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石泉县后柳镇中心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石泉县后柳镇集镇 | |
法定代表人 | 柯宝林 | |
开办资金 | 1090.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石泉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26.61万元 | 1697.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石泉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抓德育促成长,推进学校健康发展。我校德育工作结合校情和乡情,以“上善若水”校训为基石,“善水”“若水”文化为依托,设立课程育人、环境化人、活动树人为主的“水韵”特色系列德育活动。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幸福的人”的德育目标。1.课程育人,海纳百川。课内做到两个加强: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强化正面教育的力量;加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做到课程育德。课外实现两个提升:一年来,围绕传统节日及纪念日,开展《水韵中秋,润泽童心》、《水韵花卷迎国庆,童心共舞爱国情》、《水韵敬老心,情满九月九》、第一届水韵跳蚤节《逛不完的市场,淘不完的精彩》、《水韵超市开个记》活动、《茶香千里,爱送心里》留守儿童生日会、《美好“食”光,技能“厨”彩》厨艺大比拼活动、《水韵端午,传承文化》、《一起“趣”旅行》研学远足活动、《让阳光照亮校园》儿童心理健康等活动。做到学习教育类活动针对性强、心理健康疏导类教育有的放矢、感恩励志品德类活动催人奋进,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有效融合,实现“课外教育”“质”和“量”的有效提升。在“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的引领下,学校以“一月一主题”为主,多种方法为辅的形式,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例如:开笔养正蒙童雅行开笔礼活动,通过庄重的仪式,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经典为伴,与圣贤同行!“水韵画卷迎中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活动,让学生不仅在学校感受传统节日,纪念日的氛围。体验丰富的课余活动。更是在加强少年儿童的政治思想组织教育,向他们渗透红色基因,让祖国的红色江山代代相传。开展爱心守护希望同行,跳蚤市场等活动更有针对性的为少数留守寄宿儿童,送去温暖,充分的照顾他们的心理,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孩子们的心理向健康的状态发展。希望他们在后小大家庭的爱心守护之下,健康成长。开展“水韵之星”活动,以“水韵之星”和“水韵币”为载体。建立“水韵之星”光荣榜,和“水韵币”储存卡,校级“水韵之星”按月进行集中展示,“水韵币”可真实在水韵超市兑换物品,后续,我校还将利用“水韵币”开设水韵银行,水韵店员等一系列水韵特色项目,带动全校学生更快更好更优成长。让“水韵”德育文化德育活动,以“水滴石穿”的形式不断积累,滋润师生心灵。2.“主体”与“两翼”相结合。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为“两翼”的有机结合。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促内联外开辟思想教育实践基地,定期开展活动,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成立“家长委员会”,一年来集中召开家长会4次,线上家长会3次,入户家访户户到位,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了解家长对学校办学的建议和意见。3.“队伍主抓”与“全员参与”相结合。坚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一是做好三个培养:德育主干人员专业培养,此为树干;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德育素养培养,此为树枝;学生干部培训,此为树叶。二是全体教职工根据“水韵之星”考核办法参与学生思想教育量化考核工作,根据参与度在年终考评适当加分。三是设立“红领巾监督岗”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引领示范、监督检查作用,培养学生参与管理能力,增强了学生做文明学生的意识。(二)立足课堂,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县局教学“五个有效”为指导,围绕“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精心准备教学设计,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与“有效备课”两个主题开展系列工作。1.做实“半日教研”。做到时间有保障、研讨有主题、研修有成果、能力有提升、同伴共成长。围绕“五个有效”、聚焦“减负增效提质”,开展主题研讨、教材研读、课例研讨等活动提高老师的研修水平。2.做实常规教研。每月根据研修计划开展研修活动,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通过研训教师能力有提升,专业素养有成长。3.以赛促改助成长,课堂教学提效率。学校把课堂作为改革的主阵地,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系列课堂研讨活动,课后评课议课活动,确立以后努力和改进的方式和方法,努力提升教师课堂效率。本年度,我校有四位教师在全县教学创新大赛中分别取得一、二、三等奖。完成预定目标。(三)抓党建强师德,强化队伍管理。支委班子业务精湛,知行合一,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辐射引领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领导班子能以“三爱”精神为抓手,率先垂范挑重担,在全体班子成员带领下,教职工无任何违反师德师风的现象发生。(四)抓实安全工作,助推学校平安发展。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以师生的和谐发展和校园的平安稳定为目标,实行闭环式管理,以“1223”为抓手,开展系列工作。“1”坚持一个常态。疫情防控常态化开展。“2”抓住两个时段。开学和期末、到校及离校。开学做好收心教育,期末强调假期安全注意事项,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监护管理责任。到校做好晨午检工作,做好缺课跟踪,夯实班主任责任。离校做好安全强调及注意事项。“2”做好两轮摸排。一轮摸排在校学生上下学、冬季取暖情况。二轮摸排节假日学生在家监护情况,对易致贫户、留守儿童、无父母监护学生重点摸排。排查情况及时给镇政府、派出所和村委会反馈,争取协同监管,取得较好效果。“3”开展三项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一是根据时间节点,开展“安全日、安全周、安全月”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二是开展“疫情及传染病防控”主题教育活动,让健康知识进课堂,让防疫知识进头脑。三是开展“安全及应急演练”主题教育活动,防范于未然,时刻紧绷安全之弦。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教学常规工作稳步推进。每学期四次教学常规检查,从严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校本研修活动固定时间、地点围绕主题持续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2.各项创建任务顺利完成。陕西乡村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按期完成文明办的网传任务,达到合格;乡村少年宫建设完成年度考核目标,顺利接受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年度评估。3.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学校注重全面育人,成立了20个学校兴趣小组社团,采取学生自主选择、走班开展活动的形式进行,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培养。学生各科成绩进步明显。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德育体系不够完善。本学期德育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但是在“水韵”文化和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德育工作开展和学生受益面以及全体教师的参与度上与预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后期将会修改完善方案、形成系列德育工作体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2.中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有待再提升。教师流动比较大,青年教师成长缓慢,教师队伍活力还没有完全激发。3.学校质量有待再提升。总的看学校能够正常运行,但与同类学校相比,差距较大。(二)改进措施。1.修改完善方案、形成系列德育工作体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2.计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创造培训提升的机会,让他们的成长有方向;通过“青蓝工程”,遴选教学导师和班务导师,让他们的成长有帮助;通过技能竞赛,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让他们的成长有动力。3.严格落实学校制定的《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规划》,全体教师齐心协力,从日常常规工作做起,稳步推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在党建引领上下功夫。学校将围绕“党建+”来引领学校方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以党建引领学校工作,确保办学方向正确、学校决策正确。2.在“三个课堂建设”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以生本为主体的“水润课堂”模式。追求一课一得、一课一练,日积月累,最终“水滴石穿”。加强第二、第三课堂管理,整合学生需求和校内外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兴趣特长,丰富校园生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3.在质量提升上下功夫。引导教师树立新的质量观,群策群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中心,以“三个课堂建设”和系列活动为载体,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