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中心

陕西省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06 09:52
单位名称 陕西省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省医疗保险办理提供服务。全省医疗保险业务统计、基金报表编制;省级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经办服务;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工伤医疗、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协议管理。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建设东路3号
法定代表人 张晓茹
开办资金 317.8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医疗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3万元 202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程序进行法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省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中心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医保领域重点工作任务,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以年度目标任务为导向,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统一规范经办体系,提升经办服务能力,优化异地就医服务,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推动“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任务,努力打造温暖舒心人民满意的医保经办服务。一、以体系建设为抓手,促能力提升协助落实省长批示要求,推广旬邑经验,健全完善村镇两级经办力量,“省市县镇村”五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覆盖率达到至90%以上,“15分钟医保经办服务圈”基本建成。不断规范全省统一经办标准。实现全省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10类29项,事项名称、编码、办理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服务标准“六统一”。出台《陕西省医保经办窗口服务基本要求》,规范工作人员着装举止、服务标准,优化经办大厅配置,打造全新医保形象。推动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将8项经办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办理,医保服务更加暖心贴心。医保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60%以上。积极推进高频业务“跨省通办”,生育保险待遇核定与支付“跨省通办”已经完成线上测试。规范梳理协议文本。不断规范协议管理和完善协议内容,在协议条款和违约责任中加入中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内容,让协议管理更加精准规范。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规范建设专项行动,目前正在组织评估检查。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工作的通知》(陕医保办函〔2022〕55号),创新建立省内异地就医预付金制度;调整省内异地就医各市间资金结算为省中心结算,发挥省中心结算管理作用;取消区县异地就医资金划拨环节,压缩资金拨付时限,减轻各级经办和医药机构垫资压力。近期又联合省财政厅印发《陕西省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我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规范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服务。二、以行风建设为突破,促问题整改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医保局决策部署,以落实医疗保障领域重点任务和优化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深入扎实开展医保系统行风建设。制定下发《2022年度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工作方案》,先后召开工作推进会和专题培训会,结合“百日百县”督导调研对全省121个市(县)行风建设进行全面体检,归纳5大类29个问题,并加以整改。突出问题导向,瞄准薄弱地区,采取各市(区)交叉检查监督和委托第三方机构专业评价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107家县(区)级医保经办机构进行明察暗访,以体验式评价、群众满意度测评、“好差评”评价结果及“百日百县”督导调研行风问题整改情况等4部分检查内容为重点,多角度测评了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情况。开展全省医保经办机构业务电话调查专项行动,对全省各级经办业务电话公布情况进行2次全覆盖检查,实现“检查—反馈—整改—验收”全流程闭环管理。培树行风文化,认真总结经验。收集各地行风建设亮点20余个,并计划在全省推广。坚持奖优罚劣,结合年度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整体要求和省市区专项评价结果,在全省范围内评选出县(区)级优质服务示范窗口22家,行风建设先进个人36名,并通报表彰,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关注行风、践行行风、促进行风的良好氛围。在收到国务院督查组反馈问题后,即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手工报销积压件“清零”行动。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医保结算进度的通知》,并建立了长效督导机制。要求全省各级医保部门严格落实国务院督导检查工作反馈问题整改,将清理积压件与省局开展的“走千家、访万户”助医帮困活动紧密结合;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台账,建立“日调度”制度督办“清零”进度;下派工作组到基层医保部门督查指导,夯实积压件“动态清零”责任。对照国家医保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要求,优化经办环节各流程,对特殊材料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大事稳办,容缺受理限时办结,确保每一笔报销业务按时完成;加强手工报销经办力量,将积压件分解至人头,延长办公时间,组织相关业务骨干,对信息系统、个人账户等影响制约手工报销的个性问题,采取一事一办形式,及时联系系统运维人员或参保群众,共同排查解决。通过全省各级经办人员的努力,于9月2日完成全省所有积压件排查工作,并完成积压件“清零”攻坚工作任务。以积压件“清零”为新的工作起点,分类梳理堵点痛点,协调信息、参保、待遇部门,采取线上线下联动、业务部门之间协调、多种支付方式并存,穷尽一切办法提速办,坚决消存量、控增量、防变量,确保不出现新的积压件。印发《陕西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加强医保手工报销管理工作的通知》、《陕西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建立医保手工报销结算报表的通知》,着眼标本兼治,进一步规范医保手工报销管理工作,建立全省医保手工报销结算情况常态化报送制度,建立工作台账,推动数据监测、报送工作常态化,切实做好手工报销的提速办、消存量、控增量工作,巩固动态清零成效。三、以惠民利民为核心,促精细化管理根据2021年第24次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以及省市医保移交工作领导小组专班会议精神,积极推进省市医保业务移交工作。组织召开业务移交参保单位培训两次,培训近800余人,医药机构培训会两次,培训近3000人。梳理汇总并将713家参保单位,16.9万人参保人和2742家省本级定点医药机构(其中药店2418家,医疗机构324家)移交西安市医保经办中心。高标准完成省本级财务清理移交审计工作,并与西安市医保中心举行座谈会,就省医保移交西安市属地管理前的医保费征缴,厅级干部待遇等问题进行明确。平稳推进异地就医工作。完成2022年度省际间异地就医预付金的确认及收付。同时完成省内10个地市跨省异地就医预付金的调整。不断扩大异地就医定点医药机构覆盖范围,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达到2440家、定点药店11919家,全省异地就医备案282.05万人次,直接结算880.08万人次;异地门诊及药店购药726.44万人次。截至11月15日,已有158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业务,实现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统筹区全覆盖。积极开展支付方式改革。制定印发我省《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规程(试行)》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规程(试行)》,9月份召开全省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工作调度培训会,就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成果和经验进行了分享和汇报交流,进一步加快推动我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步伐。协助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工作。积极与“一件事一次办”牵头单位沟通联系,完成了方案制定、业务梳理工作。协调技术服务中心推进数据平台搭建改造和测试工作。四、以费用保障为支撑,促疫情防控疫情期间,推行“不见面”服务,要求各市(区)向定点医疗机构预付费用,确保不因费用问题影响患者治疗。按期完成跨省新冠肺炎患者信息上报、参保信息确认和费用清算工作。完成3轮新冠肺炎患者跨省医疗费用财政补助资金汇总和申报。完成2022年度上半年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的清算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