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康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业发展提供综合执法保障。履行农业部门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职能监管<种子/种畜禽/农药/兽药/饲料及添加剂/肥料/农产品质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处理跨县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和大案要案督查农资专项治理和投入品监督抽查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及涉农法律法规宣传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考核和人员业务培训 | |
住所 | 安康市汉滨区陵园路1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继瑞 | |
开办资金 | 18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6.49万元 | 174.9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安康市农业综合执法.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278人次,检查农产品生产基地847家,农资经营门店1420家次。二是全面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终端669家,命名了80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标杆生产主体。三是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使用追溯二维码标识40万余份,开具各类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11.22万余份,年度评选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诚信企业20家。2.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出成效。一是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活动,全年出动执法人员2900余人次、执法车辆150余次,累计巡查120余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420家次。二是创新性开展执法检查活动,严格市场准入,对经营主体实施“一业一查”,全市种子经营网上备案全面实现,兽药经营严格实施质量管理规范(GSP)(4G质量规范)和二维码追溯监管。三是抓好平安农资市场(绿色生资)创建工作,年度评选平安农资市场(绿色生资)12个。3.渔政执法和十年禁渔工作亮点纷呈。一是完善渔政执法智慧监管平台,建立“平台预警—手机推送—现场处置”的闭环工作机制,平台预警线索3087件,其中疑似垂钓2347件,疑似捕鱼31件,截至目前已全部处理。二是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执法人员、护渔员、飞手等业务能力,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三是建立镇村吹哨制和首问负责制,对全市529名护渔员采取“定人员、定水域、定职责”网格化管理。四是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活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万余人次,执法车辆1506辆次,船艇372艘次,检查水产品销售经营点、渔具店、餐馆等经营主体386个次。五是开展禁捕系列宣传。组织十年禁渔知识“六进”宣传月活动,针对重点水域开展了“亮、拉、合”专项行动,在新闻媒体累计刊登禁捕报道100余篇。4.生猪屠宰动物卫生执法工作扎实有效。一是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百日行动,查验生猪调运车辆2584辆,查处生猪运输案件4起,罚款1.32万元。二是开展屠宰行业“强监管保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涉嫌私屠滥宰易发多发区域15处,突击检查244余次,出动执法人员702人次,立案2起,涉案生猪产品约0.47吨,下发整改通知书2份,依法取缔生猪私屠滥宰窝点5处。三是推进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室为民服务站工作,免费为群众开展禽蛋类产品检测服务。5.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和案卷评查能力再提升。一是全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实现“三统一”,即执法标志统一更换、办公标识统一装饰、执法服装统一配发。二是开展了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技术比武和行政处罚优秀案卷评查,全市农业综合执法系统农业行政处罚案卷中,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案卷2卷,省级优秀案卷5卷。6.法制宣传和普法活动有声有色。一是结合职能开展法制宣传和普法活动,累计宣传、培训87次,印发宣传资料29967份,悬挂标语横幅72条(幅),展板120多块,举办培训110场次。二是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结对子”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7.宅基地执法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办理宅基地执法线索案件66件,立案查处15件,结案3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成效,全市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单位516家,全市90%以上的主体已纳入信用体系。2.农资打假及专项治理活动深入开展,累计查获各类假劣农资741.4公斤,其中种子421.4公斤、农药68公斤、饲料240公斤、兽药12公斤,年度评选平安农资市场(绿色生资)12个。3.渔政执法和“十年禁渔”工作成绩显著,检查水产品销售经营点、渔具店、餐馆等经营主体386个次,清理各类非法网具、钓具482件,查办违规案件48起,涉案人员80人,行政处罚13.03万元。4.开展兽药残留为民检测活动,共检测禽蛋类产品200余批次,现场出具检测报告200余份,接受咨询来访市民1000余人次。5.结合职能开展法制宣传和普法宣传活动,指导培训人员2795人次,接待咨询群众43280人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部分县区执法执法人员不足,力量不强,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高。2.改进措施:加强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选拔优秀专业人员充实执法队伍。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强化源头管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年行动”专项整治,集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办案力度,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开展“学法用法示范户结对子”活动,命名表彰1000户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3.加大执法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组织各县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农资打假和渔政交叉执法;与相邻省市开展2次“禁捕”联合执法,增强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3月被陕西省农业检验检测中心评为2021年度全省农药质量抽检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