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岚皋县> 岚皋县进校教研室

岚皋县进校教研室

发布时间: 2023-03-02 17:27
单位名称 岚皋县进校教研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从事教育、教学、教研和教学管理以及教师继续教育等工作
住所 岚皋教育体育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邹文庚
开办资金 2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岚皋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03万元 13.3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岚皋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抓好党建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凝聚力。联合基层学校开展了5次主题党日送教活动,联合工会慰问退休职工18人,组织观看《万里归途》等爱国影片,宋刚先被评为陕西省教科研先进个人,伍庆被评为安康市第三届有突出贡献专家,张莉被评为安康市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县教研室被评为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4人被聘为县级督学,六所学校被授予首批立德树人示范校和第二批立德树人基地校。这些活动的开展和成绩的取得进一步增强了大家敬业爱岗的奉献意识,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二)强指导,实现校本研修的三个“深度融合”。本着前沿、实在、有用、实效的原则,顶层规划,建议方向和内容,实现了校本研修三个“深度融合”:一是课程标准与质量评价的深度融合,引导教师认真学习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教育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将学习新版《课程标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师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通过教研组集体学习新版《课程标准》,带着《课程标准》的思考研读教材,知晓编者意图;同时,组织学习部颁《义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让老师明白教学质量不仅仅是学科成绩,更重要的是育人的质量。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工程是国家和省市教育规划的重要内容,教师只有通过校本研修熟悉并掌握信息技术,自觉将信息技术的运用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教研室与电教中心联合组织了全县1400余位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2.0的培训,最终人人合格;为了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参与热情,教研室组织了中老年教师课堂实录展评活动,66位教师提交了作品,59余位教师的课堂实录被充实到岚皋县教育信息化平台资源库中。三是课题研究与专业成长深度融合,2022年推荐学科类教学设计、论文等优秀教育成果25件参加省市评选,获奖20件;指导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课题及主题研修结题与申报工作,省、市课题累计结题13项、立项8项,主题研修结题70项,安康市教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立项9个。这些工作的开展基本实现校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良好教科研氛围,提高了教师教科研水平。(三)聚“质量”,推进学校转变“质量关”。 随着新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特别是2022年我县接受了国家对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质量评价监测,结合当前“双减”力度不减的情况下,我们认识到,教学质量不仅仅是成绩的高低,更是育人质量的高低。我们深入学校开展质量督导和评估,重点抓了“三个提高”:一是强化常规教学视导,提高视导内涵和指导外延。对16所学校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调研工作,累计推门听课64余节次,查阅教学常规与管理常规档案等资料200余份,查看作业1000余本,召开座谈会16余场次,以查促改,力推学校教学常规规范化、科学化运行。二是加强作业设计的指导,提高了作业管理与设计水平,组织了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并择优推到市级评选,尤成群等5位老师的案例获得市级表彰。三是深化课堂革命,提高了教学新秀的课堂教学水平,利用“送教下乡”等活动形式组织省市教学能手开展示范引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送教10次,省市能手上示范课30节,诊断磨课110节次,开展专题讲座10次,受训教师600余人。  (四)育骨干,教师培训卓有成效 。一是深入堰门小学等学校开展“送教到校”活动5场,培训教师400余人,组织线上国培450人,推动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标;二是组织义务教育学段教师参加人教社关于新课标解读的网络培训,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体育、艺术等多个学科;三是组织开展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评选县级教学能手38人,市级教学能手16人(含2名少队能手),省级教学能手1人;四是推荐杨杰、段纯梅等教师参加安康市中小学班主任业务能力大赛,段纯梅等四人获奖,杨杰被推荐代表安康市参加省级大赛;五是依托省市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坊,构建学科学习联盟,通过青蓝工程、浸入式跟岗等方式,加速年轻教师的成长,安康市级义务教育劳动课优秀教学设计评选3人获奖,安康市中小学思政课大练兵1人获奖,安康市教育科研学术交流3人获奖,安康市十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5人获奖,安康市中小学思政“金课”评选14人获奖,安康市中小学、学前、特殊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评选(论文、课例)共收到作品42件,29人市级获奖,安康市第二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9人获奖,安康市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优秀案例评选4人获奖,组织参加了安康市第二届小学音乐教师素养大赛,参与岚皋中学高一新教材暨高三复习备考研讨活动和全市高中物理研讨会,小学数学学习联盟在省学带王晓君、伍庆两位坊主的引领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先后到佐龙小学、花里小学、铁佛小学、民主小学送教,培养出了4名县级教学能手。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1.培养了省、市、县教学能手共55名。2.在安康市级义务教育劳动课优秀教学设计评选3人获奖,安康市中小学思政课大练兵1人获奖,安康市教育科研学术交流3人获奖,安康市十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5人获奖,安康市中小学思政“金课”评选14人获奖,安康市中小学、学前、特殊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评选(论文、课例)共收到作品42件,29人市级获奖,安康市第二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9人获奖,安康市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优秀案例评选4人获奖。3.优化教研协作区、推行高学段包联低学段学校、名师团队包挂学校、教研团队包片联校四个方面进行了优化整合,通过联校教研、名师助研、专业领研,聚焦质量,多点发力,立体织网,均衡发展。城区学校积极响应,主动下乡找“亲戚”,让薄弱校教师来跟岗学习,派省市能手到薄弱校诊断和送教,将薄弱校教研组纳入自己教研团队,城区四所中小学分别帮扶了3至5个农村学校,中心校分别帮扶了2至3个乡村校,向薄弱校捐赠器材、图书近2万元,举办联校教研活动20场,7名省市学科带头人与30名乡镇青年教师结对。4.统筹推动全县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结合我县基础教育发展新格局,强化教研力量的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学校之间合作与交流,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智慧共享,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经济效益: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科教研员不齐,缺术科教研员,教研员组织策划教育教研活动的能力有待提高。改进措施:加强教研员业务学习,提升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培养现有教研员一肩多挑,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强化教研室内部建设,构建浓厚教研文化。加强教研员的学习与管理。修改和完善各类制度,实行制度管人;建立健全教研员学习机制,通过行政干预、专家引领、自我研修的方式,年初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单位实行过程检查,年终依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扎实提升教研员业务水平。(二)把“三备两磨”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进行推进。教研室将指导学校制定有关磨课操作程序、实施环节和管理细则,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三)积极搭建平台,为教师的研修和成长提供机会。一是进一步加强室、坊、站的管理,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坊、教学能手工作站的作用,通过青蓝工程、教师培训基地校(园),为骨干教师作用的发挥和年轻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二是通过新任教师、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和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达到以赛促研的目的,为教师步入“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搭建平台;三是通过“点餐式”送教加强教学视导和指导;四是继续对全县中老年教师摸底调研,盘活资源,利用岚皋信息化平台释放其动能,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借鉴动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