组建了由100余人参加的“旬邑县地震应急志愿者救援队”,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地震应急救援工作队,为做好地震灾害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加强地震应急演练,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常态化演练工作,使全县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存在的问题:虽然2022年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理论不足,专业能力缺乏、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二是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专业监测设备缺乏,现有设备没有有效的维护保养,专业队伍没有足够的配备及锻炼。三是部分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制度落实上存在重制定,轻落实的问题。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专业素质提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的方式,积极开展干部专业能力培训提升工作。二是利用有效的资金,做好监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设备每月固定保养检修,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联系专业人员,处理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三是严格管理制度。以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指导工作开展,不断完善监测、维护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设备维护保养制、月会商制等各类规章制度,使中心工作在科学管理下,提质增效。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抓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防震减灾能力。采取全方位、多层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形式,紧抓“科技之春宣传月”、“5·12”防震减灾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好地震科普知识“六进”活动;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有效开展互联网+宣传活动;以防震减灾科普馆为载体,组织群众情景模拟入馆体验活动;以“示范学校创建”为抓手,组织开展好“小手拉大手,防震减灾知识进万家”活动。二是抓抗震设防管理,提高群众安全感。继续将地震安全性评价作为建设工程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审核把关。积极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严把图纸审核关、质量监督关和综合验收关,把抗震设防措施落实到民居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三是抓地震监测预报,提人员高业务能力。坚持领导代班、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制,定期开展系统设备检修保养,确保监测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和上下信息的畅通。及时下载数据,认真分析作图,确保数据完整和连续,为会商提供真实可靠资料。优化筛选宏观观测点,培训观测人员,指导观测业务开展。四是抓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公众应急应对能力。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更新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组建应急队伍,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尤其是组织开展好中小学校等人密集场所的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的目的。把“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落到实处,为全县地震灾害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