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石泉县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城市环境卫生运营与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监督与违章处罚;城市环境卫生作业管理;收取垃圾处理费。 | |
住所 | 石泉县城关镇杨柳大道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王海侠 | |
开办资金 | 114.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石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4.51万元 | 399.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石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加强对环卫设施设备的管护和投入力度。一是专门安排一名副所长专门负责县城和南部区域垃圾场的规范运营。确保垃圾处理环节运行正常。二是安排专门的保洁人员,定点对县城40余公厕加强日常管护。每日发放公厕保洁日常检查表,由相关管理人员评定打分。实行公厕制度、保洁员和管理员电话同时上墙,主动接受市民监督。三是落实专门人员对县城规划区内所有破损垃圾桶、果皮箱、垃圾箱、垃圾车进行分批分步骤更换、冲洗、消毒。尤其对向阳大街、北环路、滨江大道、杨柳大道、文化路、老街全段400余个垃圾桶做到了周清洗,确保污垢不积存。截止现在已更换破损垃圾桶300余个、维修加固垃圾箱50余次;四是更换县城樱花广场、春潮广场、老街果皮箱60余个,江南片区新增果皮箱20余个;五是新增二合一的垃圾分类宣传展板暨垃圾分类亭13处;六是规范管理环卫工人公租房。发挥好公租房这个硬件资源,为稳固环卫工人队伍提供保障。确定一名管理人员负责,每月开展一次入户安全检查,并将安全告知书上墙。同时,公租房管理制度、管理员电话在楼道口醒目位置张贴。(二)持续巩固各类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城镇周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一是自加压力,克难攻坚,加大对城区向阳大街、环城路、滨江路等重点路段及老街和秦巴风情园两个景区的清扫保洁冲洗频次。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二是配合创建办、城镇管理监察大队等部门开展城乡结合部各类综合整治活动。累计清除卫生死角30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150余处,城区周边卫生状况明显好转。(三)做好生态环保相关工作。一是做好道路扬尘管控工作。实行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地毯式吸尘、定时段清洗、全方位洒水的“五位一体”作业模式,每天道路洗扫车对城区道路实行2次清扫,多功能抑尘车沿关键路段喷洒降尘,所有路段每天洒水降尘不少于 4 次,特殊天气和时段(PM2.5和 PM10居高不下时)全天候作业。二是对全县11个镇10个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整改工作进行“回头看”。对省住建厅反馈的我县13个疑似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卫星图斑到现场核实,现已全部整改到位并销号。(四)认真做好省级病媒生物复审工作。一是重点对城区街道、公园广场、省道、国道沿线市容市貌及城中村、居民小区及城乡结合部居民院落、河道沟坎、江(河)沿岸环境卫生开展综合整治。二是重点对环卫设施开展防蚊蝇消杀,灭鼠工作。(五)积极进行垃圾处理费征缴。为确保垃圾处置费足额收缴到位,所上将此项工作列为下半年工作重点。专门安排三名管理人员对城区内商户、门店、宾馆、医院、饭店、餐饮企业入户征收卫生费。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六)做好餐厨垃圾分类工作。为确保县招商引资的餐厨垃圾处理厂按时竣工投产,确保餐厨垃圾原材料供应,分别征求了餐厨垃圾相关职能单位意见,制定出台了《石泉县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法规性文件,住建、城管、市场监管三家单位成立联合督察组,分片区召开各餐饮单位、商户、学校、医院负责人会议,讲解餐厨垃圾分类要求以及如何分类。并就餐厨垃圾投放时间,收运时间、存放地点都做了明确宣讲。同时,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对不按规定分类和投放的商户加大曝光处罚力度。自7月1日以来,该企业已正式投产。我县已形成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全流程垃圾分类操作模式。(七)加强对县城及南部区域垃圾处理场规范化管理。一是定期组织两场职工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垃圾处理规范化流程;二是明确岗位职责,夯实安全责任。对渗滤液处理站等重点部位做到日日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限时整改。全力确保全年无安全事故。坚决守好环保底线;三是认真做好垃圾处理工作,实现垃圾填埋日产日清,无堆积,不过夜。2022年1-10月底,县城垃圾处理场累计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2.7923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9%,渗透液达标出水2.0762万吨。南部区域垃圾处理场累计处理量为3185.05吨,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2962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渗透液达标出水3496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常态化做好卫生保障工作。重点对县城核心区、古堰杨柳片区、江南七里片区(含江南湿地公园)和北辰公园片区的道路广场、老街和秦巴风情园两个景区内清扫保洁,垃圾收运。突出抓好国家级、省级、市级高标准现场会卫生保障工作。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没有收到任何负面清单。多次获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服务成效明显。(二)积极受理办结群众信访投诉。截至目前,累计受理12起信访案件,其中安康市12345工单10件,县转办案件2件,均办结到位。(三)加强对环卫设施设备的管护和投入力度。一是专门安排一名副所长专门负责县城和南部区域垃圾场的规范运营。确保垃圾处理环节运行正常。二是安排专门的保洁人员,定点对县城40余公厕加强日常管护。每日发放公厕保洁日常检查表,由相关管理人员评定打分。实行公厕制度、保洁员和管理员电话同时上墙,主动接受市民监督。三是落实专门人员对县城规划区内所有破损垃圾桶、果皮箱、垃圾箱、垃圾车进行分批分步骤更换、冲洗、消毒。尤其对向阳大街、北环路、滨江大道、杨柳大道、文化路、老街全段400余个垃圾桶做到了周清洗,确保污垢不积存。截止现在已更换破损垃圾桶300余个、维修加固垃圾箱50余次;四是更换县城樱花广场、春潮广场、老街果皮箱60余个,江南片区新增果皮箱20余个;五是新增二合一的垃圾分类宣传展板暨垃圾分类亭13处;六是规范管理环卫工人公租房。发挥好公租房这个硬件资源,为稳固环卫工人队伍提供保障。确定一名管理人员负责,每月开展一次入户安全检查,并将安全告知书上墙。同时,公租房管理制度、管理员电话在楼道口醒目位置张贴。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一)环卫工人年龄普遍偏大,用工风险增加。(二)环卫精细化管理能力有待提高。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及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死角环境卫生质量与全县环卫整体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环卫精细化管理需要进一步向这些区域延伸。改进措施:(一)提升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抓长效,不断提升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在道路清扫保洁上落实“五位一体”、“522”精细化清扫保洁措施,加大机械清扫保洁力度,在垃圾收集清运上,不断增加垃圾收集清运频次,优化收运模式,完善收运体系,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二)加强行业形象建设,提高环卫队伍素质。一是加强环卫人员业务培训,以提高对社会服务的质量,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与培训,建立一支能力过硬的的环卫队伍。二是加强个人素质的提升,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加强清扫保洁力度,确保城区环境整洁。认真做好县城环境卫生工作,加强县城各路段清扫保洁,野广告清理工作,卫生死角的综合整治,确保县城干净、整洁。(二)强化工作督导,狠抓落实到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路段巡查人员、考核、问责力度,使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三)加强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利用各种节日及宣传日,加大综合信息宣传力度,环卫工作正面宣传,扩大社会知晓度,提升群众满意度,及时宣传环卫所队伍建设和环卫工作的突出成绩。大力宣传整洁卫生、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教育、公德教育,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健康意识,革除陈规陋习,养成科学、健康、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0年3月被县妇联单位评为“石泉县抗击疫情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2.2021年3月被安康市妇女联合会单位评为“安康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