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佳县> 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06 10:45
单位名称 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中职学历人才,开展职业学历教育相关培训工作。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申家湾1号
法定代表人 马翔伟
开办资金 9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佳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09.62万元 3383.7万元
网上名称 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校继续学习贯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以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重点,贯彻落实《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提出措施,努力开创我校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初步改善办学条件,招生、就业有所起色。本年度,继续改善学校实习实训场地,初步建立心理咨询室、钢琴房;向上级部门申请增加计算机数量和补充专业课教师,以便满足学校、教师正常教学的需要。组织教师走村入户、下乡招生宣传,同时做好助力中考服务,让老百姓们了解职业教育,选择在家门口的职业高中就读,新生入学人数达72人。我校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有针对性的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2022年学校毕业生35人,其中22人考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1人考入西安体育学院,其余12人选择服务行业就业,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赢得工作岗位。(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校领导班子坚持每月一次集中学习研讨,完成政治学习任务,学习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及政策文件。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大整顿,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与教师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学校坚持上好德育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加强对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定期召开学生思想、纪律教育大会,有针对性地及时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正面教育,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加强教学管理,落实两个常规。完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学检查。组织备课笔记检查、作业批改情况检查、期末教学满意度调查、客观真实的了解学校常规管理及教师教学状态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进行量化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健全课堂教学监督机制,安排考勤考课,严格上课规范,并做好上课登记。严格执行教师出勤考核、班主任提前到岗自主考核、班级管理考核、教师教学绩效考核等考核制度。(四)加强教学教研,打造优秀团队。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学习教师礼仪规范及优秀教师的事迹,树立榜样,表彰先进,提升教职工的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由电教室负责,组织教师们参加省市县的微课大赛,有三位教师参加了省级微课大赛,有两位教师参加了市级微课大赛。由校教研室牵头,两位教师顺利结题县级课题,三位教师顺利结题市级课题。(五)推进法制教育,创建平安校园。学校定期组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宣传、交通安全专题报告、“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教育、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安全逃生演练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安全教育网络平台中的知识竞赛等。每周安排两名学校中层领导值周,全面检查学校各项工作,实行陪餐制度,保障学生饮食安全。出台楼管负责制,全面负责学生休息时间的管理,督促打扫好宿舍卫生,协助值周领导、班主任管理学生的两睡及其他管理。每周一次拉网式校园安全排查和校园周边环境整顿,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继续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食品安全,建立健全了校长带队、政教处和各级部、各科室相配合的检查值班机制,从学生起床到晚上就寝,各个岗位值班值守实现无缝对接。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病事假原因追查制度。(六)强化技能培训,服务社会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有针对性的实施培训。采取集中办班与分散讲学两种形式进行培训,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不定时、不定点,灵活培训。将电子商务培训、剪纸培训、母婴护理培训、驾驶员审验教育培训、消防知识培训等纳入培训类别。在疫情肆虐期间,我校教师纷纷出征,在榆林、县内援助抗疫一线。(七)落实送温暖工程,保障教职工身心健康。学校工会履行工会职能,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休闲娱乐活动。给职工会员购买健康保险,在节假日送上慰问,切切实实完成了帮困送温暖工作。(八)强化党建工作,加强党史教育。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创新理论,以及中、省、市、县等上级党组织的相关文件精神。按照上级要求,过好党内组织生活,认真开展好“三会一课”,积极组织好“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会”等有关活动。做好党建服务群众工作,在广大教师队伍中培育和发展党员。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学校的招生工作取得了突破,目前在校生人数119人,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班三个,学生日常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专业建设有了新的规划,结合我县县域发展情况,我校开设了旅游专业、音乐专业和美术专业;改善办学条件,缓解学生实习实训短缺局面。2022年,职中人齐努力共奋斗,积极组织、参与各方面活动,组织教师们参加省市县的微课大赛,有三位教师参加了省级微课大赛,有两位教师参加了市级微课大赛。由校教研室牵头,两位教师顺利结题县级课题,三位教师顺利结题市级课题。组织学生们参加征文比赛,高三、高二学生均获得奖项。同时学校内部也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教育教学活动,也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发现了不少突出的人才。2022年学校毕业生35人,其中22人考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1人考入西安体育学院,其余12人选择服务行业就业,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赢得工作岗位。三、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是:1、在常规教学的管理和落实上,创造性还不够,需要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校本研修上,教师还不能自觉提升自身的文化和专业素养,仅仅当做评定职称的条件,功利性强。2、学校教学场地有限,设施陈旧,不能满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学需要。教室多媒体使用环境有待改善;信息技术人员配备稍嫌不足;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及教学资源管理有待加强等。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学校现有设备的作用,并根据上级部门检查中指出的问题,创设更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及管理环境。3、教师们外出交流学习较少,且年龄结构偏大,导致教学经验及技能不能及时更新,专业教师严重缺乏,有待聘请年轻的专业课教师。四、整改措施:1、教育教学工作的逐步规范和加强。学校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建设一套切合实际,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指标要求,开齐开足课程,丰富校园生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不断细化处室职责,夯实任务,规范管理。2、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将根据职业教育实习实训配置要求,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投入,完善办学场地,增设教学设备,逐步向标准职业化办学靠近,同时增设汽车维修、机床一体化等短期培训的相关场地级设备,结合目前县域发展需求,大力开展短期培训,选好培训专业,扩大培训规模。3、要继续强化教职工管理,逐渐引进人才,改变教职工年龄偏大的局面。加强专业教师的校本培训和研修,学校搭建平台,建立具体的激励机制方案,将校本研修落到实处。五、下一步工作打算:“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第一、抓好招生,扩大办学规模。制定招生计划及可行性方案,招生对象由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扩大到高中毕业未升学的学生和社会青年,动员全校师生利用微信等宣传职业教育;组织教师招生宣传队进校园、走基层,与初中毕业班班主任座谈、利用家长会来宣传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未来就业导向,让更多家长与学生提高职业教育的认识,转变观念。第二、建立健全办学场地和学生实训场地。良好的办学条件是基础,实训室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技能的主要场所,配备好各专业实训室,以满足学生们的实训需求,从而提高其专业技能。第三、丰富学校文化,注重学校长足发展。每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团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开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开展学校发展献言献策活动,注重学校内涵发展,使学校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第四、通过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制定教师培训计划,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学科专业研究、课题研究等,定期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积极支持鼓励老师们进修学习,利用网络媒体进行远程培训等方式,让我校的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学习与交流,使教师们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我校始终深入贯彻党的职业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努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