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佳县老年大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开展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艺术学习、志愿公益服务活动。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西郊2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香艳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佳县县委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62万元 | 82.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佳县老年大学·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2022年,佳县老年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2022年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和全市老干部工作要求,在县委、县政府、县委组织部的领导下,以“办好新时代老年人满意的老年大学”为目标,坚持“12345”工作思路,及以党建引领,争创“一个示范”,打造“两个品牌”,丰富“三个课堂”,建强“四支队伍”,实现“五个提升”,守正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老年大学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升级改造新校区,完成一件佳县“十件民生实事”。2022年,佳县老年大学搬迁被列入佳县“十件民生实事”,县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县老年大学搬迁至原县委党校旧址。县委、县政府、县委组织部高度重视老年大学搬迁改造建设,投资200余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涉老化、专业化改造,新校区占地约1460㎡,学校使用面积和基础设施初步达到省级示范老年大学评估标准,为争创省级示范老年大学奠定基础。期间,市老年大学校长、省老年大学校长到我校调研指导,对此项工作给予肯定。搬迁工作现已完成,2023年春季将在新校区开学。2、精心打造“两个品牌”,办出特色一是打造“东方红梅”党建品牌。以建党百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二十大代表路生梅为党支部书记,以“银发初心”为党建主题,以“四有”为实践载体,引领8支志愿服务队,在县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打造“东方红梅”党建品牌。6月,市委组织部复审验收通过“四星级党支部”,在市委组织部姬宏副部长等领导、专家的指导下,2023年力争创建“五星级党支部”。二是按照市老年大学“一县一品”的要求,持续推进太极拳品牌专业创建。聘请市武协专业太极教练为太极班进行培训,增加太极刀、剑、扇等教学项目,丰富教学内容。组织太极班在白云山、体育场等大型场地演出16次。既展示了我校太极品牌课的丰硕成果,弘扬了传统的太极文化,又为“山水葭州·康养胜地”蕴养了文化内涵。3、激活“三个课堂”,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一是用“学"激活第一课堂(课堂教学)。学政治理论,利用课前10分钟开展诵读政治名著、学习省市会议文件精神20余次思政课,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时政要闻专题学习10次,使老同志政治立场坚定,继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讲好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故事。学专业知识,开设声乐、舞蹈、书法等科学性、趣味性、时代性相结合的课程,助推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跟上时代步伐,享受现代生活,实现老有所学。二是用“乐"激活第二课堂(课外活动)。以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开展文艺演出、大合唱、演讲比赛、观影、书画展、手工环保袋制作等系列活动,引导老年学员唱响时代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展示了我校的优秀教学成果和学员的良好精神风貌,让老年朋友老有所乐。三是用“为”激活第三课堂(社会实践)。利用志愿者协会平台,学员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7次、植树活动2次、助力中高考2次、助力省十七运火炬传递1次、开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下乡演出2次,及保护母亲河、关爱老人、医疗健身等活动16次,2022年累计活动30余次,300余人参与,受益者约1000余人次,充分把教学成果转化为生动的社会实践,让老年人继续融入社会、发光发热,实现了老有所为。4、建强“四支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树立“管理者+服务者”的理念,严格管理制度,深入学员中去摸情况、听意见、找对策,把学员满意度作为教学成效的标尺。加强与市、县区学校交流,赴绥德、米脂老年大学交流学习,锻造务实高效的管理队伍。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教师量化考核办法》,对教师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三是加强班委会队伍建设。班委会成员都能引领示范,乐于奉献、善于沟通、团结学员。四是加强学员队伍建设。采取校内制度管理、校委会宣教管理、道德引领等多种方式,带动学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成为了一支德艺双馨的“老年大学生”队伍。5、实现“五个提升”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实现理想信念提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创建“东方红梅”党建品牌;把支部建在班级上,成立班级临时党支部七个,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余次;多次开展朗诵会、报告会、座谈会,向学员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凝聚奋进向上的蓬勃力量,实现理想信念提升。二是通过“六个一”,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水平提升。即开展一次教学观摩,一次学员代表座谈会,一次班干部座谈会,一次学员满意度问卷调查,一次教学计划和教案评比活动,一次期末教学成果检查,从而提升了管理水平。三是强化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促进制度化建设水平提升。健全完善《佳县老年大学制度汇编》《班主任量化考核办法》等各类制度6项。四是促进信息宣传水平提升。向省市老年大学公众号等媒体发表各类宣传稿件26篇,参加各类征文、书画展32篇。五是丰富志愿服务内容,老干部余热作用发挥提升。建立医疗健身、助学支教、法律宣讲、科技普及、文艺演出、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扶贫帮困、环保卫生8支志愿服务队,划分7个服务区,创建老年人发挥余热平台。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我校以“银发初心”为党建主题,以“四有”为实践载体,引领8支志愿服务队,在县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打造“东方红梅”党建品牌。组织太极班在白云山、体育场等大型场地演出16次。既展示了我校太极品牌课的丰硕成果,弘扬了传统的太极文化,又为“山水葭州·康养胜地”蕴养了文化内涵。利用志愿者协会平台,学员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7次、植树活动2次、助力中高考2次、助力省十七运火炬传递1次、开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下乡演出2次,及保护母亲河、关爱老人、医疗健身等活动16次,2022年累计活动30余次,300余人参与,受益者约1000余人次,充分把教学成果转化为生动的社会实践,建立医疗健身、助学支教、法律宣讲、科技普及、文艺演出、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扶贫帮困、环保卫生8支志愿服务队,划分7个服务区,创建老年人发挥余热平台。6名老年志愿者荣登佳县好人榜。三、存在的问题1、乐器、音响、黑板、太极剑等教学器材较少,影响开展正常教学活动。2、开设专业较少,不能满足更多老年人的兴趣爱好。3、教师队伍不稳定。其一:老年大学的教师都是根据课程需要临时聘用的兼职教师,教师专业能力不足,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其二:聘用的教师不固定,经常性的更换,教师缺少责任感和使命感。其三:教师的待遇不高,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四、整改的措施1、积极上级申请,加大资金投入,配齐教学设备,满足教学需求。2、新增太极等专业,开设短期培训班,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计划开设理论学习班(每—阶段的形势教育、方针、政策等)、文化提升班(日常英语交际、演讲与口才、文学鉴赏)、养生保健班(常见病的预防、突发病的急救、科学锻炼)等,在此基础上,举办大合唱、健身操等各种社团活动,打造老年大学品牌,让学员有自豪感,吸引更多人员加入老年大学。3、建立老年大学教师人才信息库,储备师资团队,稳定师资队伍。一方面把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有真才实学、有教学经验、有意向来老年大学任教的优秀教师统一登记管理培养,保证师资力量。另一方面优待任教年限较长的教师,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教师安心工作。五、今后的打算1、搬迁新校区后,2023年在新校区开学。2、创建五星级党支部。3、打造一个标准图书室。4、增设绘画、剪纸等专业,扩大太极拳等课程的办学规模。5、组织志愿者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义诊等活动,深入社区、农村为群众办实事。今后,我校全体师生将团结一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让我校的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