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健局和省、市疾控中心的指导下,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工作,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年初的预期目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切实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1、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范管理。2、扎实做好党建工作,提高思想素质3、加强各类专业知识学习与培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二)规范管理,全面开展各项业务工作1、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1)截止目前我县共发现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止12月31日,我中心流调组已累计完成个案流行病学调查1545例,完成流调报告1545份,其中完成重点人群个案流行病学调查1422例,阳性病例及密切接触者123例。消杀组在集中隔离点进行环境消杀,共计完成50人次,检验检测组共完成检测新冠核酸标本4285403人份,其中阴性4277264人份,阳性8139人份。(2)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全县备足一个月所需防疫物资,全县储备一个月用量的核酸检测试剂和耗材。(3)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支援、集中隔离观察点工作根据国家多次调整防控方案,中心先后组织人员培训10余次,积极做好技术储备;通过现场培训、远程视频培训等多种方式,共对我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培训500余人次。我中心共有6人次支援西安、神木,开展流调和核酸检测工作,为守护人民生命安全贡献了佳县疾控力量。(4)新冠疫苗接种情况: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上级共下发246355剂次,累计接种240254剂次,累计损耗167剂次,库余5934剂次。(5)集中隔离点开展工作中心共先后派出7名工作人员对佳县疫情防控集中隔离点开展工作,中心作为技术指导部门,为集中隔离观察点制定了场所工作方案、工作制度、消杀制度,同时指导工作人员优化相应工作流程,确保流程简练且有效实施,为广大人民群众筑起一层守护的坚强壁垒。2、计划免疫工作(1)认真抓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工作。以维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为目标,狠抓适龄儿童计免建卡、建证、接种工作,把建卡、建证、接种工作当作搞好计免的基础工作来抓。在全县推广普及定点接种,全部23个接种点实行每日接种,提高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7岁以下儿童建卡达100%。(2)全县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各苗接种率均达到100%。(3)本年度无疫苗接种事故发生,无脊灰及麻疹病例发生。3、流行病管理工作2022年无甲类传染病病例,乙丙类共发病总数:500例,发病率185.19/10万4、艾滋病防治工作(1)医务人员“一对一”关爱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全覆盖。(2)加强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HIV检测及自愿咨询检测(3)加强高危人群干预,提高艾滋病防治的有效性。(4)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感染者随访服务。(5)加强疫情监测报告5、结核病防治工作(1)广泛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活动(2)加强学校结核病的管理(3)加强督导6、卫生监测工作(1)学生营养膳食情况(2)健康素养(3)职业病(4)佳县饮用水卫生监测(5)学生常见病及青少年儿童近视(6)食品安全工作7、地方病防治工作(1)2022年碘缺乏病宣传(2)碘缺乏病监测(3)鼠疫监测(4)布病监测(5)水氟监测(6)氟骨症治疗8、检验检测工作9、健康教育工作10、慢性病防控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免疫规划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全县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开展全年12次冷链运转工作,确保疫苗的贮存质量,有效保障了疫苗接种安全。(二)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质量稳步提升:全县累计报告中无甲类传染病病例,乙丙类共发病总数:乙丙类共发病总数:500例,发病率185.19/10万。(三)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全年来未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四)结核病防治工作有序推进。(五)艾滋病防治工作有序推进。(六)卫生监测工作不断推进(七)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顺利完成了地方病监测项目工作。(八)检测检验发挥“一锤定音”作用。(九)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储备一个月用量的核酸检测试剂和耗材。为了更好地宣传普及疾病防控知识,我中心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经统计,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关于疫情防控内容150条,阅读量达到4万多次,发短信2万条。三、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一)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机构编制人员数已不能适应当前疾控工作要求。未形成良性的专业梯队,预防医学专业人员数量不足,检验人员缺乏,急需一部分预防医学和医学检验专业人员来充实疾控队伍。(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不高一是紧密型医共体与专业公共卫生指导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不够清晰,存在工作脱节现象;二是部分乡镇卫生院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重视不够,仍然存在“重医轻防”思想;三是从事公共卫生人员不足,具体实施人员兼职过多,乡、村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不完善,可操作性较差。四、整改措施:(一)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引进单位急需的预防医学和医学检验专业人员,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二)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体系服务质量。严格绩效考核,将考核成绩与收入挂钩,采取考核不合格人员待岗培训或调离岗位等做法,为引进人才腾出位置,逐步解决人员有序进出等问题,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人才保障。提高信息化水平,降低公卫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公卫人员的工资应与学历、工作年限、上一年度考核结果挂钩,提高了公卫人员的待遇,稳定了队伍、激发了公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公共卫生体系服务质量。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单位疾控工作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狠抓岗位责任制,实施绩效考核,切实保障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建强堪当重任的疾控队伍,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全面发展。(三)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以强化专业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强化督导与技术指导为保障,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规范,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强化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监管,加强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置等工作,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积极开展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确保全县无重点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继续按照省市县文件要求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四)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工作。一是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卫生应急知识培训;二是积极参与组织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三是加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定期开展疫情分析,开展预警与预测;四是建立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加强应急装备与物资的储备,提高对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综合处置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